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门票是她的智慧名片

时间:2022-07-07 06:29:05

世博门票是她的智慧名片

没有哪一扇门不是被勇气推开的

2009年3月,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征稿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顶尖设计高手云集黄浦区。许多中国本土设计师在现场见到如此多的知名洋设计面孔后,在会议尚未结束就“知难而退”。在他们看来,和国外设计师相比,自己没有可比性。

看到同仁们一个个败下阵来,一个来自上海本地的中专毕业生不服,她细长的眉毛忽地往上一挑:这可是中国首次举办世博会,门票的意义已超出了它功能的本身,它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是一张中国的名片。我不信中国人设计不出中国人的名片来,还要外国人帮忙。

征稿会结束,她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坐进办公室,沏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开工了。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她就拿出了两套设计方案。遗憾的是,把小样打印出来后,她横看竖看都不满意,自己把自己否了。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过自己这一关呢?她一连灌下了两大杯咖啡,起身踱步到窗台前。尽管已是午夜,窗外的灯火依旧繁华。一点点、一条条、一块块,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月亮,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手指、像箭头、像3和7似的阿拉伯数字,五颜六色,变化万端,把夜上海勾勒得比白天更加美丽、生动,俨然是光与影的造型和颜色的海洋。

这些一闪一闪的点状、块状图案不正好与我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这些图案的跳动和闪烁无不展现现代城市生活的繁荣。我不正好可以运用“圆、点”这些抽象元素,把城市的概念融入到这次世博会创作中,表现现代信息社会和数码时代的特征,点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吗?趴在窗户前托腮凝视的她越联想越起劲,大脑皮层慢慢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是她进入设计状态的最佳境界。

这组灯光像个3字,那组灯光像个7字……她伸出手指头遥遥比划着,一个大胆而奇特的创意如同灵光乍现:世博门票种类繁多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我正好可以用数字3和7表示一天3次和一天7次的含义;两个数字内外结合就可以组成一个“天”字;运用图形语言对票种进行分类,可以跨越文字识别的障碍……一丝得意浮上她的嘴角,转身回到电脑前,一套别具一格、巧夺天工的设计方案一气呵成:箭头代表指定日、太阳代表平日、月亮代表夜晚、3和7等数字代表次数;黄色代表阳光、紫色代表夜晚、蓝色代表规范、绿色代表亲和、红色代表欢乐等,并以此加以分类;运用版式的横竖及细节处理来区别票种,不仅美观,而且便于门票的查验……

这一“离奇”创意打动了专家和评委,她的设计方案在上海世博局监察审计部的督察下从国内外海量方案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六强。在此后的五个月残酷较量中,但她的设计方案仍然一路过关斩将。虽然修改的过程烦琐而艰辛,但每修改一次,她就对自己设计方案的把握增加一分。她觉得设计如同做菜,就是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作品来适应大家的口味,修改的次数越多,说明自己做的菜离大众的口味越近,添加的作料越精准,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本来,世博会指定日普通票上,是一个“手指”指向标志。结果专家评审时,指出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对这一手势有歧义,让她回家好好修改。结果,中午回到家一边做菜一边绞尽脑汁地思考解决的途径,她炒出来的一盘土豆忘了放醋,白花花地盛在菜盘子里,丈夫和孩子都没有一点儿食欲。“宝贝,你看妈妈炒的这块土豆个头儿切得真大,像一个大箭头!”丈夫打趣地在餐桌前逗孩子。“妈妈还忘了放醋呢!”孩子和父亲一唱一和。“箭头?”她猛地一拍脑门想到了“手指”的绝妙替代物。顾不上吃饭,她马上打开电脑,将设计方案中的“手指”变成了“箭头”。这样就不会产生歧义,世界范围内都适用。

一次炒菜经历,解决掉了她本次设计路上的拦路虎。一个月后,专家和评委再次全面排选,6选3、3选2。随后,在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圈定后,她的设计方案被送往总理的案头。

2选1!没有任何悬念。她的设计方案终于被正式钦定,一锤定音。

成功夺魁的她叫闵洁,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传达设计学院的一名年轻女教师。原本只有中专学历的她,在自己34岁的时候,用独特的智慧和创意设计出了中国人最亮丽的名片。

上一篇: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六种方法 下一篇:谁来保护我们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