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三山的皇家血统

时间:2022-07-07 12:08:10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以来,自秦汉至明清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造园手法的应用分析,总结归纳一池三山模式的发展过程,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和科学原则。

[关键词]皇家园林;一池三山;发展;特点;秩序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38-02

在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古典园林独树一帜,随着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园林也在以其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其中尤以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模式最为典型和突出。“一池三山”造园手法发源于秦朝、始建于汉代、经过魏晋隋唐的继承和发展,经宋朝短暂的转变后再元朝回归,最终于明清时期达到高潮。

一、传说中的“一池三山”

(一)蓬莱山

据十六国人王嘉记载,蓬莱山亦名云来。高二万里,广七万里。水浅,有细石如金玉,山上架楼市,皆向北。有鸟名鸿鹅,形如秃骛,南有鸟名鸳鸯,形如雁。入国郊,有浮筠之鲜,叶青茎紫,子大如珠。

(二)方丈山

地方千里,有龙,山西有照石,视人物之影如镜焉。常有众鸾凤鼓舞,声如琴瑟和鸣。神光照耀,如日月之出台左右。种恒春之树,叶如莲花,芬芳如桂花。有池方百里,水浅可涉。

(三)瀛洲

东有渊洞,有鱼,长千丈,色斑。有树,名影木。上如华盖,群仙以避风雨。有金銮之观,直上千云。

(四)特点概括

根据古人对三仙山的特征描述,可以看出,山上已具备园林的四要素即一山、水、植物、建筑。除此之外,还有鸟兽虫鱼等动物的描写。其中,山水为主体,且都为山高水浅,建筑形式与之后的亭相似,而植物根据描写应为荷花、桂花等。

二、“一池三山”的雏形

(一)秦朝的“一池三山”——兰池宫

兰池宫是首次见于史册记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并举,其位于咸阳县东,引渭水入池,池中堆筑岛山,名曰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以模拟神仙境界。

(二)汉代的“一池三山”

1.太液池。《关辅记》云:“建章宫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汉书》中记载:太液池中起三山,以象蓬莱、方丈、瀛洲,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昆明池。《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另外,张衡在《西京赋》中也捉到“昆明池沼,黑水玄址,牵牛立其右,织女居其左。”

三、“一池三山”的发展

(一)魏晋的突破

1.仙都苑。苑中堆有五座山象征五岳,在五岳之中引水象征中国四条独流如海的河流,水系长达25公里。

2.华林园(如图1)。根据记载设想,华林苑的建设依山势水面分成了三个大小不一的水面,即一玄武池、扶桑海、天渊池。宫廷区的入口对应最大的山体,给人一种敬畏之感。右侧最大的之中两岛的位置连线恰好与视线重合,避免一览无余。

3.1.3建康玄武湖中的三山(如图1—2)

(二)隋朝的继承——西苑

院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丈。其中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相去各三百步。山高出水百余尺,上有道观、灵台。

(三)唐朝的发展——华清宫

据记载华清池中垒瑟瑟及沉香为山,以状瀛洲、方丈。其中瑟瑟沉香至宝石和香木。苑林区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种植,记载的品种有松、柏、柳、榆、桃等三十余种。

(四)宋朝的转变——艮岳(如图2)

总平面为“三山一池”即水体部分由山体围绕而成,成半包围之势,相传为宋徽宗本人设计,结合自然山水画中“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的创作手法,形成左山右水的格局,以艮岳为中心,万松岭和寿山为辅。其水面自西向东依次为小、中、大,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宫廷区入口正对大水面,三座山峰上均设有观景台。

(五)元朝的回归——大内御苑(如图3)

主体为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岛呈南北一线布列,其中最大的为金代的琼华岛改称为万岁山,其次为园坻和犀山。宫廷区入口均面对水面。其殿亭的命名仿仙境之意。

(六)特点总结

发展时期的一池三山,由初期单纯的模仿和复制传说中的记述深化为对其构景要素的探索和变化,实现了多种尝试,例如魏晋五山四海的形式,更多的是模拟大自然的山岳水系,而华林苑更是首次打破了一个大水面的“池”形,形成了大、中、小的水面变化,在面平二维空间上丰富了层次感。而隋朝的西苑记载了三山的位置关系,基本为等边三角形的格局,相互成景,且在山上出现了台、观等建筑要素,并承担一定的观景和使用功能。使用功能更强的代表是华清宫的温泉,其中大量进行了人工栽植,且植物种类适宜丰富,突出了使用和观赏性,宋朝则更是的突破了传统的山水关系,将绘画艺术上的形式美原则应用于园林,形成左山右水的布局,并按照明确的设计图进行园林的施工,建造中人工成分增加,但形势上仍然是模拟大自然。元朝则并未继续发展宋朝园林的山水布局手法,而是回归了池中建岛的手法,但是其太液池中的岛开辟了南北一线排布的形式,三个岛又有大小主次之分,除此之外,岛上的建筑形式也逐渐多样,通过命名及周边植物配置的方法营造和体现仙境的氛围。

可见,此时期的园林较秦汉时期单纯的模拟在形式和意义上有明显的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化和主流思想。

四、“一池三山”的高潮

(一)明代——继续开拓太液池(如图5)

主要是将园坻与东岸之间水面天平,使其成为了半岛,增加了岛上的景观布置,而原为园坻上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的“团城”成为另一仙山,同时向南开凿南海,形成南海、中海、北海的格局,至此水面约占园林面积的二分之一。改造后的宫廷区入口正对团城。

1.北海。浮于其水面的琼华岛上设有奇峰怪石,还分布着琴台、棋局、石床、翠屏之类,每当晨昏弥漫,宛若仙境。

2冲海。以平地为主,也有高数丈的平台,为皇帝观看骑马射猎的地方。

3.南海。海中堆筑大岛“南台”,其上林木茂盛,树种沙鸥水禽种类丰富,并设有皇帝亲自耕种的“御田”,村舍田野风光突出。

(二)清朝

1.避暑山庄(如图6)。依山造水,通过山势营造水趣,水面占全园不到六分之一,却变化丰富,通过溪流、瀑布、湖沼多种类型,以及水声、水型、水势多种形式表现水的动静之美。所谓“山庄以山为名而实趣在水”。山体的营造通过堤岛形来模仿中国古代吉祥物灵芝,为“一池三山”的存在开辟了新的模式。

2.圆明园。整体水面呈小、中、大分布,分别为前湖、后湖和福海,三个水面的位置关系和几何的形状与宋朝艮岳颇为相似,其中福海内设有三岛象征着三仙山,三岛整体在海中央,但是三岛之间呈斜线关系。另外一个特点是其人工堆积的地形地貌占全园的三分之一之多,结合建筑造型和一系列的造景手法,形成山复水转,层次丰富的若干个极具观赏性小空间,其植物之多更是令人惊叹,专待花草的工匠多达300余人。

3.颐和园。以山、湖两部分为主,湖区面积占全园的88%,湖中大片开阔水面,其中有三点成三角形布局,分别是治镜阁、藻鉴堂和南湖岛,而西堤则是以线的形式存在,又将湖面分为东西两个大部分。并在堤的东西分别建有铜牛和织女,宫廷区面向水面,有开阔的视线。而万寿山则和南湖岛形成对景。

五、综述

道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宗教,其提倡的道法自然和得道成仙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看待自然地眼光,从而间接地影响着园林的创作,而儒学作为传统的主流文化,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更是植根与人们的脑海。所以,古人喜欢山水、将仙境寓于山水,以山水象征永恒、仁义和智慧。“无山水,不成园”这正是“一池三山”模式经久不衰的原因。

除此之外,“一池三山”的模式也有其科学的原理。园林秩序的构建可以分为可感知性和观赏性两部分。可感知性是指空间实体要素构成层次清晰,其视觉质量使人瞬间产生明确的印象。园林空间就是通过形体的组合,构建秩序,就如一堆散乱的石头并不能给人以感受,但是通过人工的组合,便可以形成高山、峰峦、水涧使人们感受到高耸、起伏和宁静。而观赏性则因人而异,但是目前,形式美法则是被认同了的,能够引起愉悦感的秩序。而三角形的布局通常给人以稳定感和安全感,所以说,一池三山的传承是古历史文化与科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雪倩编注,刘伟配图,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一辑)[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2.

[2]张健,中外造园史[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J],中国林业出版社.

[4]田建林.浅谈一池三山[J],吉首大学生物资源系,市场论坛,2004(4).

[5]李伟华.一池三山——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形创作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6]蒋天洁.园林空间视觉秩序的构建[J],室内设计.

上一篇:浅谈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议棉铃虫的预防与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