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05 01:57:18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涉及面广、工种繁多、管理复杂、周期较长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 工程 安全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一项可靠调查,我国的建筑工程事故伤亡人数仅次于交通、矿难伤亡人数位列所有事故的第三位,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给建筑业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例一: 2011 年 7 月 10 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健康新家园二期工程在拆除塔吊过程中,发生倾覆安全事故,造成 3人死亡。例二: 2011 年 7 月 31 日,辽宁省沈阳市黎明金叶新苑工程在塔吊顶升过程中,发生倒塌安全事故,造成 3 人死亡。例三: 2012 年 9 月 13 日,武汉市一风景区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 电梯) 坠落安全事故,造成 19 人死亡。例四: 2012 年 12 月 31 日,上海轨道交通金桥停车场检修联合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安全事故,造成 5 人死亡、7 人重伤、10 人轻伤。例五: 2013 年 11 月 20 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金南漳国际大酒店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安全事故,造成 7 人死亡。例六: 2013 年11 月23 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北欧印象小区4- 7 号楼地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安全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可以说,当前的建筑工程安全问题依旧非常的严峻,有待我们深入的研究和制定有效地安全管理措施,尽量的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 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安全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缺乏统一、专业、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缺乏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部分施工企业只考虑应付各类安全检查,忽略日常安全管理及检查,导致安全管理体制难以落实。

( 二)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缺乏

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升自身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实力,经常通过压缩施工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往往首要压缩的就是安全生产费用。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设施标准较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防护用品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往往处在一个安全隐患的施工环境中,不仅工程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甚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护。

( 三) 建筑工程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同每一名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都息息相关,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以下安全意识误区: 施工人员片面地认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与普通施工人员无关,安全意识未能深入到每一名参建人员当中;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安全管理约束机制,没有将安全管理同工资待遇、岗位调整、奖金分配、福利待遇等联系起来,对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也没有系统的处罚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调到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 在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注重投资和进度,忽视安全生产。

( 四) 建筑工程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施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落实。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安全教育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缺乏长效性、缺乏规范性等问题,从而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水平较低,自我防护能力较差。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 一)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具体做到: 安全管理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细化,确保责任清楚范围明晰,严防出现职责范围重复交叉或管理盲区; 加强安全管理的执行,健全切实有力的安全管理执行保障体系,确保对每个岗位和员工坚持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 制定完善的安全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中每道工序都在安全生产的规程中进行。

( 二) 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投入

施工企业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购置和增添各类安全防护器械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现场具备生产条件和从业人员的生产安全。施工企业收取建设单位的建筑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应全部用于该工程项目,并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费用实施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投入。

( 三)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宣传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纠正违章作业与违法指挥的行为,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开展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等,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生产。

( 四)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教育学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教育要对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观念等方面系统、长效的学习教育培训,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 五) 强化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快速增长,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力,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成本,但机械化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必须引起高度警示,从以下方面强化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一方面加强机械设备的正常维护和维修,没有按时正常维护和维修或检测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另一方面确保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对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对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防止带病作业,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 六) 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

从大量安全事故分析统计证明: 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做到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有序,不超高,不妨碍交通,确保防雨、防潮、防晒、防冻保护做到位; ( 2) 做到作业面活完场清,施工垃圾集中存放,余料及时回收清退; ( 3) 施工现场必须实施封闭式管理,将施工现场与外界隔离,防止“扰民”和“民扰”问题,同时保护环境、美化市容,出入口处应当设置专职门卫保卫人员,制定门卫管理制度及交接班记录制度; ( 4)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具,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和埋设整齐,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三、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清楚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时刻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努力创新,同政府安全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努力,把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海青龙.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10) : 252.

[2]李志惠.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2( 4) : 169.

上一篇:探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下一篇:探讨现代居住园林景观设计分析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