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做的事

时间:2022-07-07 11:19:01

有人说,有些计划不做不舒坦,做了又汗颜,徒增心理负担。怎样跳出这个怪圈,做一个靠谱的好计划?

“计划强迫症”最爱定的计划

一天做完所有事

我要用一周时间学完半年的课程,通过职称考试;我要用3个月时间完成半年的工作,然后去旅行;我要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全年的销售业绩,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创造奇迹吧……这些计划乍听上去鼓舞人心,可是,计划还是要脚踏实地才好。

必须承认,这些计划你不是列给自己看的,而是列给别人看的。因为你做计划的目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比别人快一点儿、好一点儿地完成任务。说到底,计划是你满足超越别人带来的优越感的重要保证。

一年完成N件事

一年内要学习3门外语、完成5项考试、薪水实现翻三番……这么高的目标,其实是你的心灵剂。

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存在差距,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常态。于是,便有了想要依赖幻想弥补差距的想法。把目标定得高高的,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这也说明,此刻你很焦虑。就像病急乱投医,很多陷入焦虑中的人会做出与自己能力不符的决定,而真实的结果是,非但没有完成这些高目标的计划,甚至连低好几级的目标也没能完成。

年内把自己嫁出去

今年必须把自己嫁出去、工作3年必须升到总监职位……要知道,这些事不是你一个人能够控制的。

世界上的事有3种:我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我们只需要计划“我的事”,其他两样不在计划范围内。但是,做出上述类型计划的人,偏偏就要将这3种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否则就觉得不安全、不自在。其实能够接受不可控、不可预测的人才真正活在自在的状态中。当一个人试图去计划一切,控制所有事态的发展时,恰恰说明他们害怕面对变化和意外,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今年上班一次不迟到

拓展人脉关系,每月必须交一个新朋友;改掉不守时的恶习,今年上班一次也不迟到……这些看起来定死了的计划,其实最难以坚持。因为一次没有实现就会带来很强的挫败感,以致放弃计划。

其实,早在做计划的那一刻,你就知道是完不成的。之所以还要做这样的计划,恰恰因为这些计划非常“不人性化”,所以完成不了就有借口了:“这么严苛的计划,有几个人能完成得了?”如此一来,你的心理压力会减轻许多。

计划前,认清4件事

六成计划都完不成

计划的作用在于规划行为的大致方向,而不是限制所有可能性。有些计划是你设想不足,一实践就歇菜;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现实走向的。所以,有调查显示,六成计划都是完不成的,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人、事不在计划内

计划中需要别人帮助实现的成分越多,计划执行起来就越困难,毕竟你很难要求他人。因此尽可能让“别人”少出现在你的计划中,更多地将计划的控制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可以提升计划的可执行性。

计划总比希望差一级

不要按照你希望的目标来定计划,而是应该降一个等级。比如,你希望今年的业绩翻一番,做计划时就可以变成增长50%;你希望今年学习两门外语,做计划时不妨把要求降一点儿,变成学习一门。

至多计划七成的时间

日本杂物整理师山下英子认为,一个橱柜中摆放的东西不超过七成时,会让橱柜看上去显得更加整洁利落。同样,做计划时也最好只对个人七成的时间进行规划,而另外三成留出来应对变化。

你可以这样做计划

计划要先紧后松,千万避免赶工,让计划顺应本性,便于坚持。

计划的单位越小越好,这样,多个坚持的小片段,积累起来也是不小的功夫。

在对具体事务列计划时,增加对做事细节的考虑,会提高计划的有效性。

不要在计划中列入太多与别人有关的目标,规定出你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就好。

任何计划都必须落实到文字上,否则过后就忘。

真的无法自控,那就请亲友帮忙吧!将计划告诉身边的亲友,请别人监督你完成,这会更有效。

每隔3个月,将当下的计划与之前的计划进行对比。有时候过去的想法并非一文不值。

将不计划纳入你的计划,将会有意外惊喜。

(摘自《时尚健康》2015年1期)

上一篇:在实训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创新思维催生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