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的效能测评

时间:2022-07-07 07:55:39

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的效能测评

摘 要:教学信息反馈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条件和基础,教学质量监控离不开受教育者对于质量信息的反馈。只有保证学生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准确,才能及时发现教学质量问题,并加以研究、调整,进而稳定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反馈;效能测评;改进建议

收稿日期:2013-04-26

作者简介:张寒(1991- ),男,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9级学生;郭芮佳(1990- ),男,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9级学生。

一、研究内容及目的

教育质量反馈信息是高校评估教育服务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则是收集、处理和相关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的关键,通过揭示教学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之间产生的偏差,以增强整个教学活动的自我纠错能力,使之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作为教育服务的最大受益者,学生是教育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最为重要的信息源。然而,目前在收集来自学生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难以反映受教育时遇到的问题,同时造成学校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为其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提供足够的依据。此次研究将以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找到现有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法,以期提高现有体系运行效果。

二、项目实施过程及数据分析

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在河南省某高校进行,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515份。问卷共调查了9个问题:(1)你认为教学质量测评的意义是什么?(2)你参加过测评吗?每学期大约参加几次?(3)这些测评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4)你所参加的这些测评都是哪些部门组织的?(5)在参与测评的过程中你是否经过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6)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教学质量?(7)当你有意见需要反映时,你能否找到有效的渠道?(8)你所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是否有回应?效果如何?你对回应是否感到满意?(9)你认为现今的测评有哪些方面值得改进?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发现现有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5个方面。

1.第(1)(2)(4)题反映出学生对现有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7.9%的参与者认为反馈信息的重要意义在于促使自己重新审视学业,而其余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反馈是一种向上反映意见的简单行为。88.1%的学生参与过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但是学生在参与反馈次数上的认识并不统一。56.3%的学生认为教学反馈是由学校组织的,而根据调查了解真正处理利用学生反馈信息的是各个学院,这种对于组织调查部门的不了解虽不一定会影响反馈信息的质量,但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现有体系运行的不透明。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现有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的了解较少。这说明现存体系忽视了加强学生对反馈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增进学生对体系本身的了解。

2.第(3)(7)题反映现有体系中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途径。(3)中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反馈活动仍是以问卷(45.4%)和网上评教(64.9%)的方式进行的,而选择当面交流或者其他方式的学生不足5%,由此可以看出,收集学生信息的渠道相当匮乏。第(7)题考查学生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的途径。其中29.1%的学生表示没有反映途径,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只有6.9%的学生认为可以向专门处理学生意见的机构反映,说明了专职机构的缺失,而主要反馈渠道中的工作人员多以工作忙等理由推脱,使得问题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这从第(8)题的数据可以得到印证。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该体系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学生反馈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另一方面,缺乏专门的信息处理机构,而专门的信息处理机构不仅可以维持沟通渠道,而且可以使学生加强对于反馈渠道的认知及信任程度,进而提高反馈积极性。

3.第(5)(8)题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于现有反馈体系的态度。第(5)题直接反映出学生参与现有信息反馈时所持的态度,有67.7%的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参与到现有的信息反馈之中,而反映经过思考的学生总数占到了92.4%(除前两项外还包括经过简单思考的25.7%)。这些数字反映出学生对于反馈的重视,期待反馈的信息能提高自己所受教育的质量。然而相对于学生的态度,有关部门对于问题的处理却不能使人满意。从第(8)题的数据中可以直接看出,有55.7%的学生认为问题回应过于简单或者根本没有回应,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问题处理的满意程度, 63.2%的学生对于效果持不满意态度。

毫无疑问,对反映的问题做出及时回应是提升并维持反馈问题者参与积极性的关键。由于现有体系缺乏制度化的信息公开机制,学生不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及结果,而信息公开机制能促使学生监督信息处理的过程。

4.第(6)题反映出学生多样化的关注重点。第(6)题所提问题本身并不直接反映现有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给出4个选项都不低于40%的选择比例,并结合题后设置的开放性问题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全体学生的关注重点十分多样化。而对于如此多样化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将是一件极为繁复的工作,从中筛选出有普遍性的问题并着力解决将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为了减少工作量,现有反馈体系大多只对被调查项目进行打分和评级,并不收集具体的意见。这使调查效果大打折扣,并使改善教学质量的努力毫无着力点。

5.第(9)题明确地指出了改进现有体系的工作方向。第(9)题所列出的与现有体系运行效能密切相关的6个方面均有超过25%的学生选择,表明在改进现有体系时不能忽视任何问题。同时,学生对于工作透明化(46%)和处理措施的后续追踪(58.7%)方面更关注,应当在改善体系时有所侧重,以求较快提升教学质量反馈体系的运作效能。

三、提出建议

1.由各学院负责体系的运行,在学院内组建由院领导负责的处理反馈信息的工作组。各学院对于本院培养计划、所属教师及本院学生有直接的管理能力,可以保证反馈体系的正常运转。反馈工作组应当是常设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保证与学生反馈组、学校各机构、其他院系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

2.在新生入学时,学院应对本院教学信息反馈体系进行宣讲。新生入学后,学院应当通过召集全体新生开会或印发手册等形式,告知学生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对其自身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反馈权利意识。同时,告知全体新生体系中工作组的构成人员、反馈组的构成方式与工作内容、反映问题的渠道、应当参与的反馈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3.在新学期开始时,学院应当加入对本学期所学课程主要内容及授课方式的宣讲。在学生完成新学期选课前,应当组织学生了解本学期可选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学习课程重要性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教学目标,为反馈信息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4.以课程为单位,由学生组成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组。反馈组应当在新学期开始前由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组成。反馈组可以根据工作组的要求或者成员在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工作组提交正式报告,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满足院方的信息需要,而且可以随时主动地提出问题,实现上下互动。另外,以反馈组报告的方式提供信息,将使得提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

5.定期收集全体学生的感受,并以此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可以依靠现有的调查方式,在一个学期内分多次收集全体学生感受的变化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全体学生的调查不强调对于具体意见的收集,要侧重考查学生接受教育时整体感觉的变化情况。考查时可以只要求全体学生对每门课程整体进行打分或评判等级,重点是根据一学期内多次调查结果的变化情况评价反馈是否有效、学生感受是否改善以及教学质量是否有所提高。

6.认真对待提交的意见,并及时通告解决措施或困难。学院可以利用多种渠道保证问题处理的透明。例如:通过建立学院认证微博或通过学院网站建立论坛,保证与学生互动交流。处理问题时,首先应及时通告所获知问题的内容并表明态度,其次要设定具体的答复日期,答复期内能够解决的应公布具体解决方案,答复期内尚未解决的应及时通告,依靠现有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应告知原因。

7.与其他学院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的培养不是由各个学院独立地完成的,这涉及其他学院公共课程在本院中的安排。各院系的直接交流有助于以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进行。此外,与学校相关部门的经常性联络有助于对最新趋势及政策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蒋必彪,张菊芳,徐萍,龚方红.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责编:思 源

上一篇:鼓励铸就希望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