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教育,让儿子的人生无法突围

时间:2022-07-07 06:43:02

竞争教育,让儿子的人生无法突围

编前话:

如今,对很多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很多父母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孩子参与竞争。但是,如果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却没有让孩子了解竞争的意义,非但不会起到推进作用,还会扭曲孩子的心灵,甚至从此改变人生的轨迹。本文主人公的真实故事或许会带给许多家长以警醒……

1990年12月,李铎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一个普通市民家中。父亲李业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商人,经营着一家家电公司。经过艰辛的打拼,有了如今几千万的家业。回顾自己的打拼历程,李业民深知竞争的重要性,所以,当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经验时,他总会大谈特谈竞争的重要性。

然而,看似在人前风光无限的李业民,却有着自己难以启齿的苦恼。他正在上中学的儿子李铎,有着与他相反的性格,为人处世不论大事小事,总是不喜欢与人争,颇有“谦谦君子”风范,儿子这么不成器,将来如何打理这份家业?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里要竞选学生会主席,李铎也参加了,但最终,李铎的竞争对手方扬打败了李铎,成功当选了学生会主席。李业民得知情况后,问儿子竞争失败的原因。李铎有点不屑地说:“方扬在竞选的时候做了暗箱操作,用小恩小惠买通同学给他投票。”

李铎的满不在乎让李业民很生气:“儿子啊,方扬的这种手段虽然算不上光彩,但也是一种竞争策略。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有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得勇于拼搏敢于竞争。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偶尔不择手段一下,也是可取的。你得多向他学习。”

李业民的话,让李铎听得一头雾水,第一次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产生了疑惑。此后几年间,李业民想尽办法对儿子强化选择与竞争意识教育。而李铎,也在一天天做着改变,从一个不谙世事与世无争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遇事总爱争先的锋芒毕露的孩子。

2009年夏天,李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学不久,校报招聘记者,李铎将这个消息在电话里告诉了父亲。在李业民的鼓励下,李铎全身心投入到了校报记者的竞聘当中。为了从众多竞争者当中胜出,李铎做足了功课,从海选到复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打败了几百个竞争对手,如愿以偿。

儿子初战告捷,这让李业民很是高兴,竖起大拇指夸儿子有出息。之后李铎所在的班级又开始竞选班干部,李铎又全身心投入到了班干部的竞选当中。他利用自己做校报记者的身份,动用了所有资源为他拉票,最终,他再次如愿成了优胜者,被选为他所在班级的第一任班长。身兼班长和校报记者两种身份,尝到了竞争甜头的李铎此后在同学中鹤立鸡群,春风得意。

就这样,已习惯于竞争的李铎在大学四年中遇到了很多次竞争机会,每次他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全力争取,甚至有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同学情谊,在后边做些“损人利己”的小动作。对于李铎的做法,李业民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满怀欣慰。因为,他始终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一个没有上进心自甘平庸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2013年夏天,李铎大学毕业,被家乡一家大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部聘用。然而,李铎刚上了一天班,就因为公司只给他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普通职位而甩手走人了。当李业民问其跳槽的原因时,他说公司大材小用,他这样一个名校毕业生,岂能在部门里只做一个小职员,屈居人下。

看着儿子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李铎的母亲心里满怀忧虑,她劝李铎实际些,在如今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找份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太挑剔。心高气傲的李铎,自然听不进母亲的话。李业民却很乐观。他相信儿子的实力并欣赏他的作为,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和他一样,在不断的竞争与不断的选择中,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

有了父亲的鼓励和支持,李铎又踏上了求职之路。一个星期后,李铎在网上看到省城一家公司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助理的信息,满怀信心地将自己的简历发了过去。不久,李铎就雄心勃勃地去省城上班了。

上班第一天,部门总监就找他谈话,交代完他要做的工作后,还未来得及向他说明工作待遇和试用期的考核办法,李铎就急急地问道:“你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助理,就是每天做这些琐碎的工作吗?这些工作,毫无技术含量,你让我一个名校毕业生去干,不是大材小用吗?”

总监惊讶之余耐心地回答:“作为一个新人,能全身心投入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并将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才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让李铎不耐烦了,他生硬地打断了总监的话,带着轻蔑的口气说:“我没有你说的那个从最低层做起的耐心,我需要一个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和优势的岗位。这个岗位不适合我,对不起,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李铎的这次求职又因为他的心高气傲而失败。之后两个月内,李铎又连着应聘成功了5次,但都是没有做几天就“跳槽”了,而辞职的理由均是对方没有拿他当人才看待。2013年9月,李铎凭着他做过校报编辑且在媒体上发表过多篇作品的优势,成功应聘到家乡一家服装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播中心,做了企业文化传播中心总监。这个年薪6万的职位,让李铎很是满意,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立即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接下来的日子,李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入职两个月,他下基层、跑加盟店,走访员工和经销商,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倾注了全部心血,拿出一份洋洋数万字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策划案。但这份报告交到老板手里后,老板却认为这份报告里虚的东西太多,具可行性的东西太少,不具操作性。

老板的态度,让李铎很失望。他又选择了离开。

时间很快到了2013年年底。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李铎却还是一个人在外漂泊。屈指算来,这大半年的时间,他在省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应聘了30多次,辞职跳槽已达12次。漂泊在求职路上的他,坚信自己总有机会遇到慧眼识才的伯乐。

2014年3月,李铎又一路辗转来到了青岛。在青岛一人才市场,李铎被一家广告公司看中,做了该广告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与别的公司一样,这家公司的试用期仍然是三个月,三个月后看工作成绩再决定去留。为了生存,李铎忍着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勉强接受了公司对他工作的安排。之后,他利用几天的时间,为一家日化公司做了一份自认为完美无缺的广告文案策划。策划完成后,他郑重地交到了部门经理手上,希望得到他的肯定。但部门经理连看都没看就丢给了他,说:“年轻人,你来公司才几天,还没入门就敢做文案策划,精神可嘉,但你做出来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你还是多跟别人学学,等你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流程后再说吧。”

部门经理的态度,让李铎很不服气。于是,他带着那份文案策划,去找了老总。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老总的态度也跟部门经理一样,还批评他太浮躁。

从老总办公室出来,李铎对这家企业彻底失望了。他觉得这家企业也不是识得千里马的伯乐,于是决定再次辞职,另寻去处。

得知儿子再一次离职的消息,李铎的母亲急了,与李业民就儿子的教育问题吵了一架。虽然很不甘心承认儿子眼高手低的事实,但这次,李业民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再也不敢拿儿子的前途做赌注了。在电话里,他也与妻子一起,劝儿子放下浮躁的心,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先稳定下来,再谋求发展。

父母的态度,让李铎很失望。失望之余,他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从2014年3月离开家,到2014年10月,认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心一意想找一个识得自己这只“千里马”的伯乐的李铎,辗转于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乐此不疲地应聘,前前后后又跳槽8次。

2014年11月,李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联系不到儿子,李业民夫妻心急如焚。他们去公安机关报了警,并印制了上万份寻人启事,雇人去李铎可能去的城市张贴。2014年11月10日,李铎在省城流落街头的时候,被一好心人送到了救助站。接到救助站的电话,李铎的父母吓傻了。医生诊断,李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将儿子接回家,看着儿子神情呆滞、胡言乱语的样子,李铎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而李业民,则悔恨地捶胸顿足。

写在后面――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父母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竞争应该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和他人的,不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而是以竞争促进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共同进步。另外,父母要鼓励孩子在优良的作风及精神道德方面与同学竞争,运用正当的竞争手段,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

现实生活中,部分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会流露出沮丧的情绪,对获胜的一方充满敌对情绪,这就要求父母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提高孩子的竞争道德水平,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

教育孩子在竞争中有良好的心态,正确评估自己

本文主人公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盲目的竞争中没有很好的心态,也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就从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孩子的个性,应从其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让孩子不但有广阔的知识背景,更要具有较完善的人格。能自理、自主、自律、自信的孩子,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往往强于他人。

让孩子更“精英”还是更快乐?

望子成龙是一句老话,这句话成就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人。转身看看,我们现在是不是都在做着一个伟大而系统的工程呢――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精英”上培养?

家长在享受竞争式快乐,而孩子是实现这一快乐的工具。 一个爸爸看到女儿考了95分,很是满意,但随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98.5分,他一下子烦恼起来,开始不停地批评女儿。女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最后女儿的奶奶受不了了,说,她实在看不出95分和98分有什么分别。奶奶的话让爸爸开始反思,从此以后对女儿的教训少了很多,而女儿的坏脾气立即有了好转。

家长热衷的所谓的“教育”认为:要么是孩子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是孩子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其实这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心智健康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从而带来的真正优秀。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认为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快乐、条件式快乐和无条件快乐。而竞争式快乐是最低层次的。他引用了一个寓言: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所谓竞争式快乐,就是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我们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竞争式快乐这一层面,不但导致了孩子的极端不快乐,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身为父母,倘若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发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与“一切为了大人”的变态做法抗衡。你可以对孩子说,请从现在开始享受生命,快乐生活。

上一篇: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分析 下一篇:秦岭构造带对陕西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