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07 11:54:42

探讨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市政道路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质量更加关注。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的顺畅和市容市貌。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参与者应明确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效果。 本文简要阐述了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以共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建设和施工企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但由于一些企业和项目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认真研究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策略,对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二、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因此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还要加强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人员的技术水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要完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制度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将所有环节和施工部位责任到人,并记录备案,使工程质量具有可追溯性。工程验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工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方法进行,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材料产品质量的优劣是能否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质检人员要严把建筑材料关,加强检测和验收力度,凡进场材料,均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检测报告,同时还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样复试,没有产品合格证或抽样方式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要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对于钢筋、水泥等材料必须做好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控制,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坚决杜绝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确保工程施工材料过硬的质量。

四、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包含建筑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着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细化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工程中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部位、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对施工方法详细而具体。要遵守施工顺序,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优化施工过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以控制工序质量。

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当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综合机械化作业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工程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底部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3、做好施工测量

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设计是否有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4、控制路基土方施工质量

必须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松铺厚度的控制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

5、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二)塘渣层施工质量控制

塘渣填筑时分层填筑碾压,分层厚度一般为松铺26CM,夯实厚度约18CM。摊铺时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设计宽度,压实后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进行修边,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成水平层依次分层向上填筑。填筑塘渣时,应均匀地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

(四)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质量控制

混合料配合比必须准确,拌和必须均匀两侧立模以保证平整度,并在路中间位置每5M打一高程桩,设立方格网,以利及时检测和发现偏差情况;每层初压后用3M铝合金检查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低凹处应翻松后修整,翻修深度不得小于10CM。接缝处理:车行道采用半幅施工,采用垂直接缝,严禁斜接。上下层的垂直接缝要错开。横向接缝亦采用垂直接缝形式,严禁斜接,垂直接缝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五)强化路面施工质量

沥青面层施工必须在路基工程验收合格,得到开工令后方可开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监理按规定要求自主地进行试验,并对承包商的试验结果进行认定,如实评定质量,计算合格率。当发现有质量低劣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追加检查。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材料进行抽样试验。每个检查项目的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必须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并以平均值评价是否合格。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外观、接缝、施工温度、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

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建设单位的荣誉和地位以及长久发展,更重要的是优良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市政道路实现其使用价值的最根本的条件,关系到人们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城市的形象。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原因,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充分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洪峰《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2]唐美蓉、彭爱军《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1(24)

[3]陈金富、王伟平《谈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上一篇:测绘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下一篇:探讨我国风能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