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时间:2022-07-05 06:28:23

优化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现代化教育手段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模式,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鉴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接受新事物速度较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教学质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一大难题。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注意力易分散,比较感兴趣于直观形象的事物。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机整合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拓展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因素,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使其视野得到拓展。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声音、动画等途径,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策略

1.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比较感兴趣,对有趣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忆。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这些动画生动形象,学生仿佛进入童话世界,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将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内容,又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将火烧云各种美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对火烧云的形成、变化特点等进行生动讲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火烧云。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积极探究那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关键词,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小学生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缺乏抽象逻辑思维,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对错。因此,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形象化处理教材中的抽象事物,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抽象思维。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诗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生”是关键字眼,如果教师单单依靠口头解释,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无法理解,这时就可以借助幻灯片,制作一组反映“生”的动态图像,并向学生展示。学生观看之后,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语言表层的意义,还可以对诗句的深层含义、感彩进行充分感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建构虚拟课堂,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模拟教学,师生同时上线讨论某一个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意义建构得以实现。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例如,教学《绝句》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杜甫的资料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泛读,深入认识杜甫;再次,教师分析整首诗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构建虚拟课堂,促使多人交互、合作学习得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上一篇: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下一篇: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