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兴趣培养,打造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时间:2022-07-07 11:33:54

立足兴趣培养,打造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使学生们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学习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游戏最能激发儿童的直接兴趣和愉快。许多游戏都有戏剧性,角色性,这正好满足学生爱说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常有一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而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是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逐u有些厌烦。为了避免这些内容影响学生的兴趣,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比如,在教“键盘操作”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每节课都对照标准键盘图进行练习,学生必然会学而无味。教师利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打地鼠、警察抓小偷、青蛙过河、趣味迷宫、智慧拼图、答题过关、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中发现学生们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操作,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操作。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还不够健全,把握好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合理地指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又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和谐的娱乐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学活动。

二、组织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最有效手段。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小竞赛活动,能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享受,从而巩固学习效果。小竞赛的开展,可以在男生与女生、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让学生跟老师比赛,使小竞赛更有竞争性。例如,在熟练掌握《金山打字》软件后,很多学生就提出要举行打字比赛。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先在所教的班级里面开展了打字比赛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文章内容 ,一大批打字速度快的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最后通过筛选参加学校组织的打字竞赛,很多同学获得了名次奖。教师给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些获奖的同学十分高兴,同时也激励了其他没有获奖的同学更加努力学习。此外,在学习powerpoint的背景设置时,可以开展幻灯片“选美”比赛,看谁设计的背景最美。在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应用后,可以让学生参与“我是校园小画手”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电脑绘画能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他们更习惯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努力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比如,学习《画图》后,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张贺卡送给父母,画一画我们美丽的校园;学习powerpoint时,设计一张“介绍自我”的演示文稿;学习word后,可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只要是感兴趣的练习,学生不仅乐意去写,而且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效果会非常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使学生真正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发挥学生的作用,共同升华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能没有哪一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比较弱,学习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愿听讲,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上课;而教学难度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我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先用大屏幕给同学们做演示、讲解15分钟左右,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操作。对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在上机时,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浓厚的兴趣可激发其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乐而不疲。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

上一篇:让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 下一篇:浙江省放射科医师对某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