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观众服务山乡农民

时间:2022-07-06 11:51:31

找回观众服务山乡农民

观众是戏剧的上帝,这是一句行话。但如何让这个难以侍候的“上帝”真正青睐戏剧是一门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学问。这其中既有市场性、实践性,也有艺术性及科学性。多少年来,湘剧这个古老剧种,作为一个全省为数极少的县级湘剧团,面对的观众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由此,为农民写、为农民排、为农民演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服务模式。我们的戏剧工作者必须树立这种基本的观众意识和服务意识。近十多年来,我团编排的大小剧目除了体现其强烈的时代精神,还特别注重从农民观众的审美角度、欣赏层次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演出样式、生动风趣的乡音俚语、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进行创作和演出,不论是涟水河畔还是龙山脚下,不论是戏台还是田间地头,均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我团使湘剧这一古老的剧种焕发了一种新的生机,也使艰辛支撑的演职员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也让我这个既是演员,又是一院之长的湘剧人更深层次的思考到了戏曲,尤其是古老剧种如何走近观众、赢得观众这一关系到剧团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以独特而古老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戏曲,近二十多年来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观众不上门,观众何处寻?面对这种新时期、新潮流、新市场所带来的不可否认的危机,是回避现实、偃旗息鼓,还是改弦易辙?抑或是迎难而上,大胆革新?……这是一个戏曲工作者应予重视并应该深思的课题。

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这也就是鱼和水的关系。

戏曲观众的减少,有人说是戏曲演出样式太陈旧,是欣赏节奏太缓慢,是缺少视觉冲击和感观刺激,是被其它娱乐形式抢占了市场。也有学者说是不少戏剧作品太俗气,缺乏精品力作,达不到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众说纷纭,均不无道理。但我在演出实践中感悟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观众对象的定位。因为,一个县级剧团所处的位置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繁华大城市;面对的观众群体不是高层官员、外国来宾,也不是白领阶层和知识分子;其主要欣赏对象就是农民。把握准了这个定位,我们才能方向对头,创作对路,演出对位,服务对口,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根基和发展方向。自一九九五年至今,我们排过数十台地地道道的传统湘剧,创作和演出过宣传当地英模的《热土忠魂》,创作过探索剧目《篾匠闯兵营》,曾编导过反映农民如何致富的大型轻喜剧《乡村吉尼斯》,也尝试过行业演出、校园演出、歌舞演出、综艺晚会……。这,无非想在困境中通过不同演出样式,不同服务方式摸索现代观众的审美意向,消费趋向,心态动向,娱乐导向,找到一条把握观众,争取观众,赢得观众,征服观众的新途径。既然观众是上帝,尤其农民观众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就必须了解、摸索、探究、掌握他们的欣赏情趣和审美习惯,而决不能忘记这个基本服务对象。

我从事舞台表演三十个春秋了。从我的演艺生涯中悟到:我演出的《白兔记》、《琵琶记》、《访贤记》、《楼台记》、《孟丽君》、《白蛇传》、《皮秀英》、《柜中缘》、《大砍樵》、《梁山伯与祝英台》、《三打白骨精》、《薛刚反唐》、《阵上招亲》、《卖妙郎》、《珍珠塔》、《凤冠梦》等虽都是古老剧种演出的传统剧目,但多年来在农村无论到哪个乡镇,都久演不衰。甚至,出现了剧团演到哪里,观众就跟到哪里的情景。这种现象,在当今的都市是无论如何找不到的。而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通俗易懂,人物爱憎分明外,所有的戏里都有一个“情”字。戏无情不感人,戏无情不动人,戏无情不扣人,也不留人。同样,也留不住感情丰富的农民观众。古代戏剧家高则诚的“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汤显祖说的“《琵琶记》都在性情上着工夫”;孔尚仁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戏剧艺术大师田汉先生在一九三五年就谈过:“叫观众如听神话似的听故事似的,来看《雷雨》这个剧。”……都说明戏必须从情字上下功夫。情景交融,才能达到演出的最高目的。如果直白的“高台教化”,枯躁的政治宣传,农民观众也是不会买账的。

由此可见,只有熟悉观众,熟悉农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观众群体, 才能真正把握一个山区剧团的演出市场,才能真正体现观众意识是戏剧演出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各种戏剧汇演名目繁多,打造戏剧精品的选拔也接连不断,这都是为了出人出戏和繁荣创作,均无可非议。但我最欣赏也最为感叹的是去年的全省县级专业剧团的新剧目展演。那种朴实、本土、通俗的泥土气息像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难怪不少剧目在当地演出时,其通俗易懂的情节、富于地域特色的风格、符合当地百姓口味的形式让农民观众无不叫好。由此可见,为农民观众排演通俗易懂的剧目也是找回观众意识,服务山乡农民的一个重要理念。

戏剧大师曹禺,老舍都一直提倡大众文学。魏明伦先生也曾反复强调:“戏曲以通俗之为佳。”我以为,要想抓住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观众,就必须“以通俗之为佳”。这对于一个长年奔波在山乡之间和乡镇市民之间的县级剧团尤其应予重点考虑。我们既要创新和不断改革,但又应尊重农民观众的民间特性和审美特点。既要创作精品力作,但又不要与欣赏对象格格不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传统小戏《小砍樵》、《讨学钱》、《三岔口》、《打鸟》、《思凡》、《双下山》及现代小戏《补锅》、《打铜锣》可以说是小戏中的精品,但又是一种大众俗文化。它反映的是乡风乡俗,民意民情,加之语言通俗,形式活泼,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所以在城乡,尤其是农民观众中长演长新,大受欢迎。记得我团创作的大型现代湘剧《热土忠魂》下乡演出时,虽无任何布景与灯光,由于剧情简洁,形式活泼,表演生动,所反映的内容又贴近生活、贴近农村,尤其是贴近农民朋友,所以台上台下水融,产生一种强烈的演出共鸣。

戏曲是俗文化,是永远都不应脱离欣赏的观众,脱离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客观需求和观赏习惯的。当然,对农民观众的演出也应杜绝粗俗、低俗、媚俗和俗不可耐。同样要为他们排演适合时代要求,符合新农村建设、倡导新风新俗、科学文明的艺术精品,做到大俗通雅,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尽管湘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仍应审时度势,顺应环境,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找回自己的观众意识,找回自己的观众群体。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演出市场和生存空间。

(作者单位:娄底涟源市湘剧院)

上一篇:雅俗共赏之我见 下一篇:合唱艺术中“和谐”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