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时间:2022-07-08 01:58:44

试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摘要: 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相关特征,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了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同时为解决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型员工;激励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知识型员工概念外延范围的变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知识型员工进行了新定义:知识型员工是指专业人士、具有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中高级经理等,通常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事务和金融、管理咨询等。可见,知识型员工是指这样一类人群: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即以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本身又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员工群体。概括起来,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在组织中主要使用智慧创造价值的员工,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劳动的复杂性

一方面,知识型与员工的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灵感和创意可能发生在任意的工作外的时间和场合。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很难实施监控。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更需要团队合作,劳动成果多是团体智慧的结晶,这就使得个人的业绩考核难度较大。

(二)工作的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往往具备某种专业技能,拥有知识资本,从事的多是创造性活动和复杂的思维过程,在组织中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倾向于拥有宽松的、灵活的、自主的工作环境,不愿受制于刻板的工作形式,注重工作上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希望被充分授权,并获得支持。

(三)需求的个性化

知识型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等不同于普通员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工作弹性和决定权,期望通过一种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物质及地位上的满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正向着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四)较高的流动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就业选择上具有很大程度的主动权,对组织的依赖性明显低于普通员工,相应的职业流动性也随之增大。他们希望所从事的工作能使自己不断充实和提高,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一旦企业忽视或不能满足其参与欲望和成就欲望时,易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离开企业。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强调对知识型员工的任用,忽略其成长与发展

很多企业虽然己经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但往往看重的是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忽视了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许多企业管理者仅仅把知识型员工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投入要素,忽略他们作为人力资本这一特殊要素的个体需要,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对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二)侧重于对知识型员工的物质激励,忽略精神激励

许多企业认为只要有了高工资、高福利,就能吸引住知识型员工,事实上,这种策略确实吸引了一批知识型员工,但最终在留人方面却成效不大。企业往往将知识型员工跳槽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工资低一类的经济性激励问题,忽略了非经济性激励的投入。

(三)激励方式单一,忽视了知识型员工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知识型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内容和方式及重要性程度有很大区别,其自身也必然有差异性。由于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群体的层次性、差异性和团队激励、组织激励的重要性,造成企业在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上的单一。

(四)只注重短期激励效果,忽视长期效应

在激励报酬设计上,很多企业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事后奖酬模式,没有吸收国外的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奖酬机制,往往只重视短期激励效果,没有把对知识型员工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

三、企业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与工作自主相匹配的工作激励机制

(1)实行弹性工作制。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追求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企业在工作设计上应体现员工特性和个人意愿,制订弹性工资制,包括可伸缩的工作时间和灵活多变的工作地点,以降低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单调性而带来的的枯燥感,为知识型员工赢得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充分满足其工作自主和创新的要求,从而强化工作的激励效应。

(2)丰富工作内容。知识型员工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要求,一般都具有强烈成就需要,因此,他们只有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才能、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才会感到极大的满足。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只能桎梏他们的创造能力,消磨他们的斗志。所以,必须不断地丰富工作内容,扩大其工作责任范围和独立自主性,使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目标。

(3)充分授权,委以重任。一方面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其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让他们有权处理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调用,保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充分授权,委以重任,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他们更强的工作动力,使他们从中体验到挑战性和成就感

(二)建立与工作成就相匹配的成就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与成就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工作本身,包括挑战性的工作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这个需要可以通过实现技术理想、成就事业、得到同行肯定、拥有声誉等表现出来。知识型员工出于高度自信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常具有挑战环境、挑战自我的强烈欲望。

(1)建立全面的薪酬体系

由于需求的复杂性及激励措施效果的片面性,企业必须运有多种激励措施以形成全面的薪酬激励体系,来满足知识型员工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使企业员工的满意程度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从而最大效度地为企业服务。具体来说,构建全面薪酬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主要指货币化、物质化的手段;内在激励主要包括带薪假期、名誉奖励等精神手段。两种激励方式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二是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等;长期激励主要包括股票、期权和保险等。企业应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企业应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评和潜能评价,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考评原则方面,应根据考核目标合理设计考核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到考核方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评价形式、考核内容要公开,考核标准要明确,并取得员工的一致认同;定期进行考核并注重反馈和沟通,不断从中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考核方式方面,为了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和考核员工,需要采用上级考核、同事考核、客户考核以及自我考核相结合的全面考核方式,从各个主题、各个角度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积极性。

(3)建立与个人能力成长相匹配的能力激励机制

企业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创造开拓发挥的最大空间,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使其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使之与组织呈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首先应帮助知识型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能力、兴趣、人格等方面的因素,结合组织的需要,积极地为知识型员工创造发展的机会,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在个人成长中推动企业前进,在企业发展中促进个人进步,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其次,还应加强知识型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应结合组织和知识型员工个人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形成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体系,采取一定的制度措施,促使知识型员工开放知识,共享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以适当给予出国进修深造、职务晋升、专业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机会,以调动他们掌握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科学合理的进行工作设计。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应努力为知识型员工创造有意义、有价值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加强工作本身对知识型员工的内在激励。可以采用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等方法,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个人能力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满足其个体成长的需求。

(4)建立与宽松氛围相匹配的环境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更希望在民主、宽松、人关系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希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在宽松的氛围中,他们能够充分、自由的与他人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知识。企业应注重知识型员工所渴求的这种环境的建设,从而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更有效的激励。首先,应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的运营与发展离不开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的支撑,然而,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具有多变性,加之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一系列政策与制度予以保证和支持,企业良好的制度、规章能够对员工产生有效激励。这些政策可以保证公司员工的公平性,他们认为在平等、公平的公司中工作,就会减少由于不公而产生的怨气,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应培育积极的文化环境。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一种自主创新、有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企业有责任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一个舞台。培育一种“学习、合作、创新、共享”型的企业文化,用以指导员工的行为方式,使企业的目标内化为员工个人的目标;不断推动知识型员工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与他人合作,强调团队协意识,促进团队协作行为,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应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需要富有归属感的和谐环境,需要合作与支持,希望得到同事、领导的尊重。因此,企业要注重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熊超群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M].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

[2]赵敬.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J].经营管理,2004,(2)

[3]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6)

[4]徐兆铭.企业绩效与激励机制:战略的观点[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10) [5]韩大勇.知识型员工建立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

[6]郑超,黄牧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华东经济管

(作者单位:吉首市委党校)

上一篇:浅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下一篇:谈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