通过电影赏析课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7-08 04:45:18

通过电影赏析课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

摘要: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为大学英语课程及少数英语选修课程。英美电影赏析课,作为广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具有趣味性强,门槛较低的特点。在教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及设计有全面把握后,该课程能够丰富广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增加兴趣,并有效激发课外自主学习。

关键词:电影赏析;非英语;自主学习

对于广大的国内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育意味着两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高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不再开设。迫于英语级别考试压力,许多学生的语言学习都局限于应试型学习。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自然停止,部分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愿望,但苦于没有好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贯穿大学阶段,能够保证英语语言学习的持久和提高。王守仁教授总结,2003年开始的教育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其中一项内容即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国高校中广泛开设的英美电影赏析选修课程,是一个能够延伸兴趣并帮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

英美电影赏析课程,拥有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两大优势:

1. 课程性质决定。英美电影赏析课程,课程本身性质决定优势:不限专业,任何专业任何对英语学习存在兴趣的学生都可报名选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对英语的视野,提高兴趣,重在参与感受,而非技能学习;学时精简,常见的15到24学时的学习时间,将课程有效压缩至5至8周,学生仅用学期中部分精力就可以完成该课程学业;考试考查压力小,作为兴趣类学习课程,学生学习重在课堂参与与个人拓展,考试考查压力小;最重要一点,诸如影视,音乐赏析课程能够允许广大学生在进行娱乐和文化赏析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一箭双雕,学生无不欢迎。

2. 课程目标明确。影视欣赏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观影及教师讲解,让学生能够完成相关理解性及讨论性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影片情节,并用简单英语复述情节;需要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影片背景知识,并能够与中国相关文化或社会现象对比;需要学生选取影片中最喜爱的角色,并用个人思维与简单口语进行解释说明;需要学生在观影后反馈少量记住的常用英语词汇或短语。以上教学目标,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后,都可以顺利完成。

课程各环节的目的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1. 电影选择。赏析课程选取的电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语言正宗,文化传输,贴近生活。首先应该遵循语言正宗的原则,影片应该由英语国家演员,尤其是英国或美国演员出演,保证台词,发音的正宗和标准。其次,文化传输,影片应当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文化习俗,或是著名历史阶段的重演。如此学生能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西方文化。最后应贴近生活,该课程的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要素是保持趣味,贴近学生思想,以低门槛和循序渐进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提高。贴近生活的影片主题,能够保证学生对影片内容的正确理解,对影片主旨的有效发散联想。若完全选取难度高,艺术境界高的影片,教学效果未必十全十美。

2. 词汇短语教学。影视赏析课堂播放的影片,多来源与英美国家今年出版的影视作品;尤其当影视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时,流行于年轻人群中的常用短语,词汇及说法会顺利被学生接受。例如,当教师开展影片《全民情敌》的教学时,经典俏皮的台词容易被学生熟读并接受:No matter what, no matter when, no matter who; 这一排比虽然简单,但是可于很多场景结合并造句。有男生开玩笑说,No matter what, no matter when, no matter who, I would be a perfect boyfriend. 更加唯美精炼的句型有, Life is not the amount of breath you take, it’s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反应迅速的同学提出,该句可以出现在作文写作及日记写作中。 长句如此,短句传播更加迅速。习惯于以“Hi!” 打招呼的中国大学生,在一部电影学习之后,能够开始用”What’s up!” 与教师问好。这是学生具有自我意识的学习,是成功的语言习得。

3. 明星与流行文化教学。青年学生的一大特点依然为追求流行文化,关注明星。看似严谨的语言课堂同样可以实现学生诉求,并且以明星级流行文化为载体,进行语言的拓展学习。在学习电影《幸福终点站》的观影前讲解阶段,教师播放主演Tom Hanks 照片。并提问学生能否反馈该演员主演的另一电影,学生能够回答阿甘正传。教师可顺势推荐该演员的其他作品,如《西雅图不眠夜》,《电子情书》等;并将观影作为课后作业。同时,“终点站”片中的飞机场环境,是典型的全球文化汇集点。来自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服装品牌文化,及旅行文化都是当下学生追捧的流行元素。选取任一方面为平台,都可以实现学生的课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扩展词汇,了解国外信息。

4. 文化现象与跨文化意识教学。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对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是相互作用的。当学生理解并接受英美国家的文化现象,对于人们行为习惯和语言习惯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文化贯通。与文化现象紧密联系的例子为《阳光小美女》。典型的文化概念是“美国梦”与美国的家庭观念。美国梦的简单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个人不懈努力与聪明才智取得成功。片中的一家,都是追求“美国梦”的追梦者。学生在观影之初,自然以为人人都会成功,皆大欢喜。而影片结局表示了“美国梦”的破灭。揭示了变质的“美国梦“是强调对金钱和名誉的追求,缺忽视了希望,帮助和努力的力量。同时,学生可以对片中美国的家庭观念对比中国家庭观念。主要集中在儿女对父母的是否服从,家中对于不同声音的是否包容,以及家庭对于个人冒险的支持与否。当产生了跨文化的思考,辅以适当的课后任务,学生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联系和比对。扩大观影量,或增加阅读量。

英美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良好的语言搬运工,易于上手的学习材料;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良好的扩展学习选择。在英美电影赏析课上,通过对于词汇短语,流行元素的介绍和文化现象的解读,能够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1、郑峥,熊友才.《阳光小美女》对美国梦的解构[J].电影文学,2008(2)

2、梁明柳,陆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以《英语电影赏析》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0(2)

3、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李桂媛. 关于英美电影赏析课的思考[J]. 电影评介,2008(2)

上一篇:探析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路径 下一篇:企业报也可以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