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流行歌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时间:2022-07-06 01:30:56

妙用流行歌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摘 要: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妙用流行歌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阐释了流行歌曲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帮助,为一线的中职语文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流行歌曲;中职语文;激活课堂

流行歌曲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不少语文教育界专家、教师及学生的青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职语文教师要有选择地从生活中挖掘课程内容,将生活中有益于学生的资源利用起来,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并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获得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素养。而在课堂上引入流行歌曲,无疑能给中职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因声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倾听,思考探究;如果缺乏兴趣,学习只会是被动的,无效的。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语文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在上课伊始很难进入状态。如果能在课堂的导入阶段适当引入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无疑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将流行歌曲运用于课堂导入,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课前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比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播放一首《好汉歌》,让学生感受“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迈英雄气概;在上《我的母亲》时,播放一首《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上《长亭送别》时,播放一首《送别》,让学生感受“今宵别梦寒”的离愁别绪。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歌曲。比如在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很多老师会选择凤凰传奇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作为导入,这首歌广为传唱,流行度高,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甚至还有大胆的学生做起广场舞的动作。但在笔者看来,这首歌曲的意境与朱自清散文的意境并不相符。朱文描写了朦胧淡雅的荷塘月色,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复杂情绪,是作者夜游荷塘的一次经历,亦可以看做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与爱情无关。而《凤凰传奇》的这首歌的曲调比较明快,不太符合散文淡雅朦胧的意境;此外,从歌词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爱情歌曲,与散文的主题也不相符。

其次要设计好过渡语。好的过渡语可以将歌曲与课文内容衔接起来,自然而然地过渡,如果放完音乐就直接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完全置歌曲于不顾,那么流行歌曲就成了一种形式,只是暂时引起学生注意,达不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效果。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笔者在课前播放了邓丽君的《几多愁》,然后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有人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煜的这首词,正是用血和泪在静静吟唱。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悲怆凄婉的愁和刻骨铭心的泪。”

二、巧用歌词,拓展语用材料

流行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大凡优秀的歌曲,它的词都有不依赖于音乐的独立的艺术价值。如罗大佑的《童年》、方文山的《七里香》、李叔同的《送别》等。歌词是词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写成的,以最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内容,短小精悍、含义隽永。在进行选词炼字、修辞手法等语用知识点的教学时,中职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我们不妨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将歌词作为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材料,既可以消除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畏惧心理,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比如,《咬文嚼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朱光潜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虽然文章中有很多例子,但大多是诗句和典籍中的句子,中职学生对此往往不感兴趣。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就运用了学生所熟知的流行歌曲歌词作为炼字的材料,让学生分析用词的利弊,我选择了《牧羊曲》中的一句“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让学生分析动词“惊”的运用妙在何处,是否还能替换成别的词语。除了遣词造句的准确外,流行歌曲常常用修辞手法来增加歌曲形象性与生动性。在学习修辞手法时,我布置学生去搜集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学生参与踊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常见,可以达到语言陌生化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而在文言文教学,我们可以借用歌词将歌词中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联系起来,对比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词类活用”这个难点,也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分析现实中的语言现象,随时随地学语文,拓展语文的外延。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他们很快地找到一些其他有此类活用现象的歌词。

三、拓展升华,激活师生情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情感,中职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挖掘、发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情感。如《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篇讲述母子三人相扶相携走出人生困境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感人至深。为了让学生对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人性美感受更深,可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让优美的旋律,带动学生进入文章营造的境界,体验感动,升华情感。又如《像山那样思考》,呼吁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珍爱动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上完这一课后,我给学生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歌曲抒发了他真挚的悲伤,以及对人类破坏环境的痛恨。强烈的情感,透过高亢的音律撞击着学生内心深处,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流行歌曲的音乐层面,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对人的情感形成一定的影响。而语文的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渗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在很多时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就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单单通过文本层面来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是许多学生能力所达不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借助于流行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来营造一个和课文情感相通的氛围,无疑可以推动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味文本中的情感内涵。在教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借助了满文军的《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在反复的吟咏中,学生更能深切体会到母爱的博大,体会到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

当然,流行歌曲的品位有雅有俗,风格亦庄亦谐,流行歌曲中也不乏一些粗滥和恶俗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加以理性地分析,从中汲取精华。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鉴赏、品评能力。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流行歌曲也是如此,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在课堂上引用流行歌曲,不可过多过滥,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黄国强.流行歌曲与语文“教学场”的营造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03) .

谢 熊为中职语文课堂增添一抹流行色海峡科学,2011(11).

孙文芳.流行歌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良性互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下一篇:中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