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时间:2022-07-05 08:59:18

论遗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摘 要】虽然我国早已存在遗产继承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但是对于遗产的处理,我国基本上是沿用历史遗留的处理方式,对于遗产的管理制度,立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制,实践中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个人的财富不断增加,相应的对于现行遗产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立法中构建遗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成为当前我国《继承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遗产管理;公司清算;借鉴性

我国现行《继承法》从1985年开始实施,近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私有财产的增加、变化等情况的出现已与原来的法律产生了诸多的出入,《继承法》的缺陷也就逐渐体现出来。遗产管理制度作为《继承法》应有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继承法》的规定已经远不能对当下遗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调节。当下许多继承人权利被损害、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等现象都是由于遗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所致,如何在《继承法》中完善我国遗产管理制度就显得颇为重要和迫切。

一、遗产管理制度概述

遗产管理制度系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由管理人为主体,对遗产采取保管、清理、分配等工作;它涵括遗产管理人、遗产清算、遗产保全、公示催告、遗产分配等内容。

我国《继承法》第16条和第24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订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上述内容仅是对遗嘱执行及遗产保管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不属于严格意义上遗产管理制度。遗产管理不同于遗产保管和遗嘱执行,遗产保管是其内容之一;在被继承人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情况下,遗嘱执行人就是遗产管理人,在被继承人未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情况下,就不存在遗嘱执行的问题。所以,遗嘱管理要比遗嘱执行的外延宽泛。在我国,遗产在未作分割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造成遗产无人管理及被他人侵吞、私分、转移、隐匿、甚至毁损灭失的情况,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事宜,如何在《继承法》中完善我国遗产管理制度就显得颇为重要和迫切。

二、公司清算制度的可借鉴性

借鉴《公司法》中的“公司清算制度”对于完善我国“遗产管理制度”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从整体上看,二者具有以下相似性:

第一,主体的同质性。遗产管理是基于自然人的死亡为前提的,公司清算是以公司的解散为前提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都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同时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其死亡或解散时其权利义务能力也均会终止。在其死亡或解散后,遗产管理人和清算组也将伴随着自然人和公司“遗产”的管理而产生。清算组人员及遗产管理人的产生都可从其相关权利人和第三人中选取。因此,在遗产管理和公司清算中,所出现的主体具有相似性。

第二,客体的相似性。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解散后,处分其财产,终结其法律关系,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法律程序。公司清算是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人在公司财产中所占份额的利益需求,系围绕着公司剩余财产而展开的。在遗产管理中,管理人所做的一切工作是为了让被继承人的遗产合理分配,以达到各利益相关人合理的目的要求。清算组和遗产管理人都是以“遗产”为客体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三,内容的相似性。公司清算的内容包括清算组的成立,公示催告,清理公司资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资不抵债时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制定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资产等,是一项综合性的制度。遗产管理是通过遗产管理人的确定、遗产清算、遗产保全、、编制遗产清册、公示催告、遗产破产等过程,最终实现遗产的合理分配,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制度。

三、遗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构想

上文已对公司清算制度的可借鉴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对遗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公司清算制度的有关内容进行借鉴。

(一)程序内容的借鉴

1.确定遗产管理人。相对于公司清算中清算组的成立时公司清算的首要问题,遗产管理人的确定也是遗产管理的首要工作。遗产管理人确定后,遗产管理工作将由遗产管理人来展开。

2.通知继承人和债权人。《公司法》弟186条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在报纸上公告。在遗产管理制度中应借鉴《公司法》的做法,建立继承人和债权人的通知制度,从而保护所有继承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

3.遗产清算,并编制被继承人债权债务清单和遗产清单。在公司清算中,清算组需要清理公司财务,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在遗产管理中,遗产管理人也应该清理遗产,编制被继承人债权债务清单和遗产清单。从而,使遗产管理的过程更加透明。

4.在特殊情况下,向相关部门宣告遗产破产。《公司法》第188条规定,清算组在清算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遗产管理也应当一样,当被继承人的遗产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债务时,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申请宣告破产。《公司法》规定了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笔者由于才疏学浅,遗产破产到底由何机关受理有待具体立法。但是,笔者更倾向于由人民法院受理的观点。

5.制定遗产管理方案,并经债权人和继承人确认。《公司法》规定了清算组编制清算方案,并由相关部门、组织确认。考虑到遗产继承更多的是人合性和遗产管理人服务对象时所有遗产继承人和债权人的前提,所以,遗产管理人制定的遗产管理方案只能是向债权人和继承人汇报,并经债权人和继承人确认。

6.遗产分配。公司清算和遗产管理和最后一步都应落在财产分配上。换句话说,公司清算和遗产管理的目的都是分配财产。遗产管理的前期所进行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为遗产分配做准备,都是为遗产分配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环境。

(二)相关实体内容的借鉴

1.相关文件书写的借鉴。清算组在公司清算过程中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和清算方案等文件。为保护所有的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高效正规的文件制作是必须的。借鉴公司清算的文件制作,遗产管理人也应该在遗产管理中制作出正规明了的文件。如被继承人债权债务清单、遗产清单、遗产管理方案等文件。

2.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借鉴。首先,遗产管理人组成方式的借鉴。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组成。

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清算组进行清算。总之,清算组的组成方式是自行组成和法院指定组成两种方式。遗产管理人的组成可以借鉴清算组的组成方式,使遗产管理顺利高效的进行。其次,遗产管理人的职权义务的借鉴。遗产管理人和清算组职责和目的的相似性,遗产管理人的职权义务与清算组的职权义务应该相同。遗产管理人应具有以下职权:(1)遗产的处分权,(2)对于遗赠的执行、遗产债务的清偿的监督权,(3)排除执行遗嘱的各种妨碍,(4)报酬请求权。没有没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没权利的义务。所以遗产管理人也具有以下义务:(1)确定遗产范围并制定遗产清单,(2)通知继承人或受遗赠人,(3)尽妥善管理遗产义务,(4)清偿债务,(5)向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移交遗产,(6)公正公平,管理透明。

(三)遗产管理制度立法构建的特殊性

由于遗产管理制度不是对公司清算制度的全篇照抄而是吸取公司清算制度中可借鉴的部分。遗产管理制度作为自然人遗产继承制度中的一部分,它较公司清算制度还是有其特殊之处的。

首先,在遗产管理人的确定范围上,遗产管理人的范围是继承人、债权人或无利害关系人。而公司清算中,则为公司“本人”(股东或出资人)或第三人。

其次,遗产分配的顺序比较公司清算也不同。公司财产的清偿顺序:(1)支付清算费用,(2)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3)缴纳所欠税款,(4)清偿公司债务,(5)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而遗产分配的顺序中应该考虑“特留份”等相关问题。

第三,在有关时效期间的问题上,遗产管理制度应体现其独特性。我国在亲属问题上讲究“和为贵”,有“家和万事兴”的古语。鉴于传统习惯,笔者认为在遗产管理中应扩大意思自治原则。因此,比较公司清算制度延长相关时效期间是必要的。

最后,公司的产生是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统一,在公司清算中更多的体现的时资合性。而遗产继承中,不能以利益为首位,应该更多考虑亲属关系的延续。所以,在遗产管理和公司清算中,所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四、结语

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具有遗产管理功能的制度是遗产保管和遗嘱执行制度,但这两项制度都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替代遗产管理制度,所以遗产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立法的必然需要。笔者设想以公司清算制度为视角,对公司清算程序和少数实体内容进行借鉴。对于主要实体内容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在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方法上进行自我创新。遗产管理制度的构建不仅会使法制更加完善,而且能够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具体来说:首先,遗产管理制度是保证遗产公平分配的前提。遗产管理制度确立可以减少被继承人的遗产在整个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一个善意的管理人会使遗产继承的整个过程顺利进行。其次,遗产管理制度是保护遗产债权人利益的必要措施。遗产管理人确立后,债权人可以向遗产管理人申报债权,使自己的地位与继承人放在同一高度,最终实现债权。最后,遗产管理制度是保护国家税收和取得无人继承财产的必要措施。被继承人死亡后,国家税收只能从被继承人的遗产中征收,但是当遗产处于遗产占有人占有时,国家无从征收,使国家税收制度遭受破坏。当遗产无人继承时,根据《继承法》规定无人继承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此时遗产由占有人占有,占有人故意或过失隐瞒了遗产所在,使国家无法取得无人继承遗产的所有权。遗产管理制度的确立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家可以从遗产管理人处取得税收以及无人继承遗产的所有权。因此,遗产管理制度应在《继承法》修正中被重视,这对于继承制度的完善和各个主体利益的满足都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尔昕.商法学[M].科学出版社,2009:179,183.

[2]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7.

[3]魏振瀛.民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0.

[4]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97.

[5]郭明瑞等.继承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0.

[6]付翠英.遗产管理制度的设立基础和体系架构[J].法学,2012(8):31.

[7]王海啸.浅谈遗产管理人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10):49.

[8]曹国丽.论遗产管理人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

[9]梁哲.论遗产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0.

[10]吴国平.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立法完善探析[J].海峡法学,2012(1):37.

上一篇:禁止令执行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对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