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树以生为本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时间:2022-07-05 05:12:12

建树以生为本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状况,教育教学的质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进步。班风决定了学风,学风决定了成绩,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师生关系融洽,不但使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向纵深推进,如何强化班级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相长是班主任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班级管理有些想法,阐述如下,与同仁商榷。

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的一个组成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在素质教育教学大力发展的今天,初中班主任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创设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师生互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身各种活动,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成长进步。

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以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协调者,是目标管理的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初中班主任要从现代传媒上学习前沿教学方法、管理经验、人文素养,不断增强文化底蕴与履职能力,用坚定的政治方向、认真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执著的进取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班主任要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认知能力、情感爱好,与学生增进友谊、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让教学模式、管理方法走进学生的心扉,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是学生思想发展和身体成熟的过渡期,学生往往会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在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己,将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主要追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论天气如何,我坚持每天提前15分钟到校,从不间断。在我的影响下,学生如没有特殊情况,就没有迟到早退现象发生。我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勤于钻研,我对工作也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学方法、形象的教学艺术为学生传经送宝,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二、正面引导,渗透德育,以良好氛围熏陶学生内心世界。

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但能促进学生上进、乐观,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学校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的活动,精心布置教室,用名言警句、英模人物的光辉事迹来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尊敬师长、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热爱集体等各方面的习惯,在班级中评优、评先,营造争创一流、人人争先的氛围,引导学生争当“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形成“人人做贡献、个个勇争先”的热潮。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思想素质,在学生生活中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从而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班有一位学生,因生活小事和同学打架,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一时消沉。我主持召开了“青少年学生如何处朋友”的主题班会,对近来发生在当地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通过一个不满18周岁的少年因讲哥们义气,失手伤人而被判刑的案例,向学生揭示了交友不慎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在此基础上,我在班级里把一些勤奋好学的学生作为榜样,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崇尚先进、积极向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强化管理,建章立制,以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民主意识与集体智慧,从学习、纪律、生活、问题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大讨论,根据青少年发展、成长的需求,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讨论、归纳、制定班级管理公约。要求班干部各负其责,将班级事务管理权交给学生,自己只负责工作方法的指导,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学生尊敬老师,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初中生兴趣广泛,可塑性强,班主任可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还可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举行“理想伴我成长”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远离暴力、网吧等不良场所,精心组织家长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发挥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作用。

四、以生为本,注重转化,以崇高信念引领学生成长进步。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深入,教师要面向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要用真心、动真情平等对待学生,对全班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班主任要“俯下身”看学生,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诚、真切、真意地关心、关注、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环境,努力倡导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风尚,在班级逐步形成一种“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氛围。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犯错、改正、完善、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引导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教师要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入手,平时要经常找学生开展谈心交友活动,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并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学生因为老师的理解和信任,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全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中几个突发性问题的防范和处理 下一篇:班主任,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