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与防治建议

时间:2022-07-06 02:56:52

矿山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与防治建议

【摘要】矿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矿山环境地质是介于矿山地质学与环境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矿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本文从矿山开采中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与污染、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着手并分析相关原因,加强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有效指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评估评价 、预测预报 、保护与复恳治理等工作,十分有利。

【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保护治理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矿山作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最为强烈活动的场所之一, 合理开发并利用矿产资源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目的。矿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主要研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改变或破坏了矿区的自然地质环境,从而产生众多的地质灾害,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对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 、破坏生态环境 、诱发环境地质问题 , 有损人类生存。

二、矿山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中国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并且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矿山地质灾害可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是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所直接引起或诱发的灾害。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重力地质灾害现象非常普遍,因此,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显得尤为必要。水土流失是矿山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地质灾害。

露天开采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露天开采还使植被、土坡土体造成破坏。都使宝贵的可耕地退化以至遭到破坏,引发沙尘暴,使贫困地区雪上加霜。无论露天开采时间长或短, 都存在一个露天矿边坡滑落的危害问题, 并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水土流失多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现象的不断加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不合理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人为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剧了矿山土壤的侵蚀。水土流失问题多发生在山地丘陵等地质地貌区域,而水土污染则更多的是发生在程式化进程中。不完全统计,绝大部分的河流水污染事件是由于上游的工业废水排放不当造成的。矿山排放出大量矿渣,矸石和尾矿,堆积于山坡和谷底,有的弃渣堆积过高, 使得这些原生堆积和人为堆积物失去重力平衡。采空区不及时回填引起的塌陷 , 在各种类型的矿山中都有,盐矿矿山尤甚。盐矿山的水溶法,钙芒硝矿的峒室水溶法形成的巨大的溶腔也可造成地面的塌陷。也极易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山体滑坡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的一项地质灾害。滑坡一旦发生,其造成的直接间接危害是难以估计的。矿山开采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更是极容易发生这一类灾害。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雨水,与山体滑坡紧密相连的就是泥石流。矿山开采中乱采滥挖, 随意丢弃废土废石及植被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或加大原有泥石流的规模和暴发频率。泥石流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山体滑坡规模比之于暴雨之下的山体滑坡规模小。矿山开采中这一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会毁坏田地,还会影响公路铁路地基下沉,不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防范对策

1、加强宣传

要提高全民爱护和保护矿山、合理开发矿产、节约利用矿产、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地进行矿业活动的意识。加强矿山开采地区的地质灾害防范宣传是预防相关灾害的重中之重。相关人员必须做到在战略战术上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危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在矿山地区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安全上岗。在当地,相关宣传更应该深入人民群众中去。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通过建立覆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多种多样的地质灾害防范宣传活动,相关部门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重视,从而为更有效的地质灾害预防做出贡献。

2、建立治理模式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建立起防水蚀、风蚀兼顾的综合防护体系,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包括水土保持林草、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等内容。这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固结矿山土壤, 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的流失。是采取支挡、铆固、加固边坡、改变滑体外型及疏排地表、地下水等措施以防治滑坡。在建立科学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对矿山泥石流的治理主要以拦挡为主, 要查明矿床周围的地球环境 、生态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 在防治矿山因开采而产生及诱发的显性地质灾害的同时,亦需重视闭坑后潜在的矿山灾害可能对已复垦土地产生的危害。认清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持续性及潜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可能带来的危害修筑拦截坝, 拦淤、封固流域内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并在合理位置修建沟渠, 使治理后的泥石流能快速流畅地排走。矿山采 、选 、冶设计和生产要立足于长远,尤其应该注意兴修水利,在水源的涵养以及林木资源的保护方面更应该有所侧重。建立起防水蚀、风蚀兼顾的综合防护体系,借此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上体滑坡等灾害的发生。在矿山开采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从而发展可持续经济。最终做到技术标准统一明确、适用范围广、互交式的标准体系,以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

3、做好监测体系

做好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体系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环境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体系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覆盖面上都能够充分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减少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懂得如何正确解决资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矛盾时, 科学的采矿方法将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使得开采工作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只有在全面掌握矿山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宜,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是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在防治矿山因开采而产生及诱发的显性地质灾害的同时,亦需重视闭坑后潜在的矿山灾害可能对已复垦土地产生的危害。认清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持续性及不能坐吃山空,应该为子孙后代做好长远打算,把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结合起来, 要着重改进生产工艺,以达到矿山闭坑后生态重建的目的。

四、结束语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 , 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了作好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经分析采矿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大都是由于采用不科学的采矿方法造成的。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地质分析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其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更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闭坑矿山的审查和管理,全面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矿山开采方面来说,我国更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管理。只有解决好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才能促进中国采矿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燕,夏毓超,侯龙,黄伟,蒋海飞.水对库区路基不同密实度碎石土的弱化试验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3(04)

[2] 谭显坤.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控制算法及其仿真研究(英文)[J]. 机床与液压. 2012(19)

[3] 何宏康.某船燃油分油机故障分析及维修[J]. 中国修船. 2013(02)

[4]宁涛,彭轲,黎清华,赵信文,黎义勇,何军.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 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 地学前缘.

[5] 易静,徐永进,杨世琦,刘灿. 区县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6] 蔡军. 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在滑坡动态监测中应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一篇: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 下一篇:浅谈杨柳青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