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中化学衔接工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06 06:33:20

做好初中化学衔接工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三(九年级)又新开了一门课程——化学。学生在没有多少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拿到了课本,就好像走路时忽然发现在面前横着一座大山,不知如何是好,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的境地。如何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到达柳暗花明的境界,如何确保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初三的教学经历,不断摸索,发现要做好化学教学首先必须做好衔接教学工作。这个问题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存在衔接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化学虽然说是一个新的学科,但是和学生的旧知识有很多关联的地方,看上去是新的,其实“伏笔”多多,如果我们在衔接上做足了文章,学生就能迅速适应化学学习,有暗度陈仓之效。

一、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化学这门学科能让学生在心理上不惧怕它而喜欢它,如果教师能做到让学生亲近,那么学生“信其道”就比较容易了。做好心理上的衔接可着重讲以下几点。

1.起始年级难度小

第一课就应和学生们说,这是起始年级,难度很小。打个比方,化学就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难度很低。大家都知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是不难的。这样打个比方,就可消除大部分学生的疑虑。但毕竟是初三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物理学得吃力的同学,还是心存疑惧的,必须进一步打消他们的疑虑。

2.身边处处有化学

讲清这一点很重要,讲清了,既能较好地打消他们的疑虑,又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通过大量列举我们身边存在的化学例子来实现。比如我们吃的、穿的、住的和用的,哪一样不是化学物质呢?我们呼吸的空气里不完全是氧气还有氮气等,我们吃的味精、衣服上的纽扣、写字用的笔等都与化学有关。生活中,化学变化出来的东西可多着呢!在厨房里、餐桌上、洗衣盆边,在课堂上、建筑工地旁,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化学变化,学了化学就能解决关于化学的有趣的问题:火柴为什么一擦就着?红糖、白糖和冰糖有区别吗?馒头为什么在嘴里会越嚼越甜?肥皂为什么能去污?讨厌的垃圾怎么成了工厂的原料?通过这些身边的问题,一下子就能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不仅能打消学生的疑虑,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师生同心效率高

化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化学现象的,还有很多内涵,所以光感兴趣还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同学们和老师的积极配合才行。让学生有刻苦钻研的思想准备,要跟学生讲清学习化学还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要给学生以信心,告诉他们作为老师自己是多么的有经验,多么的称职,可以举以前学生的例子来说服学生,让他们“信其师”。这样师生同心,心理上把学生从未知衔接到已知上来了,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应该说做了以上几点,基本上把学生抓住了,但是学习不是光解决几个有趣的现象的问题,要学好化学还得按部就班地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可以利用过去的知识来找到化学新知的联系点,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带动化学中要学的新知,这样做会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1.跟“物理”衔接

现在有不少地方在中考中已采取了物理、化学合卷的形式,从这不难看出物理与化学之间的关系。而物理比化学早开设一年,我们可以充分让学生“温故”物理知识来达到“知新”——学好化学的目的。比如讲化学变化,单纯地讲化学变化学生会感到很突兀,如果从物理中的物质的性质说起,比如铁,从它的密度、颜色再说到铁的生锈、铁在氧气中燃烧等,就会自然而然地用旧知识贯通了新知识,学生也能迅速区别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化学教师多留心、多研究,同时也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与物理的联系,就会收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跟小学的“科学”衔接

小学科学课其实是无所不包的,仔细研究,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因为是针对小学生的,因而讲得比较浅,但很有趣味性,如果我们能把小学的科学中涉及的知识带过来,与我们的化学紧密衔接起来,不仅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还能激起学生的极大的表现欲,这化学课就能上活了。比如小学科学中讲神舟飞船上天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讲燃烧和灭火、燃烧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也可讲空气、氧气等。这样做学生就感到比较简单,又从科学角度懂得了很多小学没解决的“为什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效果也好。

3.跟语文等文科类学科衔接

将化学和语文等文科类学科衔接,这看上去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实,语文、英语中的科普文章就是我们很好的“课外”读物。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从小就要爱科学 》等,我们可以引用其中的内容来讲化学变化,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化学中的知识来解释课文中的现象,这样互通互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整体学习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支点。另外像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地理中的各种矿产的形成,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冶金术、炼丹术,美术中的颜料的配制等,都可以借用过来,为我所用。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国豪情。

三、做好思维方式的衔接

思维方式的衔接是最重要的。上面所说的两种衔接其实只是为了更快地把学生领进化学这门学科的大门,而思维方式的衔接才是让学生真正走进化学世界的通行证。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好化学,必须学会用化学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但是化学学科也不是孤立的,虽然有它的学科的特点,但是和其他学科也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相通之处做好学生的思维衔接,这样就能轻松地把学生带进化学世界。

1.与物理思维训练衔接,培养学生用守恒法来思维

守恒法是物理学科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常存在着某些不变的关系或不变的量,这就是物理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守恒法。这为解决许多物理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而化难为易。同样在化学变化中,也有守恒情况,我们将其与物理的守恒法相衔接,就能迅速解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问题。

2.与政治思维训练衔接,培养学生用实验法来思维

政治学科讲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将这种思维方法衔接过来,让学生把实验作为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立足于用实验来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化学一开始概念比较多,而准确把握好这些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借助直观性强、现象鲜明的实验是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形成能力的一个必要的也是很好的方式。

3.与写作思维训练衔接,培养学生用发散法来思维

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发散得越多,可选择的面越广,这样你的作文才可能有新意,才能不落窠臼。我们应将这种发散思维训练移植过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发散思维,我们可以由已知的推知未知的,这对学生做好推断题有非常好的帮助,同时也能加深对原理、规律、方法等本质性的挖掘。比如我们在研究气体溶于水时,可以提示学生作发散思维,研究不同气体溶于水的情况,学生亦可借助守恒法、实验法来研究。这样举一而反三,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他们的创新精神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4.与自主学习衔接,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我们带领学生学化学也不应忽视这一点。化学学习应该与学生已有的自主学习能力相衔接,让他们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化学思维方式紧密结合,积极利用守恒法、实验法、发散法来获得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污染,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家乡的污染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并写出调查报告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水平,其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其创新精神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了。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不应孤立地学习化学,而是应把目光放得更远大一点,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博采众长。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跟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做一个灵动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才能真正突显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才成为真正的创新型的人才。

(作者单位:如东县岔河中学,江苏 如东,226403)

上一篇: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 下一篇:DLG质量标识——德国的“农家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