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的研究

时间:2022-07-07 05:20:07

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高校基建主要公共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高校建设项目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对于推动高校基建项目科学化管理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公共建筑项目 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TU242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the post evaluation of the main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刘宗志;吴玲

Liu Zongzhi ;Wu Ling

(阜阳师范学院,阜阳236032)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32)

摘要:本文以高校基建主要公共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高校建设项目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对于推动高校基建项目科学化管理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chooses the main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basic construction in high school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give comprehensive judgement to the level of decision maker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high schools’decision-makings and managements, to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basic construction of high schools.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公共建筑项目 后评价

Keywords: high school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post evaluation

目前,随着高等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建项目还在增多,功能体系也更加复杂,对项目的管理也越来越科学化。因此,建立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的后评价体系,对于高等学校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及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等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一、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后评价就是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总结、分析和评价,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检验项目是否合理有效。这样通过项目后评价方法,提升将来同类新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高校是一个教学和科研的场所,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和宿舍等,作为教育必须的硬件设施,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对于招生规模,学校总体水平的起关键性作用,在后评价体系中考虑到项目对当地的教育条件改善和教育功能提升等方面发生的影响,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能推动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三、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根据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项目对比,结合高校基建项目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其后评价内容将主要从项目以下关键环节着手:

1、立项决策阶段的后评价。根据高校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学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按照校园总体规划,检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地域建设环境,检验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改进完善目标方案,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2、建设过程的后评价。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价,依据现行的有关制度及规范,及时调整执行方案和实施计划,使投入要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

(1)设计阶段的后评价: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主要为校园主要功能性建筑,是否与校园整体协调,外观造型和色彩是否突出功能和文化底蕴;项目主要使用功能,是否满足学习、科研、试验和体育运动等基本的使用空间;具体建筑的空间设计布局,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内部装修的效果、空间尺度等是否合理;教学用桌椅、实验设施、多媒体设备、卫生洁具等,以及为将来考虑的预留线路、孔道以及配电、空调等系统,也都对项目的使用评价有很大的影响。

(2)招投标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招标成果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对照,对招标文件的完备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工程实施中的优质优价等进行总结反馈。       (3)施工阶段的后评价: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供应是否满足进度要求,工程计量支付是否按照合同文件进行,计量的基础资料是否真实完善,工程变更和签证的审批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程序,工程索赔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文件,工程验收、资金到位是否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等。        3、使用效果的后评价:通过公共项目投入使用后收益情况以及有关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分析,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审核已建公共项目的实际影响结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对项目交付使用后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所提供的运营条件、使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价,重点评价项目使用或运行的实际效果,配套和服务设施的实际运行以及管理职能的应用。

四、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实施后评价方法探讨

由于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实施后评价涉及的范围广, 评价对象多而且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 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 从各个角度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评价。

1 、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均采用全过程管理方法,因此要对对项目实施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以便提高后续项目管理水平, 此时后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同时对于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功能、投资、质量、进度、效益等目标的实现程度需要进行评价, 此时应采取效果评价。

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各阶段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控制效果则可进行定量分析评价,通过对比剖析,形成分析报告。同时有些评价对象多数是无法进行定量评价, 只能定性地分析。如设计成果、项目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合同管理、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的评价,只能以定性评价为主。

3 、分析评价与对比评价相结合

对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项目管理的程序、方法措施、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的评价, 应采用重点分析的方法确定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而对功能、投资、质量、进度、效益等控制效果的评价, 应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控制的效果值分别与目标值、计划值、标准值对比, 也可以与其他已完类似项目对比,看是否达到的预期效果。

五、发展趋势及展望

在我国,高校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较晚,积极开展高校主要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价可以帮助高校基建管理者分析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评价项目的得失,并给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凯.高校建设项目效益分析[J].福建建筑,2010(1)

[2]刘丹平.高等院校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评估办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3]薛晓娟.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5(3)

[4]张国良.高校建筑项目后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07(33).

上一篇:高校校舍加固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工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