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商人

时间:2022-07-06 06:28:36

师兄张力奋从FT中文网总编辑任上辞职,回到母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当教授。他发起了一个讲坛,“正在发生的媒体”。上周末,邀请我去讲一讲,到了Q&A环节,不少同学的问题均直指“文人与商人”的身份认定,他们还举到了网上的几篇博文。

记得有一次整理书房,我把自己写过和主编过的书垒在地上,一本一本地加上去,已经超过膝盖逼近大腿,我默默算了一下,如果一直这么写下去,三四十年后迟早可以一米八。吴舒然同学站在旁边看,我开玩笑地对她说,哪天你爹挂掉了,墓志铭上刻这一行字就好了:这里躺着一个著作等身的人。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勤勉的人,希望这一米八高的书中有若干本在几十年后还能重印,还会被偶尔提及。这当然是我一生唯一的自我期许。但是为什么还要经商,为什么还要离商业那么近,还要录视频、做音频,在自媒体经营乃至新项目投资中耗费那么多的r间?为什么要让商人的身份干扰文人的“清誉”?我想,我是被两个东西“害”了,一个是好奇心,一个是德鲁克。

好奇心是被席卷而起的新文化消费撩拨起来的,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和新工具的推动下,在今天,一位写作者的创作状态和读者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一个极小众的财经作者,你可以摆脱平台的局限,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以更高的效率传播你的思想。我不能抵抗这样的诱惑。我所有的写作是为了影响人,而不是自娱自乐,如果我能够独立地掌握新的工具,为什么还要寄生于任何的组织或利益集团?更何况,这一轮的变革,让内容生产者具有了直接变现的商业可能,若不投身其中,会不会有别样的后悔?

德鲁克“害”到我的,是他对商业观察者的自我界定――你必须是一位“介入的旁观者”。《旁观者》是德鲁克自传的书名,在这位老先生看来,旁观者并不是冷漠消极的人,相反,他应当积极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德鲁克一生写了六十多本专著,同时从事过多种职业,编辑、记者、证券分析师、教授和管理咨询师,他还参与创办了一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管理学院。

我们今天所身处的商业年代,其变化迭代的速度显然比德鲁克时代更加的快速和令人产生陌生感,如果你不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其中,很难发现真正的变化。过去的两年半里,你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读到的几乎所有转型案例和创新事件,都是我用脚跑出来的,而绝不可能在书斋中杜撰可得。

以旁观者的姿态介入,以独立、建设性的精神看待商业以及参与商业――我愿意用这样的答案,回复所有关心我的同学们。

有最后一个问题,师兄一直没有当面问我:你怎么保证你仍然是一个优秀的、独立的写作者?师兄,我想答案是有的――作品和时间。

上一篇:姚劲波 给58圈一个更大的圆 下一篇: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职业化转型分析及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