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围术期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7-05 02:41:51

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围术期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围术期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癌需行手术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通过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肝癌;围术期;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66-04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TAN Na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ngdezhen 33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nd needed surgery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tervened by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by conventional mental nursing.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ore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

[Key words]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Liver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Anxiety-depression;Sleep quality

聚焦解决模式是以心理学研究为背景,结合临床发展起来的充分尊重患者,并结合对个体资源及潜能的开发,进而更好地使患者康复的一种临床干预模式[1]。该模式运用于护理临床上,主要将问题的解决作为重点,强调改善患者自身康复力、增加患者自信感,提高患者幸福感,并通过一系列措施达到提高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医疗过程自我管理的能力[2],从而有效促使患者康复[3]。

针对肝癌围术期患者使用聚焦解决模式[4-5],能更好的利用患者有利的个体资源,护理上可将干预重点集中于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形成共同解决方案,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6],该新护理模式不仅针对疾病本身,还可促使患者利用自身资源,以减少相同问题的再现,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7],且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肝癌患者实施的聚焦解决模式,本研究总结本院近年收治的肝癌患者,对其围术期实施该新的护理模式,以期待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癌需行手术治疗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0岁,平均(53.2±1.6)岁,职业:公职人员19例,商人11例,农民5例,自由职业者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2例,初中及以下者28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0岁,平均(53.3±1.5)岁,职业:公职人员17例,商人13例,农民4例,自由职业者6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1例,初中及以下者29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具体如下:首先提出问题,针对已经确诊肝癌并拟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在其签署手术同意书之前,由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具有五年以上普外科工作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并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分析患者目前所处状态及面临问题,制定详细的针对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的路径与护理措施。确立实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提出问题后,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亦可通过鼓励患者依据自身情况,提出问题由护理人员进行解答,并确立该项目标语,目标语需简单易懂且易记忆,促进解决问题的决心提高实施动力。在目标语确立后即进入实施阶段,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共同选择,目前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与途径,同时需要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督促患者积极落实,而且在实施前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沟通,明确患者心理状态,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反馈,并积极了解实施结果,及时进行效果控制,一旦效果不理想或患者难以接受,应及时修改实施目标,并再次对新目标进行分析与评估,直至达到临床效果。最后为对实施过程的评价,总结成功经验,举一反三,逐步推广,以更好地减少肝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加强患者沟通,告之患者积极治疗价值,解决患者对手术麻醉的疑虑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及治疗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

焦虑情况判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8]: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面临问题分为4级评分,其中总分在40~47分判断为轻度焦虑,48~55分判断为中度焦虑,56分及以上得分判断为重度焦虑;抑郁情况判断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9]:同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面临问题分为4级评分,并对应相应得分,总分42分以下为正常,其中得分在42~49分判断为轻度抑郁,50~57分之间判断为中度抑郁,58分及以上得分判断为重度抑郁;睡眠质量判断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10],总分21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治疗依从性判断,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分为三个等级[11]:完全依从为由患者本人签署手术及麻醉同意书,并与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探讨手术和麻醉方式,围术期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术后实施规律放化疗等后续治疗;一般依从为由患者委托其授权人签署手术及麻醉同意书,患者未能积极与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探讨手术和麻醉方式,围术期部分遵医嘱治疗或(和)术后未规律放化疗等后续治疗;不依从为患者主观拒绝手术治疗,手术及麻醉同意书由其家属签署,并在围术期经常出现不遵医嘱行为甚至拒绝手术主动出院,术后或出院后不进行规律后续治疗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干预前比较,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的比较

上一篇:FloTrac/Vigileo系统在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术联合... 下一篇:母亲不喜欢我的女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