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创意生态急不来

时间:2022-07-06 12:28:39

营造创意生态急不来

创意经济可能是第一个更依赖个体活动而不是集体活动的经济。而这样的经济要发展繁荣起来,营造创意生态的大气候和“小生境”都是必不可少的

创意生态是个新话题,也是个新课题。发展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如何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创意生态”呢?按约翰・霍金斯的说法,可以根据“多样、变化、学习和适应”这4个指标来衡量。但这些指标却难以实现量化。创意生态要达到一定的“范围”,需要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还需要高水平的“聪灵需求”和商业触觉,发明创造能力和冒险精神,以及知识产权框架,这些都是用来支持创意和创新的关键。

在创意生态中转向“以人为中心”

假设你是一个创意人,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想法,你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吗?如果你愿意把想法付诸实践,你能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找到至少一个志气相投的朋友和你投入其中吗?如果你的团队有幸组建起来,你们希望能有一个什么样的创业环境?你们的品牌建立了,产品生产出来了,政策、市场和商业环境会不会为你们的发展壮大提供动力和支撑?

创意经济和以往的经济形态都不相同。正如约翰・霍金斯曾指出的那样,创意工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个人驱动的,甚至那些领先的公司,从商业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小规模的。很显然,你无法开创一个“小规模”的钢铁厂,但你可以开创一个小规模的创意企业,创意经济可能是第一个更依赖个体活动而不是集体活动的经济。而这样的经济要发展繁荣起来,营造创意生态的大气候和“小生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从政府角度来看,把相关的政策、投融资环境等进行很好的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政府最主要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如何加大财政支持,而是制定吸引投资商来投资这个最具创造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的政策。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创意企业天生就不同于其他企业,很多投资者将创意企业视为“另类”。公共部门通过增大公共资金的投入从而来弥补创意企业投资不足的做法,反而强化了创意产业的“与众不同性”,从而让它更加远离了私营投资者。实际情况是,小型的创意企业在很多方面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并无二样,他们也需要高水平的管理,需要开发先进的营销与销售渠道,需要详细的商业规划与完善的法律体系。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虽然已具初步规模和构架,却尚未脱离以工业化社会下“世界工厂”的量产思维与生产概念来衡量其价值。相关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领导者仍习惯以大量生产与快速复制、低差异化等传统竞争思维来发展创意产业,这一点,从各地层出不穷、盲目上马的创意园区项目便可窥一斑。当我们从英国的创意产业名录中“模仿”出一份名录来作为产业发展的指标和向导时,英国已经开始远离“产业名录”,如2008年的《创意英国》报告中就很少提到它,而仅将其作为罗列数据的手段。英国现在转而关注那些试图独立思考并善于运用想象力的个体和组织,从关注“以产业为中心”的机构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过程。

避免急功近利,破坏创意生态

在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多地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种形式来承载。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创意集群这种方式是富有成效的,它让创意人可以轻松自由地相互交流,并进行商业上的合作。然而,创意园区的发展也是磕磕绊绊的,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必须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商业考量,而以盈利为目的、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更是会威胁到好不容易形成气候和生态的创意产业。

美国城市规划和经济研究者伊丽莎白・科瑞德就很担忧,纽约不断提高的生活成本正在把艺术家们赶出这座城市。从最早曼哈顿下城区的SOHO,然后到切尔西,现在转移到布鲁克林的几个街区,年轻的创意人和艺术家总是慧眼独具,能够找到空间宽敞、租金便宜的旧厂房旧仓库,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然而,他们的背后总是跟着精明算计的地产商,哪里成为热门艺术区了,接着就是租金普涨,还在为梦想苦苦挣扎的艺术家和创意人只好被迫出走,财大气粗的商家入驻。当城市规划者意识到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时,他们是愿意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决策者都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一产业的发展规律。资本的引入是最为快捷而有效的办法,但是同时也把创意产业推人一个由资本主导的游戏圈里面。于是,文化创意产业圈的生态遭到了破坏,资本主导的游戏规则造成了文化圈-的两极分化,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门槛被提高,创作和交流的成本也被提高,结果导致具有强大的创造力的底层艺术家和创意人选择离开,而这最终也导致这个圈子的创造力削弱。

而在国内,前段时间尚8 CBD创意产业园遭受强拆的事件也获得了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地处北京CBD核心区规划范围内的优越地理位置,注定了这个园区的寿命不可能长久。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城市单纯从盘活闲置资产的角度出发,鼓励利用老旧厂房等资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不从城市规划和立法上加以保护,那么未来这类不能为城市创造太多经济收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可能遭遇像尚8一样的被拆迁局面。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监管层不加强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经营行为的监管,文化创意产业有可能沦为地方GDP的牺牲品。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厉无畏对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也不无忧虑,他曾表示,在看到创意产业前景红火的同时,也要看到“火候不到”的地方。在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情况下,政府应有全盘规划,避免各自为阵,人为分割市场,自毁创意产业发展之根基。

约翰・霍金斯在近期新作中,提出了“创意生态”三大原则,即“人人都能创意、创意需要自由、自由需要市场”。更具体而言,创意生态系统需要各个角色紧密结合,相互合作,只有在多样性、多元价值与自由滋养的环境中,创意才能有效滋生与永续成长。看来,要达到这样的完美状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信义.国际会馆:打造岭南创意湾 下一篇:曾丹:华服妙彩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