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补肾祛瘀活血方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22-07-06 07:32:02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祛瘀活血方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牵引治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祛瘀活血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6%;对照组总有效率75.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因手术具有创伤性,而西药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无法根治本病[2]。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祛瘀活血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0例,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并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4~70岁;平均(47.60±4.57)岁;病程2~10年,平均(4.67±3.30)年;病变部位L3/4 6例,L4/5 21例,LS/S1 19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5~72岁;平均(48.40±5.21)岁;病程3~10年,平均(5.09±3.15)年;病变部位L3/4 6例,L4/5 20例,LS/S1 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服用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商品名: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0mg,1天2次。牵引治疗:用牵引器借用床头做固定,对腰椎进行牵引,分别固定胸部和髋部,牵引时牵引的力量宜缓慢加大,并随时询问患者腰部的感觉,牵引力在30~60kg,每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牵引后,患者应平卧半小时以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祛瘀活血方治疗:熟地15g,杜仲15g,狗脊15g,续断20g,制首乌15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5g,怀牛膝20g,红花12g,鸡血藤20g,丹参20g,木瓜15g,白芍20g,炙甘草6g。以上诸药加水1000mL,熬至300ml,1次口服100ml,1天3次。两组28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 按改良的Macnab疗效标准评定[4]:疗效优为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腱反射正常,x线片示椎间隙基本恢复正常,能胜任原工作;疗效良为偶尔腰痛或腿痛,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直抬腿及加强试验阴性;疗效可为间断腰痛或腿痛,轻度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疗效差为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功能无改善,需再次治疗或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或马尾所出现的腰腿痛综合征,其主要发病原因系腰椎问盘纤维环退行变性,弹性减弱,在负重和脊椎外力的挤压、扭转、牵拉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使其成为一种异物压迫邻近神经根、血管和脊髓等组织,导致腰部疼痛,并沿坐骨神经方向分布,造成运动障碍的综合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L4/5、L5/S1 。绝大多数病例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获缓解或治愈,因此,保守疗法是治疗首选方案之一。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腰痛”、“痹症”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日:“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仁斋直指方・腰痛》亦指出:“肾虚为腰痛之本”。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肾亏虚、血脉瘀阻等有关。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也,肾气一虚,腰必痛。老年患者,肾精渐衰,肝血不足,精不足则生化无源,肝肾不足,肾主骨无力而见腰腿部酸困疼痛,血脉不畅,则见痛处固定不移,因此,治疗本病应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为主。补肾祛瘀活血方中以:熟地、杜仲、狗脊、续断、制首乌补益肝肾、强腰健骨为君药;黄芪、当归、川芎、怀牛膝、红花、鸡血藤、丹参补气活血通络为臣药;木瓜、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既以补肾壮腰治其本,又以活血化瘀、柔肝缓急止痛治其标,从而有效治疗本病。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可抑制淋巴细胞的致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非细菌性炎性反应而引起的疼痛的症状,此外,通经活络药物为引,可使活血化瘀药物和补肾壮腰药物的药力直接到达病位,发挥治疗作用,使受损组织和神经恢复 。

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6):875-876

[2]夏维,夏广.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 3(24):15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张洁林,何泽程.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650-65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病误诊2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老年性胃溃疡8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