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推动国防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时间:2022-07-07 05:14:59

物联网是推动国防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摘 要】物联网被认为是“一座未被开坑的金矿”。物联网推动国防物流管理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推动国防物流运作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推动国防物流合作由“军民自建”向“军地一体”转变。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包括信息获取环境建设、信息传递环境建设和信息应用工程建设。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建设要注意制定应用的整体规划、正确处理新老技术的衔接和互补关系、大力研发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以及加大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应用的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力度。

【关键词】物联网 国防物流 物流管理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等一系列旨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划,使物联网不仅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着在国防建设中起支柱作用的国防物流的变革创新。物联网实质上是动态的技术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RFID、通信网络及各种智能装置,进行感知识别、传输互联、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有效连接的智能网络信息系统,它具有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功能。

1.物联网对国防物流的影响

推动国防物流管理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目前,在国防建设中物流管理由于自动化程度较低,功能相对单一,管理效率比较低下。军事物资绝大多数处于“静态”保管状态,难以实现“动态”的调节物资流向、流量的功能。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不仅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有效推动军事仓储转型,而且将实现物流管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通过物联网实现国防物流信息化,近实时的掌握需求信息,使物流管理由过去的“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保障”,从而全面提高物流保障的效能。

推动国防物流运作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当前国防建设中,制约国防物流效率的关键因素是物流信息获取不全面及时、信息传递不顺畅。通过物联网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各种信息平台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整个物流保障过程中的“需求迷雾、资源迷雾和过程迷雾”三大迷雾,使物资变得“透明”,使国防建设的用户与物流保障机构之间增加了信任,共同谋求物资输送、补给的速度和精度,推动国防物流运作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进而提升国防物流的保障效益。

推动国防物流合作由“军地自建”向“军地一体”转变。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目前国防建设的不同机构国家利益目标一致,但体制机制的运行各行其是,造成国防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导致巨大浪费。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为军地双方在信息层面的更深层、更广泛地互联互通提供了契机,为军地物流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协调的平台。军队可以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所需社会资源的信息,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了解军队的国防物流需求,为军地之间实现信息集成、计划同步和流程协同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国防物流合作由“军地自建”向“军地一体”转变。

2.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对策

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应用,关键在于构建军民融合的国防物流信息网络和平台,以协调军地物流保障活动,整合军地物流资源,发挥最优的国防物流保障作用。

首先,信息获取环境建设。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的信息获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在国防物流物资筹措环节,组织生产企业使用电子标签对物资包装单元名称、型号、编码、包装规格等属性进行标识;在国防物流仓储环节,使用识别技术对托盘单元物料的标识、批次、储存要求、寿命周期等属性进行标识,并建立识读系统,实时获取物资库存量、质量状态等仓储作业信息;在国防物流运输环节,根据物资电子标签中的包装规格等属性数据组织运输,在库房、港口、码头、站台等固定标志物上安装识读装置,与卫星定位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实时获取物资动态信息。

其次,数据传输环境建设。依托军队和地方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统一构建保障信息中心,搭建军地融合、资源互补的数据传输体系。在国防物流筹措环节,通过国家公共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军地统一的物资编目系统共享信息制度,提供安全的数据交流服务和及时的供求双方动态反馈。在国防物流仓储环节,通过利用全军信息网络资源,联通全军物资仓库,自动采集仓储作业数据,自动传输仓储作业数据,形成军队虚拟仓库。在国防物流配送环节,统一配备单点业务处理系统和军队CDMA数据终端,通过国家移动数据传输基础设施,衔接配送保障末端,实现新增基础数据向上级业务数据中心请领、动态业务数据按流程本地产生、业务控制数据通过数据携带卡逐级分解。

第三,信息应用工程建设。依据国防建设的现行体制,根据不同物资属性,先行打造专业化的信息平台。目前军队所承载流转的物资不仅包括通用物资,还包括专业部门的武器装备及零配件、被装、给养、油料、药材等专项物资,以及通过国际贸易进口的军事物资等。由于不同类型国防物资进行操作的设施设备和运输、保管要求各有不同,与之伴随的信息采集、处理手段和信息流向的要求也不同。在专业性强的军事物流领域,应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业务归口管理,由军队以需求信息流为牵引,通过统一规划与控制,实现物联网在专业部门的闭环应用,以提高国防物流核心保障能力。在军地兼容以及国际物流领域,大胆采用外包和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的方式,实现物联网在军地之间,甚至国际之间的应用,拓宽国防物流的资源渠道,提高国防物流的保障效益。

3.物联网在国防物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尽早制定物联网在国防物流应用的整体规划。物联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技术系统,物联网应用于国防物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之初,应对物联网应用于国防物流的整体框架、功能结构、联系(运作)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和路线图设计,包括关键考核指标、建设优先级顺序、方案选择与资源规划等,并遵循相应的指导原则。

其次,要正确处理不同技术之间的衔接与互补关系。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国防物流,绝不是对原有体系建设的推倒重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的复合发展道路。应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关系,老技术和新技术应当并存共生、互为补益。一方面,新技术失效时老技术可以作为替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老技术中的精华,尤其是一些可贵的经验积累也能促使新技术更加完善和成熟。

第三,要大力研发物联网国防物流应用标准和规范。目前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在全球多个标准化组织竞相展开,但缺乏一个类似互联网领域的、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体系。物联网国防应用标准尚处在缺失、或者与民用标准不相衔接的状态。以物联网国防物流应用标准研发制定为突破口,一方面可以通过军事需求带动相关标准应用与推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军地两用标准的形成,为军地物流一体化的深入结合创造条件。此外,应做好物资编目管理、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为物联网国防物流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最后,要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力度。物联网应用所需的人才,应当包括熟悉物联网长期规划与宏观管理的决策型人才,实施物联网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型人才,进行物联网相关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担负物联网相关网络系统和信息化装备使用维护的专业性人才等。军队要改革人才引进与管理体制,实现人才选拔与使用的市场化、社会化,按照社会化保障的要求,军民携手、军地共举,共同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子君,杜秋,丁锦鸿,《基于物联网的军事物流体系建设探讨》,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章宏,何凯,《基于物联网的军事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刍议》,汽车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后勤学院后勤管理系;北京100858)

上一篇:高校后勤的效率管理 下一篇:浅析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