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有序发展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7-05 10:57:30

促进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有序发展的一些思考

摘 要 本文以南京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为切入点,总结影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几大不利因素。并就所述因素提出一些建议:推进共同沟建设;完善地下管线法律体系;启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等。

关键词 地下管线 城市公共安全 共同沟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1南京地下管线管理发展概况

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我国大多数大都市一样,南京经济有了飞速发展,配套的城市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到位,绿化面积不断扩大,而覆盖在城市地下的各类数量庞大的新旧管线则层叠交错,无人问津。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12月,南京全市化工管网长达6000多公里,其中50%在地下;全市还有285公里燃气管和3000公里供水管线,以及煤气、有线电视、电信、宽带网等近20种地下管道,涉及的铺设单位多达40余家。而以南京现有的地下管线管理水平显然无力承载如此庞大的地下管线网,安全隐患一触即发。

地下管线事故一般属于渐发性灾害,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外,大多都是可以及时察觉并避免的。但鉴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特征以及外在内在的影响因素,管线安全事故往往避无可避,应而面对地下管线安全管理问题,更应高度重视。

2对策

2.1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启动信息化管理模式

地下管线普查是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基础,是开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关键。开展全国性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准确可靠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地下管线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效的动态更新和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地下管线数据资料的时效性。针对管线信息数据“海量性”特征,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数据库的思路。从数据的收集到建库,通过“管线数据处理与智能成图系统”实现流程式数据流,实施从数据的编辑、处理、建库到成图,以及对数据结构、逻辑性和一致性进行全面自动检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标准化与可靠性,实现数据公开化,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查询和服务。

2.2加大资金投入,政企各行其责

建立地下管线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地下数据普查和数据库建成后的维护,由于产权单位对所占空间有利益产生,因而资金可由政府与产权单位共同分摊;在共同沟建设方面,可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实行多元化开发。一方面解决了统一建设的资金难题,既可以减少财政投入,又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和体现政府对市场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作用,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有序发展。

2.3引进新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地下管线事业的发展,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漏水检测、防腐检测以及非开挖等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都有较快的发展,但在我国的普及性明显较弱,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1)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地下管道行业科技进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2)培养专业人才。在高校开设专业科目,培养素质过硬的地下专业人才,保证就业率,满足市场对地下管线人才需求量。新鲜的血液更容易消化与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推进城市布局的科学规划,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青木.德国地下管线一次建好[J].中华建设,2005(4).

[2] 李学军,洪立波.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形势与对策[J].城市勘测,2011(5).

[3] 王江波,戴慎志,苟爱萍.我国台湾地区共同管道规划建设法律制度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

[4] 关欣.国内外综合管廊投融资现状分析[J].山西建筑,2009(14).

[5] 洪立波.城市地下管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城市行政管理,2009(2).

[6] 朱南松.共同沟在我国之现状及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2).

[7] 刘敬.关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

[8] 钱七虎,陈晓强.国内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2).

上一篇:情酣气畅的散文诗纵论 下一篇:你遇上的是人生第二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