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童心的忠实呵护者

时间:2022-07-06 09:55:45

许宏,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杭州市师德“十佳”楷模、杭州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在儿童文化的实践与研究下,致力于“做一名童心的呵护者”。

在27年教育生涯中,许宏取得过一个又一个成绩与荣誉,但初见许宏,却一时很难将那些沉甸甸的荣誉与她联系起来,甚至一点也觉察不到她就是鼎鼎有名的许校长――齐耳的短发,朴素的着装,一副银色边框的眼镜,举手投足间给人以邻家大姐般亲切的感觉,笑容中总是透着亲和与质朴,言谈中总是透着真诚与阳光。一番接触之后,一般人都会把她与慈母般的老师画上等号。也因此,一直以来,周围的人都很少称她“许校长”,一般都叫“许老师”,甚至直呼其名。

许宏的亲和,三言两语难以言尽。事实上,在荣誉与职务面前,她总是很坦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合格的“童心呵护者”。在学军小学,她始终以爱育爱,浇灌着那片“童心家园”;以超凡的智慧,凝炼独具特色的“童心课堂”。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还以特有的个人魅力和工作风格,感染和引领了大批教师,形成了一支与她共同致力于呵护童心的优秀团队。

建造童心家园

许宏有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总是有着用不完的智慧与创意。

有一段时间,学军小学围绕“童心家园”开展了各种尝试,但在相关的评价中,老师们遇到了困难。不少老师提出,过分关注个体的竞争容易导致竞争的恶化,比如个别孩子星级很高,但部分孩子的星级却不忍卒睹,这样的竞赛效果一定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看到如此现状,许宏建议老师们不妨做些新的尝试,比如开展以小队或小组为单位的班级评价研究。

许宏说:“儿童的发展是充满变化的,过早地定性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营造班级良性的竞争文化,将儿童置于充满童趣的小队竞赛中,更有助于儿童全方位的成长。”

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童心家园的建设有了更贴近儿童,更关注每个儿童的新方向。

许宏心细如发。她深知任何一个决定都不能拍脑袋行事,因此在抉择前,只要有可能,她一定会深入第一线,观察、调研,与老师们一起讨论研究。

在童心家园建设中,有一个班级提出了用QQ游戏中的积分换礼的方式开展小队评价。开始时,不少老师有微词,觉得可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到游戏当中。许宏敏锐地感觉到,这确是个问题,因此深入该班,与老师一起研讨,发现这个班的确风靡QQ家园游戏,且大部分孩子都是被QQ游戏中的“礼”所吸引。

对此,许宏说:“对于游戏,堵一定不是好办法,我们能否将游戏和小队评价结合起来?根据小队的积分来换取这些‘礼’,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在她的引导下,这个中队推出了QQ家园评比活动,全班同学以小队为单位设立社区,并自行拟定社区名称、社区口号,进行简单布置等。评价时,围绕早读、早操、值日、上课表现、课间、作业、卫生等几项内容进行,每天结分,每周小结,并据综合分换取物品,用以装饰自己小队的社区,而这些物品都是孩子们喜欢的QQ家园中的实物图片。

从实际效果看,这一创意和做法取得了成功。

QQ中队的小队长小悦说:“我们小队一直攒着分数,要去换那片‘红枫林’,谁让我们小队取名叫‘红枫林’呢?我们大家都希望小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如枫树一样红红火火的,希望我们能如愿以偿,千万别让其他小队捷足先登了。”

队员小天摸着脑袋说:“我们组长说我是‘扶贫对象’,因为我的家园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外,什么也没有,连张书桌都没有,更别说电脑了。不过小队长说了,以后她会专门督促我,争取让我早日‘脱贫致富’,这样就不会拖我们社区的后腿,我们就能评上‘优秀社区’了。”

这一活动不仅得到了队员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赞赏。

一位家长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道:原来孩子对于分数的评比并不是十分在乎,每周进行结分时总要家长督促,有时问他为什么扣分,他也不清楚。现在每天一回家就开始算分,有一次还气呼呼地说小干部多扣了他一分,害得他这周因为分数不够换不了“跑步机”了。家长也很高兴看到孩子的这种“在乎”。更重要的是,孩子再也不迷恋QQ家园游戏了。

近年来,学军小学着力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的小学教育的尝试,倡导教育回归儿童本体,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如今走进学军小学,只见每个班级门口的墙上,都有个性化展板,上有中队名称、奋斗目标、全家福、每月之星以及校园激励卡的获得情况。教室内布置温馨,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班级特有的文化。

这与许宏多年来的示范、指导,以及她所主持的省重点课题《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其课题的引领下,师生们构建起一个个“童心家园”。

许宏常说,孩子的童心不光要通过活动激发,更要尊重与呵护,而呵护童心要从爱每一位孩子做起。

许宏担任班主任多年,即使现在成了校级领导,她依然坚持担任副班主任,在熟悉的岗位上实践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她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是一曲曲爱的主旋律。

说起来,许老师在班级工作中还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做学生信息的收集员和整合者。确实,理想的教育效果,总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脾气和性格,了解学生的个好。在许宏眼里,班级就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只有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施教。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许宏和学生做朋友,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参与活动。为了更多地和学生接触,她几乎把办公室搬进了教室,夜晚进行家访,双休日和学生一起活动。

作为班主任,她喜欢挨家挨户登门走访,每次接班,总是在半个学期就走遍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家。她带着特制的学生信息记载卡,把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爱好、性格脾气,甚至饮食、活动情况等,都详细记载了下来。有了这本珍贵的信息本,许老师就掌握了最基础的第一手材料,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随时提取有用的信息,为自己的教育增力不少。同时,她又在工作中不断丰富着信息本。

学生们都很喜欢许宏的品德课,因为在她的课堂上能得到尊重,获得发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童心得到充分的呵护。

多年的实践研究,让许宏总结出了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基本模式”,提出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课堂活动真情体验、价值取向感悟导行”的教学策略,形成了“简洁朴实、快乐和谐”的教学风格。

近几年,许宏在浙江省及杭州市品德教学专题研讨展示活动中,执教的公开课获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省品德特级教师汤关木老师在听了许老师执教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后评价道:

“许老师的课贴近现实生活,使每一位孩子都有快乐体验,为低段老师课堂教学如何从‘独乐’走向‘众乐’打开了思路,起到了引路作用。”

有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上完《我爱秋天》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手舞足蹈地说:

“我太喜欢品德课了!棉花、稻谷、树叶都搬进了教室,教室好像变成了农田、树林了。”

在重视教学实践的同时,许宏还注重研究积累,在不断反思中提升思考力,先后有50多篇文章在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研究成果辐射广阔,受到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应邀赴多地上示范课和专题讲座。2013年3月,她的又一本专著《童心课堂》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在儿童文化背景下实践品德生本课堂的论著,很好地彰示了她的教学成果。

引领童心团队

作为品德教学的专家型教师,许宏觉得自己有责任带领老师们成长。因此,尽管很忙,她也总会抽时间进入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听课。每次听完课,她都会做些点评,说这个设计很巧妙,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很好!那个处理不够妥当,脱离了孩子的认知基础,如此等等,让老师们时常觉得恍然有悟,乃至豁然开朗。

袁林利老师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听完课,许宏语重心长说:“上课时,一定要记住,‘生本’不是简单地以学生为本,而是要放下身段,站在学生的立场,走进学生的生活,读懂孩子的心,这才能让你的教育真正适合学生,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得!”这一番点醒,让他如同迷途知返。

另一次,袁老师要参加市教改之星的课堂展示,上课的内容是世界主题单元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试教了好几次,都不太满意。许宏一语点破说:“你在上课前,是否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了解多少?”袁老师觉得奇怪,说现在孩子生活条件这么好,进出口商品就在我们身边,怎么会不了解?

许宏笑着指出:“孩子的认知基础并不是你想象得出的,我们的课堂是以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本的课堂,但它并不是靠你想当然可以得到的,必须实实在在地、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才行。”接着,许宏又说:“孩子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每一个班级也是有差异的,你在上课前必须了解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并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过程,这才能符合学生需要。”

袁老师一下明白了,这不就是许宏老师一直在倡导的童心课堂的精髓之一吗?他仿佛一下理解了“童心”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参加工作第二年,俞剑维老师就接到一个任务――参加一次省里的班队课说课比赛,由于时间紧张,加上经验不足,她在“预说”时发挥不理想。年轻的她一时承受不了失败,在回校的路上哭得稀里哗啦。

陪同前往的许宏一路安慰:今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锻炼得太少,临场没有发挥好而已,咱们回去多练练,下次去胆量就大了……那亲切的话语和眼神至今回忆起来还让俞老师的心里暖暖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宏手把手地帮她磨课,最终,那堂班队课上得非常成功。后来,俞老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成员。

2010年,俞老师参加了品德优质课评比,上的课目是《竞争与合作》。每一轮比赛,许宏总是一次一次地组织学校里的品德老师在她的办公室帮她磨课,常常是夜幕完全降临,而许老师的办公室里依然讨论得热火朝天。

有好几次俞老师都想:许老师在品德教学方面这么厉害,干嘛还费那么大劲组织这么多人来帮我们听课、磨课,她一个人指导我不就够了吗?最终,她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许宏听后笑着说,我们去参加任何一次比赛,不是为了成绩,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次次的磨课、讨论,让更多的品德老师能参与其中,让更多的老师能和上课老师一起提升。另外,让更多的人一起来磨这么一堂课,也是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公开课的教案、课件大家都能共享,下次无论谁上这堂课,都会驾轻就熟。

也许就是凭借这种注重过程的做事原则,学军小学的品德老师在课堂教学、论文评比等方面常常获得可喜的成绩。俞老师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将品德课上到了市里、省里,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许宏的带领下,一大批老师成长起来。近十年来,学军小学每次参加西湖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品德课堂教学的比赛,也总是包揽一等奖。

而今,每每有人问起《童心家园》和《童心课堂》这两部专著,许宏总会微笑着说:其实并不都是我个人的成果,而是我们团队的集体结晶。

事实上,许宏以她在教育教学中的魅力,凝聚了一大批西湖区的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品德教师,引领着他们一起研究儿童、呵护童心,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团队。

2009年,许宏名师工作室成立,她以主题研究、课堂教学、沙龙论坛等多种形式,带领校内外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团队中的20多名教师,近年来执教各级研讨课80多节,其中16名成为市、区教坛新秀或学科带头人,6名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获杭州市、浙江省或全国一等奖。

面对这众多的荣誉,浙江省品德特级教师黄黎明这样评价爱徒:“在近三十年的教书生涯里,她始终在童心家园这块沃土里默默地耕耘着、探索着、前行着。用她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起欢乐的舞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起展示的平台。”

满腔的爱,使许宏成为童心呵护者的忠诚角色,并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

上一篇:学习雷锋 争当先锋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英语音素音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