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完善

时间:2022-07-05 06:13:50

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完善

摘要: 简单阐述了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几个因素。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了从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改进安全工作,减少安全事故。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安全管理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参加施工的人员多,并且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还有建筑物的造型不规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给施工中带来的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点多面广,预防难度也加大。加之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违章作业比较严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又跟不上,导致了在建筑施工中频发安全事故,人员伤亡严重,给国民的财产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鉴于此,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并于2004年2月1日开始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本文结合《条例》,从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谈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1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

1.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行业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形同虚设,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只有应付上级检查时才拉出人来充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没有切实根本的保障。而一些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能落到行动上”,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并且当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的只是进度和效益。

1. 2安全生产工作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管理阶层,为了在施工中抢速度,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教育,造成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并且一些企业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

1. 3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以上两点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多,并且一些现场管理人员对细节之处不注意,如在施工现场的某些危险部位如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楼梯口、电梯井口等处,无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配备必需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现场的施工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也不知悉等等,这些做法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今后的改进措施

2.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施工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员。作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员应有与施工范围相适应的、不同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在机构设置上,突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把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事来抓。并建立健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明确责任,做到纵深到底、横向到边,要求各岗位做好本职安全管理工作。为确保各岗位人员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应实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企业应舍得在人力、财力上下力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2. 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应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强化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真正达到任职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作业人员的培训―――进场前首先对施工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对施工一线的作业人员可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培训他们遵章守纪、安全操作规程,让他们识别和拒绝违章操作、危险环境作业。通过安全培训,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作业人员自觉地不违章作业、不冒险作业,从而确保作业人员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通过这两方面的安全培训,使企业从管理到施工,人人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

2.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作为一个集生活办公区和作业区一起的比较危险、复杂的场所,需要预防的安全因素较多,因此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条例》用了较大篇幅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其中包括对施工现场很多细节方面的明确规定,如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安全设施、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方面规定。

1)施工现场的生活办公区和作业区应分开设置,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工人宿舍;生活办公区应安全、防火、卫生、美化,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应采取保护措施,应尽量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围挡,对施工现场应进行标示,对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同样也是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要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或电缆埋地。变压器、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所有机器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并接零保护。手持照明灯要用36V 安全电压,检修电器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照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是紧密联系的。以上三点都体现着文明施工,只有保证文明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施行。

3结语

建筑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管理、教育、安全文化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力量, 还需要政府监管、舆论力量以及全社会的支持等多种外界因素的积极作用。只有通过这些因素的优化组合, 构建起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才能创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施工生产环境。

上一篇: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低压直流电阻不平衡问题的解... 下一篇:论述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质量监督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