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碚居民对于红眼病的认知了解情况调查

时间:2022-07-06 12:20:58

关于北碚居民对于红眼病的认知了解情况调查

【摘要】红眼病传染性强、易流行。然而如果人们做好预防工作,保持用眼卫生,注意家中物品消毒,不易感染红眼病。当今人们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红眼病大多数人知道简单的病症,但对确切的病症及具体的预防措施,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开展居民对“红眼病知识传播调查”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分析北碚居民对红眼病知识传播了解情况。目的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增强居民对红眼病的了解及预防。

【关键词】红眼病北碚居民认知了解情况

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其致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该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合并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腺肿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是重庆市北碚区的居民,在这些居民中随机抽取400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自行设计的《三下乡的研究―红眼病知识传播调查》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21个封闭式问题,包括20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答。400位北碚居民独立完成问卷,并有效回收389份,回收率达97.25%,符合统计学标准。统计用SPSS19・0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调查各年龄阶段关于红眼病的认知情况

在389位居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得知:18岁以下,认为红眼病为眼科疾病的为71.20%,患红眼病的情况为0;18―30岁认为红眼病为眼科疾病的为78.01%,患红眼病的情况为1.42%;31―55岁认为红眼病为眼科疾病的为75.64%,患病情况为1.28%;56岁以上认为红眼病为眼科疾病的有64.44%患病4.44%。

其中调查北碚居民各年龄阶层对红眼病的了解途径,18岁以下认为为人际传播的为45.60%,认为为大众传播的为63.20%;18―30岁居民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其他=56.03%:24.11%:52.48%:25.53%;31―55岁选择人际传播的为56.41%,组织传播的为19.23%,大众传播的为46.15%,其他的为17.95%,56岁以上的居民更多的选择人际传播占53.33%,组织传播的最少,占6,67%,大众传播和其他相对较少,分别占17.78%,26.67%。

2.针对红眼病在城乡的基本情况:

城市没有患过红眼病占78.81%,曾经患过的占21.19%,现正处于患病状态的为0。农村与城市趋势相同,没有患过的占83.01%,曾经患过,已痊愈的占15.03%,现正处于患病状态的相对比城市多,占1.96%。在调查城乡对待红眼病的态度上,86.02%的城市人和74.51%的农村人认为药物治疗,25.00%的城市人和20.25%的农村人认为手术治疗。

在了解北碚城乡居民对红眼病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城市人认为毛巾、脸盆等日常消毒(59.32%)和避免用手揉搓眼睛(66.95%)占大多数,农村人关于两者的比例分别是51.63%和53.59%也占多数。关于红眼病传播的途径,人际传播(城市51.69%:农村54.25%)和大众传播(城市51.27%:农村50.33%)相对较高。

3.调查不同性别人群对红眼病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

认为预防红眼病用毛巾,脸盆等日常消毒和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滴眼药水,男性的比例分别为45.58%:50.43%:30.61%,女性分别为62.81%:68.60%:36.78%。观察分析女性普遍比男性的认知度高,相差却不算太大。

4.调查北碚居民红眼病了解情况

在389位居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得知:未患红眼病的居民占80.46%,曾患过,已痊愈的占18.77%现在处于疾病状态的占0.77%。然而北碚居民认为双眼开始红肿,流泪,出现异物感占66.07%,认为双眼发烫,灼烧,并且畏光的有43.44%,以上两点都是红眼病的基本症状。

5.了解北碚居民对红眼病态度情况及分析其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得知,调查关于居民对看到邻居家有红眼病,会提供相关红眼病的信息的看法占35.48%的选择简单告知,27.51%的选择详细告知,少数居民选择不会和看情况再说。在人际传播中,无论是老师,同学,家人等所占的比例都相差无几。在平时玩耍闲聊时,绝大部分人表示不会聊到红眼病的相关话题;在组织传播中,医院,政府以及其他志愿组织都占了部分比例且相差不太明显,也有小部分人表示没有通过组织传播了解相关知识,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了解相关知识,少部分人会通过书籍,报纸等方式获得红眼病知识。然而邻里或朋友聚在一起闲聊会说起红眼病吗?在一起打牌、逛街、干活等群体活动时是否会说起红眼病,有61.95%的答案是不会,可以看出邻里之间谈论的少,并且知识掌握的少,就无法给邻居提供信息。调查是否会将现有的或以后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和如果您掌握了较多的红眼病知识,您是否会告诉其他人的问题时,分别为65.55%,55.13%的居民乐意应用于生活并且希望与邻居分享红眼病相关知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红眼病发病情况的分析:

从之前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地人红眼病的发病率并不高,只达到19.53%,在调查结果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城市人口发病率高于农村。但红眼病发病流行特点是:易感性普遍存在,在流行期间不分年龄、性别均可患病。所以性别年龄对其发病率从客观上来讲没有太大的影响。此次红眼病的调查也处于该病最易感的夏季,但是调查中,正处于患病状态的的人仅为0.77%,可以看出,红眼病在当地并不是特别流行的一种病症。而患病的人当中,绝大部分是曾经患病,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很多年前,这可能跟居民的卫生习惯和当时所接触的环境有关。

2.北碚居民各年龄层对红眼病了解情况。

各年龄阶层的居民大部分都认可红眼病属于眼科疾病范畴,则年龄因素无明显差异。调查得知,虽然患过红眼病和现在处于患病状态的占大约1/5,但居民普遍认为红眼病的症状有双眼开始红肿,流泪,出现异物感,说明大部分北碚居民对红眼病有一定的基本认识。有26.22%的居民认为红眼病不属于眼科疾病,从问卷分析得出,仅有18岁到55岁居民过半数认为红眼病的症状是双眼开始红肿,流泪,出现异物感,其余均未过半,各有各的看法,分析其原因,在于认为红眼病不属于眼科疾病居民对红眼病的了解不多,缺乏认知。然而认为红眼病是眼科疾病的居民,超过半数认为双眼开始红肿,流泪,出现异物感是其症状,也比较支持双眼发烫,灼烧,并且畏光,但对于红眼病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赞同率低。同时大约都有1/5居民认为红眼病可手术治疗的错误认识,结膜炎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可观的是绝大多数居民对于药物治疗持肯定态度。由此得出北碚居民对于红眼病的基本症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入。

3.关于北碚居民城乡对红眼病了解情况。

根据调查分析显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没有患过红眼病的占绝大多数,多数认为药物治疗是红眼病的解决措施。对于红眼病患病情况及红眼病解决措施的问题上城乡差距不大。并且两者多数认为毛巾,脸盆等日常消毒,避免用手揉眼睛都可预防红眼病,农村里的居民没有更多的患病,城市里的居民也没有更多的了解。分析其原因在于,红眼病知识的传播途径在两者中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占大约半数,知识的传播途径大致相同,则了解程度也相对无几,城乡差异相对乐观。由此可见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宣传力度差不多。

4.对北碚居民红眼病传播途径了解情况。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调查的红眼病传播途径中占大约半数,而人际传播中通过医生,亲戚朋友,老师了解红眼病知识的相对较多,并且比例相当;大众传播中通过电视和网络的传播较多。然而组织传播并不乐观,通过组织宣传的居民中了解,医院义诊和志愿者宣传相对比例高一点,但差异也并不明显。则如果能加大宣传力度,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宣传活动,那么人们了解的情况应该有很大的改善。

5.北碚居民对红眼病态度情况及原因。

根据调查,了解到北碚居民,如果邻居家有红眼病,半数以上会提供相关红眼病的信息,仅有14.40%的居民选择简单告知。而对于邻里或朋友聚在一起闲聊会说起红眼病及一起打牌、逛街、干活等群体活动时会说起红眼病的情况,绝大多数居民选择不会,经常会谈及红眼病的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分析原因在于,在当地,居民很少患红眼病,大家都未更多的关注,再加上当地宣传力度弱,组织传播匮乏,居民无法从更多的途径了解红眼病,因此,造成此现象。问卷中问及“您是否会将现有的或以后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和“如果您掌握了较多的红眼病知识,您会告诉其他人吗?”,前者选择会的占绝大多数,后者选择会的也占半数,两者都是仅极少部分选择不会。则说明北碚居民想了解更多的红眼病的知识,并且希望运用到生活中。

四、对提高北碚居民对红眼病的重视程度的可行性建议:

1.提高政府对北碚居民红眼病知识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红眼病知识的宣传,从多方面入手,增加红眼病的传播方式,让居民更多的了解红眼病相关知识。例如,可以不时的在电视上宣传,也可以通过视频,广播进行宣传,尽可能的减少发病率,增加居民的知识。

2.多组织联合,让知识之花绽放。

多组织联合,让宣传的方式更加新颖,这样更容易让居民们激起兴趣并且接受。像医院与志愿者联合,不仅让志愿者们了解知识,新鲜特有的方式,让人们也乐于参与。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医药》2008年第3期163712

[2]红眼病.百度百科,中国百度搜素引擎.

通讯作者:何静(1995-),女,汉族,四川华蓥人,主要从事法医学方面.

作者简介:胡译文(1993-),女,汉族,四川乐山人,主要从事法医学方面;顾力(1994-),男,汉族,四川达州人,主要从事法医学方面;

上一篇: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探讨 下一篇:试议计算机系统集成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