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纯阳门混元一气功(上)

时间:2022-07-06 10:39:48

第一式 混元起势

面朝东方,两脚并拢,微屈膝,两血海穴相触,前后二阴微提。松腹,松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双手自然垂于身两侧,左右两手中指尖轻触大腿风市穴,头部中正,双眼垂帘,面带祥和,舌搭天桥,呼吸自然。然后调3-9息。(图1)

要点:起势为本功之首,乃混元桩功。面朝东方,因东方在五行中属甲乙木,属肝,肝藏血,养肝为本。两血海穴相触,双腿自然微屈,则可使全身松活。此桩看似容易,实则含义深刻,常练此桩,可使人致虚守静,身轻神爽,有飘飘欲仙之感。

第二式 不老青松式

1、左脚轻提,高不过踝关节,落地与肩宽,调整两脚尖稍内扣。

2、两手经带脉从左右背于腰后,置于命门穴上,手心向后,左手握住右腕,中指轻按右腕内关穴,右手指自然分开。

3、腰胯由左向后向右向前作逆时针旋转36次。然后重复前两式动作。换手,右手握左腕,右手中指轻按左腕内关穴,左手指自然分开,腰胯由右向后向左向前作顺时针旋转36次,呼吸自然。(图2-9)

功效:腰为人体之中轴,旋腰必揉胯,连带下肢运动,起到了通润下焦的作用。加之左右两手相交,交换中冲点按内关,温于命门,此形暗合经络学说通心温。肾之大法。人老先老腿,揉腰活胯,连带腿膝运动,可通肝、胆、背三经。常练此法,可助督脉上升,是通小周天之捷径。对腰椎肥大、膝部骨质增生疗效极佳,乃中老年人强身之妙法,故名不老青松。

要点:做本节功法,要求全身放松,慢柔舒缓,忌僵硬。开始可自然呼吸,及至动作操作熟练后,其呼吸方法为腰胯顺转前半圈时为吸,后半圈为呼,腰胯逆运转时呼吸亦相同。

第三式 揉膝圆归式

左脚向右脚靠拢,两足尖平行相对,双腿屈膝半蹲,两手分别轻轻按于左右两腿膝盖上,两手中指、食指分别点按在膝眼穴上,大拇指按在血海穴上,劳宫穴对于鹤顶穴。(图10、11)

两手按双膝,由内向前向外向后旋转揉膝9次。向前向外揉膝时吸气,向后揉膝至还时呼气。

上势不变,两手按双膝由内向后向外向前旋转揉膝9次,由内向后时吸气,由外向前时呼气。

上势不变,两手按双膝,由左向后向右向前作逆时针旋转揉膝9次,由左向后时吸气,由后向前时呼气。

上势不变,两手按双膝的同时,由左向后向前作顺时针旋转揉膝9次,由右向后揉膝时吸气,由后向左向前揉膝时呼气。(图12-16)

功效:膝为腿之柱,腿为肾之路,本功专门运动膝部,加之手三阴培足三阴,可驱外邪而扶阳;对膝关节损伤和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要点:做本功时,两手必须轻按膝盖,大拇指、食指、中指必须按准对应穴位,内外揉膝时必须脚尖分开,间距60厘米;逆顺揉膝时必须两足尖并拢,动作要柔缓,呼吸要配合。(图17-19)

第四式 朝山望月式

承上势,双脚并拢、直立,两手自然置于体侧成正立式,腿微屈;两臂微屈,沿身两侧上升,手心向上划弧至头顶,手心转向下呈盖顶状,同时吸气提足跟离地,两手掌小鱼际在头顶相触,缓缓沿任脉下落,至膻中穴时,两手指背相触。两手继续下落,沿足太阴脾经划落至隐白穴,呼气弯腰,手心向内,两手大拇指食指相触。两手翻掌变为手心向上,身体缓缓起立成直立式,两手随之置于身侧两旁,落足跟。如此反复做27次。(图20-26)

功效:此节功法采用以手为导引,任降督升的经络运行法则,配合起吸落呼的调息方法,和起踵运足法,三法合一,运行任督二脉,调理足太阴脾经,使两真气积于丹田后又布达于周身,常练此节功法,能治疗便秘,对高血压亦有较好疗效,是加快通小周天的捷径。

要点:修炼此节功法,两手上举划弧时要圆,两手盖至头顶时两眼要仰望双手劳宫穴,同时要起足跟,此乃道家升轻降浊修炼之大法。两手划落至隐白穴时,两腿定要绷直,起身还原时,两腿要稍屈,血海穴相对。动作一气呵成,一定要协调好,呼吸要配合。

第五式 左右开合式

承上势,右脚向右横跨一步成右弓步的同时,转体向右,吸气,两手手心向下沿体两侧两臂微屈向上划至肩平,平向胸前划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腕骨相交形成十字立掌,掌心均朝外,呼气;腰向左转,两脚尖稍翘,以足跟为轴向左转成左弓步,两臂划落,掌心朝上,置于两胯根上,不停,两臂延身两旁,缓缓抬起划弧,两手心向下,吸气;两臂平向胸前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腕骨相交形成十字立掌,掌心均朝外,目视两手。如此左右各练三遍。(图27-34)

功效:本节功法,以足跟为轴,以两手为导向,以带脉为中心,调理足三阳三阴,运用开合之势,采用开泻合补之法,左右摇摆去心火,运动带脉而温蕴丹田,是练小周天的辅助功法,是抗衰老、驻容颜的秘练之法。

要点:修炼本节功法,必须注意手脚开合与左旋右转紧密配合,特别是足部运动,重点在于以足跟碾地,不能空浮悬离,调息一定要开吸合呼,手足运动和呼吸一定要协调一致。

第六式 云步云手式

承上势:1、当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腕相交成左弓步直立交掌后,不停,随之以左足为轴碾地向右转180°,向右转身,左腿侧屈的同时,身体右转,两手平胸分开,向身的两侧外平行弧顺势成大抱球状,吸气。2、左脚向右脚靠拢,两足尖开行相对,身体左转还原成半蹲式,两手在身体右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腕相交,目视两手中指尖,呼气。3、右脚向身右侧横跨一步,脚跟落地,同时以左脚掌为轴碾地,脚跟外摆(离地),两臂平胸分开,向身两外侧平行划弧顺势成大抱球状,掌心向下,五指自然下垂成龙心掌,吸气。4、与功作2相同,如此三遍。5、动作与1-4相同,唯方向相反向左,左右手相交时左腕在上。6、动作与1-4相同。(图35-46)

功效:此地节功法为动步法,采用右踩二趟,左踩一趟的“右二左二”行步法,是纯阳门秘传走步的基础步法,下部横踩云步配合上身平行云手,相辅相承,以足掌为轴运动带动上身,运转丹田,调理上焦,常练此法,对于治疗脑神经衰弱、眩晕症有极好疗效。

要点:本节功法,以云步为主,然云步必须和弓步紧密配合,在走步时必须注意保持下蹲高冲始终如一,不能冲柱,横移云步时一定要足掌碾地,足跟离地,腰的左旋右转一定要到位,动作要舒缓柔和,切忌僵劲。

第七式 渔翁摇橹式

1、接云步云手动作6,当左右二腕相交(右上左下),左脚向右脚靠拢时,此时面朝东方呈下蹲式,呼气。2、不停,左脚向东北角迈一步,脚跟落地,同时两手向身两侧由内向外平圆划弧。3、右脚向东北角跨一步,脚跟落地,两手由外向内平圆划弧在胸前相交,左腕在上,右腕在下,吸气。4、左脚向东北角继续跨一步成弓步,足跟落地,两臂分开,向身两侧由内向外向内平行划弧,两手相交,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方成立掌,吸气。5、两臂由内向外再向内平行划弧似渔翁摇橹状,两臂分开时身体后坐,左足尖翘起,足跟落地,呼气;两臂由外向内平行划弧,相合时右脚尖点地,足跟离地翘起,吸气;如此摇橹3遍。6、身体以两足跟为轴向右转,右脚向东南方向跨一步,其余动作和1-5相同,做3遍。7、身体以两足跟为轴向左转,向东北方向跨一步,其余动作和1-5相同。8、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重心落于右脚,同时两手臂由内向外经两胁划弧,呼气。9、上动不停,重心移于左脚,右脚尖点地,足跟离地,同时两手臂沿两胁而动,划弧于胸前相合,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成立掌;吸气,做3遍。(图47-54)

功效:此节功法亦为动步法,讲究足跟以养足太阳膀胱经,点足尖以培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阴,对足三阴不足和足太阴阳元所引起的肾虚、耳鸣、目泪、腰膝疼痛等器质性病变均有较好疗效,对老年性前列腺炎亦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要点:练此节功法要走步平稳灵活,手脚要互相配合好,不能冲桩,一定要形似渔翁摇橹状,掌握好起跟点尖、落跟翘掌这个基本法则,另外注意前移后坐时下盘脚步的重心,切忌乱摇摆和随上下波动。

上一篇:武当赵堡三合一承架太极拳练法要领 下一篇:太极拳十大腿法斟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