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部队需要深化院校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06 12:28:59

着眼部队需要深化院校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对部队院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努力使院校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部队需要;院校;教学改革

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院校教学提出了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人才培训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因此,深化院校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努力使院校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部队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改革课程标准,从人才设计上保证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接轨

院校的课程标准,既是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又对教学内容起着规范、制约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课程标准的设计是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设计。要使院校培养的人才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首先必须抓好课程标准改革这个“龙头”。

第一,从部队需要出发,在深入调查中找准改革的依据。院校教学必须为部队服务,这是中央军委和军委首长一贯强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新形势下,院校培养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才能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部队最有发言权。因此,院校课程标准的改革必须把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

第二,坚持阶段性调整与微调相结合,处理好课程体系的稳定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信息社会各种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院校教学要与社会改革的实践和部队建设的实践同步,而章程设置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决好这对矛盾,要注意两点:一是把阶段性的调整与及时微调结合起来。一般情况下,3-5年根据部队的需要和形势发展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一次较大调整;1-2年对课程设置上反映出来较为明显的问题进行一次微调。二是设置备选系列讲座课,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即针对部队反映出来的和学员关心的、而正式章程中又不便于展开回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各专业设置系列讲座课,从而形成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课构成的、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

二、确立“教为战、研为战、学为战”的思想,从教学内容上实现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接轨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标准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工程,是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接轨的关键。教学内容要贴近部队实际和未来战争的实际。把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的教、学、科研都是为战争服务的,必须确立“教为战、研为战、学为战”的思想,从教学内容上实现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接轨。

三、完善育人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教学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接轨

教学制度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健全的教学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为使院校培养的人才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在抓好人才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这些“软件”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教学制度改革这个“硬件”工程的建设。注重完善授课主体结构、实践教学制度的改革,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化教育机制。

第一,建立“三支教员队伍”,完善授课主体结构。拓宽教员途径、改变教学任务基本上由院内教员承担的传统。院校教员这种单一的授课主体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从部队和社会聘请客座教员、兼职教授,走“集智”办学之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聘请驻地党政军高层领导担任学院兼职教授,请他们每年到学院进行一至两次专题讲学。二是聘请具有较深造诣的专业人才担任各学科兼职教授,根据相关学科的计划安排来院讲学。三是聘请在基层部队各级岗位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干部担任一些专业课的客座教员,由他们承担课程中学员最需要、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而院内教员又相对不太熟悉的部分课题,并纳入正式教学计划。聘请兼职教授、客座教员讲学给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能使学员耳目一新、思路大开。

第二,健全“三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局限于课堂上的语言讲授、板书和电教手段。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学与做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培养、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狠抓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首先,根据不同班次学员毕业后的任职需要,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把原则性的培训目标变成具体可行的能力指标。其次,根据能力指标的要求,强化三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员能力的培养。一是强化课内模拟实践,把“岗位”搬到课堂。针对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要做的基本工作和能力指标要求,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反复演示,做到“学员将来的岗位需要什么,现在的课堂就练什么”。二是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把课堂延伸到业余生活。三是部队代职实践,搞好院校学习与部队第一任职的接轨。把实践教学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有助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消化;有利于缩短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周期;有利于提高对毕业学员在未来岗位上是否称职进行预测和鉴定。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军事技能教研室)

上一篇:美军任职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利益集团在东西方国家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