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阅读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时间:2022-07-06 11:40:48

解读语文阅读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摘 要】在教学诸如《祖父的园子》等内容充满童趣、形式清新活泼的语文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下列方式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内容与课文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解读隐藏于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密码;二、解读与体味课文中的儿童趣味;三、解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的同构共生方式。

【关键词】解读;祖父的园子;内容与形式;统一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如《祖父的园子》等课文,其教学的价值并非仅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感悟与理解了课文的具体内容,更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领会到了课文的语言风格与布局谋篇的技法。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解读与体悟作者在极富个性的语言背后所隐藏的言语应用范例及构成方式呢?下面,我以《祖父的园子》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过程。

一、解读隐藏于《祖父的园子》文字中的语言表达密码

课文第十七自然段如是写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作者表面上是在运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分门别类地绘声绘色地描写祖父园子里的各种景物,可是,实际上却是作者从儿童视觉的角度出发,描写祖父园子里勃勃的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年少时的作者萧红对自由的向往与礼赞。在年少时的作者萧红眼里,祖父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但是,作者没有直接言说这等自由,而是通过特殊的言语形式传递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无比向往。因为,直接的道白,会让读者觉得过于直白而显得枯燥无味。这就是这篇课文的高妙之处:作者通过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铺陈,为读者描绘出一个自由自在的、无比快乐的乐园,为读者撰写出一段美妙的文字,让读者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审美体验。

故此,阅读教学这篇课文的这一段落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萧红在课文中采用独特的语言文字告诉我们:为文之道,在于书写自己独特的发现,书写自己真实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将自己的发现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运用独特的语词与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将自己的独特情感含蓄委婉地传递给读者。

二、解读与体味《祖父的园子》中充满儿童趣味的艺术魅力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代表作。在这篇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中,语言文字颇具特色,具体表现在作者萧红纯朴稚拙颇具孩子气的自然清新的行文中。

请看课文开篇对祖父园子的诸多小动物的精心描绘:“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段描写,写出了少年时代的作者萧红对祖父园子里这些小昆虫的细致观察与浓厚兴趣。不过,作者在描写上述诸多昆虫时,却并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等刻意美化它们,而仅仅是对那些小动物加以简单的、真实的、客观的描述。这显然不是作者匮乏优美词汇的缘故,而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故意简单。这种简单的文字描述,可以最大限度地、真实地、客观地表现出少年时代的萧红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可以深刻地映衬出少年萧红目光中流露出的喜悦、单纯、快乐、欣喜等,可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少年萧红的单纯与快乐,以及对祖父园子的喜爱之情。

再看课文中描写的另一幅画面的独特文字:“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此等句式,颇具儿童语言朴素简短的特点:既不讲究语气的变化,也不刻意追求语句的错综,更不对语言做任何的雕饰,给读者一种“据事以闲,在用实巧"的艺术审美体验。

教学上述两个文段时,我曾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切体味作者描绘上述两幅“祖父园中的昆虫图”、“祖孙园子活动图”的行文技巧。

三、解读《祖父的园子》从内容到形式的同构共生方式

此外,阅读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推敲与揣摩课文语言表达的方式,体味课文谋篇布局与造句遣词的技巧,达成引导学生准确解读课文言语内容与课文言语形式同构共生方式的教学目标。故此,阅读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我随机预设了读写结合的练笔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作者表面上是在描写祖父园子里的蝴蝶、蜜蜂、花儿、玉米、倭瓜等,描写它们的自由生长与无拘无束,其实作者是想借助课文中对祖父园子里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其中一段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少年时候的作者萧红。”然后,我又运用多媒体展示下列温馨提示: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在祖父的园子里,少年萧红在祖父的宠爱下,会在祖父身边跑前跑后做些什么,淘气些什么?或者以《在园子里,我也是自由快乐的》为题写一段话。有位学生如是写道:

“在祖父的园子里,我也是快乐自由的。我想爬上树捉知了,就爬上树捉知了;我想喂蚂蚁,就喂蚂蚁;我想捉蜜蜂,就捉蜜蜂;我想对毛毛虫说话,就对毛毛虫说话;我想跑就跑,想笑就笑;……祖父虽然觉得我很淘气,但是从来不阻止我做上面说的那些事情,而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总之,在阅读教学诸如《祖父的园子》内容充满童趣、形式清新活泼的语文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课文的具体内容与语言特色切入,聚焦于课文的语言风格,重点引导学生认知与感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极为独到鲜明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并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式写作训练,以此达到深度解读课文内容与解密课文内部结构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洪卫民,大道至简真语文――于永正《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5年2月.

[2]张祖庆、谈永康,眼中园 心中园 梦中园――《祖父的园子》《小学生萧红读本》教学及解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5.

上一篇:论高校研究生权利义务意识的引导路径 下一篇:浅谈创新思维与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