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8 01:37:14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开展趣味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且有效途径.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趣味教学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努力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那么,唤起学生对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和学习中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巧妙导入新课,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愉快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主体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忽视学习成绩差的,要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你真聪明”“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是趣味教学的源泉.因为数学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出现很多带有“问号”的东西,目的是要学生把“问号”变成“问号”.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恰恰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对“圆锥体”这一课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教师推导”的教法,可以采用学生动手主动探究验证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例如,出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容器,提问: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学生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验验证已成为迫切需要.

四、巧妙设置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动脑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精神越难集中,注意力的稳定性也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在疲惫或注意力失散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维持或者恢复到兴奋的状态.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五、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应用的乐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统计”时,我让学生调查了解张家港市近十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分别完成有关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同学简要说明这10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学生课前个个精心准备积累数据,课上仔细观察大胆预测气温变化,学生体验到了应用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实地调查,统计储蓄种类,并学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才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六、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这将对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其次,对学困生优待,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困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奔头,也有机会进步,达到激励后进的作用,而不是用批评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少数尖子生垄断得奖的情况,要注意让部分奖项下移到中段学生的身上,想办法让学困生也有获奖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有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即使一样是一等奖,他们之间的水平是相差很大的,但对学困生来说,得奖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为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动力.

七、结语

总之,让每个人都在趣味的教学中获得自己的最大发展,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马琴.小学数学教法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08(21).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简单中蕴藏的多样变化 下一篇:初探政治教学中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