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招投标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7-08 12:56:00

摘 要:近年来,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的招投标领域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招标 投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招标投标是经济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从1980年开始招投标工作试点和推广,199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到今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我国招标投标制度已日趋成熟。但伴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解决当前招投标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是真正实现招投标法制化、程序化的关键。

1 当前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投标人围标、陪标现象突出

具体表现为:(1)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通:招标人通过设置障碍,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投标人中标,使其他投标人只是陪衬。设置障碍的作法很多,如切分标段便于照顾各方关系,利益均沾;制定有利于某个投标人的招标文件或评标细则;明示或暗示其他投标人放弃投标,阻止其购买招标文件;评标时明示或者暗示评委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许诺优惠调价使某个投标人低中高算;指定分包等。(2)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人通过相互约定,内定中标人;投标人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投标人互借资质交叉陪标;陪标人故意降低投标质量导致废标;通过金钱或利益分割劝退潜在中标人。

1.2 评标规则缺乏客观性

目前各省市均有适用的评标办法制式文本,这些评标办法也随着招投标现状的变化不断演变。曾采用的标底、抽签中标、评分法等方法都无法避免人为主观操作因素。标底是人为制作的,暂不论标底价是否合理,保密性就难以控制,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已明文规定:“标底只能作为评标的参考,不得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也不得以投标报价超过标底上下浮动范围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抽签中标法也可以人为安排结果,而且将市场行为变为的作法也有待商榷。对于评分法,无论评分细则制定的如何合理透明,打分仍然需要人来主观判断。笔者认为,与其花大力气致力于招标监管,不如采用最客观的评标规则更事半功倍。

1.3 评审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评标专家作为评标工作的主体,其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法律知识和工作责任感等因素直接影响评标工作的质量。但现在很多评审专家心浮气躁,在评审工作中缺乏耐心,但求“速战速决”,1到2个小时就直接交卷了事。更有甚者一旦超时就大吵大闹,要求追加评委费。很多质疑评标结果的案例,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评标专家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所致,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评标专家的错误结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依据进行否决。对不合格的评审专家也没有监控和处罚机制。

1.4 对投标人的违法行为监察和惩处力度不够大

近几年,政府对招投标监管的成效斐然,大批违法违纪行为被查处。但往往把焦点都集中在招标人受贿行为中。试问为何年年查处年年有高官“下马”?原因之一就是有投标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攻关”。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对大多数招投标犯法做法都作了“中标无效”的处罚,但由于地方保护或是部门利益的关系,目前对招投标违法行为做法的处罚相对很轻,多数是不了了之或罚款了事,最严重地不过是取消其在该地区的投标资格。被取消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借个资质、换个牌子一样能运作。招标人、招标公司和行政监督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处罚措施和力度,违法行为得逞后的高利润回报相比,投标人违法成本很低,起不到震慑效果。

1.5 招投标市场诚信体系不完善,信用观念差

目前,电子招投标系统已被采纳并初具雏形,但尚未建立完整、广泛的项目信息和企业信用记录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涵盖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评价标准,信用评价还未成为投标资格审查条件和评标打分的重要依据,诚信受奖、失信受罚的体制还不完善,其约束作用难以发挥。企业缺少行业自律,投标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不当得利,常在招投标中进行弄虚作假和一些丧失职业道德的不诚信行为。招标人、评标专家以及机构的某些人员,自我诚信意识不强,难免还被一些人情、关系、势力、权力以及金钱等左右。

2 完善现行招投标工作的对策

2.1 加大力度防止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

针对招标人的串标行为,应实行招标负责人终身负责制,强化跟踪监督力度。同时最大限度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如贯彻招标公示制度,所有评标过程均自动录音以备复查,杜绝暗箱操作。针对投标人串标行为:(1)招标人应合理确定资格标准,鼓励充分竞争,尽可能扩大竞争范围,打破地域和行业保护现象,减少串标、围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2)应严查投标人资质挂靠现象,如要求投标人出具相关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投标保证金采用投标人基本帐户转帐方式等。(3)应研究一套核查、判定投标人串标的方法,解决举证难的问题。(4)应加大打击力度,对弃标、串标行为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2.2 尽量采用客观性评标指标

这里推荐世界银行的评标规则,其经过近70年的招标采购政策的研究,认为评标规则的制定应考虑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竞争性和透明性。结合这个原则对工程招标实行最低评标价法,即评标价最低且实质性满足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中标。它认为区别于评分法,价格是最客观、公开、透明的,而且最低价充分体现了经济性,使招标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种评标规则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事实证明,多采用资格后审、合格制、价格为主的评标办法,对遏止串标能起到一定作用。

2.3 完善评审专家评标机制

为提高评审专家评标水平,应严格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并建立投诉机制,对不合格的评标专家进行通报除名等处罚。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考核情况及时对评标专家库专家进行更换或补充,切实保证评标专家独立、公正的履行职责。除此之外,应推行电子智能评标系统的应用,减少评标过程中的评委人为的因素。

2.4 严厉打击投标人违法行为

对于中标后弃标的企业,招标人要依法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给予通报,对于多次通报者应予以严重处罚。要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行贿行为,加重行贿犯罪刑责。对于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5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应建立广泛、公开的信用档案查询系统,将项目报建、合同竣工验收报告、企业资质审查、业绩、不良行为等全部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制度。将不良行为与评标直接连接起来,使违信用者无从立足。对失信行为采取教育、行政及经济处罚、法律制裁等方式,加大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诚信行为给予鼓励,对诚信单位和个人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其获得诚信收益。

3 结论

一个成熟健康的招投标市场应该是“透明、公开、诚信、竞争”的市场,是让招标人、投标人共同受益的市场。针对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不断完善法规,才能更好地规范招标秩序,净化招标市场,促进招投标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贾璐.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决策与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06.

[2] 赵来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现状和前景展望[D].郑州大学,2006.

上一篇: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理论技术和应用 下一篇:数字技术在警戒雷达组网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