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有容乃大

时间:2022-07-06 02:57:20

1998年,时任伊利公司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伊利董事会免职。牛根生20岁的时候开始在养牛场工作,5年后进入了伊利,从一名洗瓶工干起,逐步升任车间主任,直至1992年担任伊利公司经营副总裁。十多年里,牛根生兢兢业业,成绩斐然。

但牛根生竟遭到免职,没有理由的免职!

1999年,牛根生卖掉自己和妻子在伊利的股份,用100多万元注册了蒙牛。伊利传出话来,“一百万能干什么!”牛根生对蒙牛的未来也是心里没底。但出乎意料的是,伊利的一些骨干人员,包括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纷纷弃大就小,跑到牛根生那边去了。哗啦一下,有三四百人。这些人演出了一幕“哀兵必胜”的悲壮剧:他们或者变卖自己的股份,或者借贷……一位中层干部说:“可以说大家连买棺材的钱都拿出来了。”东拼西凑,一千多万元的“同心钱”催生出蒙牛。

蒙牛仅在诞生第一年,就遭受了6次由同行发起的致命打击。即便到了2003年,依然受到过有计划的新闻诽谤和恫吓,被牛根生善意称作“竞争队友”的同行,甚至恶意地斥资600万元企图置蒙牛于死地。

然而,蒙牛公司以卓越的品质和信誉最终赢得了消费者。今天的蒙牛牛气冲天,以200多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和35%的国内市场份额,占据中国乳业的龙头老大!

成功需要勇气、才智,更需要广阔的胸襟。对于曾经狠狠地抛弃了他的伊利和极力打压他的同行们,牛根生和蒙牛始终很谦虚,打出的口号是: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企业争气。对外宣传自己是内蒙古第二业品牌,第一是伊利。而牛根生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伊利,言辞中总是充满对伊利的眷恋。为什么要这么做?牛根生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活下来,同时还能长大。”

“如果不还手是掐不死的。只要一还手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别大的。当时挨打和挨骂是为了将来不挨打不挨骂,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发展好,最后不挨打不挨骂。打的和骂的过程都经历了以后,就要学会怎么样不打能赢,怎么样不战能胜。”

牛根生的忍功确实非同寻常!用“忍” 最大可能地化解对手的敌意和斗志;用“忍” 最大程度地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 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有容乃大,忍者无敌。

责编/蕙心(E-mail:)

上一篇:谁在小声歌唱 下一篇:你有冷落心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