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学探索

时间:2022-07-07 07:52:53

高校历史教学探索

一、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途径:

1.创新教学内容,增加专门史和地方史知识

目前的高校历史教材主要偏向专业化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其总有一种排斥心理,不利于学习。因此,从史学功用视角来看,应该在教授专业知识外,增加专门史和地方史知识内容。专门史和地方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可以有效的与现实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今我国一些城市雾霾较重,环境污染是个突出的问题,环境问题是怎么由来的,发达国家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环境史学》的专门课程,邀请环境史方面的老师进行阐述,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教授环境史知识,这对我们高校学生来说会拓宽知识视野,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历史资源,这些历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且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强。这些地方性历史知识与传统历史知识相比,史料丰富详实,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能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而且它生动真实发生在身边,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减少学习枯燥情绪,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教授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结合专业知识穿插地方历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共鸣,启发学生的思考。如,我们在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军民抗战情况,生动描述当地的抗战情景,从而从时间、空间方面拉动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历史教学的说服力。

2.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应变”和“创新”为特征,作为高等教育的实践者,高校教师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面对多元化社会,教师仅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理念。当代,高校学生群体特征比较多元化,个性特点鲜明,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他们乐于张扬个性,追逐冒险,敢于向权威质疑。另外,他们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希望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参与,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多元化特征,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理念,教师成为本专业的专家即可,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成为专家,还要成为杂家,全面了解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背知识内容,还有熟悉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校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教育理念。通常,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有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高校教师在面对学生传授知识时,如何把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意识转化给学生,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目标。史学功用主义认为,高校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建设者。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形势下,教师除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外,还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学科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高校历史教师往往认为在课堂上把历史知识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精髓即可,但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在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亟待革新的情况下,教师要敢于向前迈步,去大胆尝试教育新法,抛弃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旧方法,代之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新思路。”因此,在新形势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高校历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学生主体作用是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想,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往往只获得历史知识记忆能力,而不具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违背了现代教育方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提倡自主讲课法和讨论法。自主讲课就是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自主讲课,与教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选定相关内容,安排几个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作主题讲课,全班学生可以轮流进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制作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压力,发挥了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地能力。讨论法就是教师准备一个有一定代表性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共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主题意识增强,在学生的探讨过程中,有效的深化教学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其次是全方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全方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变为生动性和直观性。信息技术手段将历史内容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展现出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如我们在讲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可以给学生放映反映现代化建设的影片资料,能够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这段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地市都有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这些场所的存在,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历史教师应该发挥这些基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尽量安排学生参观学习,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二、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社会处在变革中,学生的个体和心理特征多元化,要求高校历史教学务必要改革创新,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和学生群体。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起到一定的辅作用,最为关键的还是依靠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理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者:房利 单位:铜陵学院

上一篇:儿童舞蹈教学问题分析 下一篇:信息技术体育舞蹈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