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解题悟性的培养

时间:2022-07-05 02:36:11

谈物理解题悟性的培养

摘 要:物理解题悟性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快速解决物理问题,有利于除掉物理解题时“无从下手”的通病,有利于承接“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有利于适应新课程“以人为本,启迪智慧,人文熏陶”的要求。本文就怎样培养物理解题悟性作以阐释和论述。

关键词:解题悟性;解题志趣;循环复习;融会贯通

物理学科教学存在着学生听懂、看懂容易,而做题难的现状。这个普片问题反应了学生物理解题悟性高低的问题,值得物理教育者仔细研究和深刻反思。我们迫切需要找准物理教学的切入点:物理学是一门悟性要求较高的学科,物理不是听懂看懂的,而是锤炼运用、想通悟透的。不断培养和启迪学生的物理解题悟性,对于教学效果和快速解决物理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什么是物理解题悟性呢?所谓物理解题悟性,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识能力,它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上,能够快速洞察和理解事物所蕴涵的规律,快速领悟和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具体表现为未卜先知、举一反三、去伪存真、心有灵犀、触类旁通等。物理解题悟性的启迪和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微妙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多,牵扯的内容广。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物理解题悟性的培养。

一、重视记忆与理解物理基础知识

很多人认为学物理主要是理解,背诵、记忆是没有用的。这个看法有点浅尝辄止。记忆和理解是相互促进的,没有记忆,就没有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理解是记忆的循环和延伸。记忆与理解是学习物理的两大锋利宝剑,是培养物理解题悟性的支点和跳板。对于最基本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只有记牢了,才能有正确、深入、透彻的理解,才能辨别似是而非的观点、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有经验的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物理基础知识,指的就是记牢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基本物理方法。记牢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才能抓住物理学的精髓,才能驾驭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因此,牢固的记忆物理基础知识是进一步提高的前提,是培养物理解题悟性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从一定程度上讲,物理解题悟性能在这里起航,也能在这里颠覆。

二、培养物理解题志趣

实践证明,浓厚的志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高大动力。物理难教难学,难在物理问题的解答上。多数人因此产生畏惧心理而不敢去解答物理问题。这是物理解题志趣缺乏的主观反应,正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 这时我们不妨利用惟我独尊的心态激励自我,把求知欲望和成功意义聚焦在物理问题的解答上,再把解答物理问题转化为自我志趣和精神需要,那么畏惧心理就会烟消云散,挑战情绪就会冲动高涨,自我潜能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物理贵在勤于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学生而言,勤做习题、培养物理解题的志趣是应付高考选拔性考试的有效策略,更是培养物理解题悟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物理教师要精选精典习题,要求学生做作业。学生要有勤于做习题的良好习惯和物理解题志趣。通过做作业,可以聚焦自我的意志与勤奋,可以锤炼自己的物理解题悟性。

三、重视并善于解题反思

解题后的反思,是对题目涉及到的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研究,是对与解题相关思维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和扩展。实践表明,注重思考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比单纯做大量的题目有效得多。解题不反思的习惯必然导致“学而不思则罔”,最终溺死在题海中。而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能加强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巩固和提炼做题的规律和方法,有助开阔思路和发散思维。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解题悟性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强化审题能力、规范解题习惯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步骤。对解题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物理解题时“无从下手”的通病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和反思:考生不仅仅是做题粗心、马虎搪塞,而且是审题能力薄弱而造成的。要想提高高考物理成绩,就要审题精准、答题规范,要想提炼物理解题悟性,就要强化审题能力、规范解题习惯。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在此介绍物理审题中获取信息的几种方法:①由粗读到细读,多角度获取信息。②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③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④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⑤借助示意图,再现解题信息。

所谓解题规范,就是解题要按一定的规格、格式进行,图文并茂,书写整洁,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物理解题做到规范、简洁整齐,有利于提高书写和表达的卷面分。这是提高高考物理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得分策略。

五、坚定懒教师、勤学生的教学信仰

物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渗透授人以渔的教学新理念。这暗示我们,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悟性是物理教师的追求和职责。在习题教学中,只有教师讲得少,学生才能悟得多。教师在讲题时,超前提示要少,等待思考要多;一人承包要少,集体参与要多;直线讲解要少,发散分析要多;着眼结果要少,突出过程要多;就题论题要少,方法指导要多。在出示题目之后,教师要沉得住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审题思考,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为焦点。教师要鼓励学生上讲台争做小老师,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逼迫下抓紧时间审题,物理解题灵感在此孕育,思维火花在此碰撞。物理解题悟性在此提升。

六、坚持循序渐进、循环复习、反复运用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说明记忆的信息不及时复习就会遗忘。物理教学在一节或一章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循环复习。循环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提高熟练程度。教师要把平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综合练习和限时训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学生来说,循序渐进、循环复习、反复运用应成为一种物理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策略。一章或一节的物理基础知识必须循环复习,做到了如指掌;自己建立的错题本或好题本必须反复推敲、斟酌,做到精心研磨、更新渐悟。重复是成功之母,欲速则不达。如果欲速而不循环复习,遗忘就会变本加厉,物理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循序渐进、循环复习、反复运用有助于物理基础知识的序化、内化、深化、活化,有助于物理解题悟性的修炼。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课合作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