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区水库移民贫困原因分析及致富对策

时间:2022-07-06 10:25:05

宁夏区水库移民贫困原因分析及致富对策

【摘 要】自国发〔2006〕17号文件实施以来,宁夏水库移民总体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改善,但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和中部干旱带的水库移民收入总体上还不高,如何使移民脱贫致富,促进移民安置区安定和谐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水库移民贫困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并就移民脱贫致富提出对策

【关键词】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对策

2006年,国务院修订颁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全面调整完善了移民政策法规,标志着我国水库移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六年来,宁夏的水库移民总体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改善,但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的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同心县、海原县以及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和红寺堡区(以下简称九县(区))的水库移民收入总体上还不高,如何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移民安置区安定和谐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宁夏区有10.395万人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范围,涉及区内23座大中型水库。其中安置在九县(区)移民有31806人,占全区移民总数的31%。有30座中型水库的坝址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且大多建设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2011年度,九县(区)移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占全区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5099元的52%,占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10元的49%。移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有11021人,占全区的70%。要实现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和宁夏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到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的目标,九县(区)移民人均纯收入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进入小康的难度很大,仅靠一般的手段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实现比其他移民人口更多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

二、移民贫困原因

(一)特定的历史原因导致水库移民底子薄。位于九县(区)的20座中型水库大多建设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移民工作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缺乏科学的移民安置规划,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现象,前期补偿标准低甚至没有,后期扶持不到位导致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自然环境恶劣难以发展。土地是移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九县(区)移民人均耕地虽有3.3亩,但耕地水源不足,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移民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固守着单一的种植业产业结构,从而造成增收脱贫速度缓慢。

(三)基础设施薄弱,移民发展困难。移民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移民村组建交通不便,有近1/4的移民还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影响区。

(四)文化素质低,缺乏发展后劲。据调查,九县(区)移民中小学、初中、高中和高中以上学历分别占53%、36%、8%和3%。九县(区)移民劳动力输出人数占九县(区)移民总数的21%,但大多移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二三产业劳动技能培训,缺乏一技之长。普遍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造成了移民增收的艰难。

三、移民脱贫致富的对策

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施治,从而实现移民群众的长久致富,实现库区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2年底,已在九(县)区投入移民资金5956万元用于农田水利、道路、饮水和基本口粮田的建设。但移民资金来源单一且有限,须大力整合移民、扶贫、国土资源、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广电、卫生等部门的涉农资金,以建设移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规划为先导,以效益为前提,切实加大建设力度,全力改变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

(二)建立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增长机制。截止2012年底,已在九(县)区通过政府直补农民“一卡通”兑现直补资金2380万元,增加了移民转移性收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货币会不断贬值,2012年的600元只相当于2006年的447.7元(复利现值计算,折现率取5%)。因此,越到后面直补资金对移民生活保障程度越来越弱,这就要求国家要建立一个移民直补资金发放标准的增长机制,通过提高补助标准来提高移民收入水平,缓解移民贫困现状。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移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发展移民经济的必由之路。目前,九县(区)基本形成了清水河流域冷凉蔬菜、枸杞产业带;葫芦河流域马铃薯、西芹产业带;渝河流域中药材、花卉产业带;泾河流域苗木、黄牛养殖产业带;红河、茹河流域辣椒、经果林产业带等特色优势产业带以及百万头肉牛繁育养殖基地和优质马铃薯种薯推广种植基地。截止2012年底,已在九(县)区投入移民资金5576万元用于移民户肉牛养殖的发展,已初步探索出移民产业转型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程。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坚持产业扶贫与项目扶持相结合,技术支持与技能提高相结合,集中连片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支持能人率先发展与济困救弱相结合,大幅减少移民贫困人口。

(五)实施科教兴移。科教兴移就是通过抓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大力提高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帮助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移民转移至非农产业就业增收,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已投入15万元用于彭阳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移民养殖技能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初步建立了通过科技培训帮助贫困移民脱贫致富的机制。

(六)实施增收致富工程。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生活是发展之本、幸福之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

(七)建立健全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水库移民生活贫困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水库农村移民社区保障体系的构建。重点解决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都能充分就业;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做好社会保险、救助、福利和慈善等工作,建立惠及全部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向移民区倾斜医疗卫生资源,为移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移民区人口控制与服务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持政策的意见.

[2]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3]王应政.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4]宁夏回族自治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5]宁夏固原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绘制 下一篇:推进沈阳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