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龙纸业”落户江津“解密”

时间:2022-07-04 11:51:36

机遇面前,比的是速度,比的是环境,比的是服务,而最核心的还是理念。

2006年11月20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江津人来说,却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一天,一项总投资120亿元的造纸项目落户江津。这是目前江津招商引资的最大项目。投资者是纸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七的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掌门人张茵女士被誉为中国首富――她以270亿元资产名列2006年“胡润富豪榜”首位。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江津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档包装纸生产基地。

这个本部在沿海地区的重量级纸业巨头,为何青睐江津呢?

一见钟情

说起“玖龙纸业”落户江津的故事,还得从一次传真说起。

2006年5月,江津珞璜工业园区招商办工作人员易永洪被派到重庆市外经贸委锻炼。一次,在收发传真时,一条信息引起她的注意:玖龙拟在西部地区投资120亿元建设包装纸生产基地。

出于对招商工作的职业敏感,易永洪经请示外经贸委有关领导同意后,马上把这条信息告知了江津珞璜工业园区。

一石激起千重浪。这条信息,引起珞璜工业园区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珞璜工业园区距重庆主城仅40公里,东靠渝黔铁路,南邻建设中的重庆外环高速路,北有长江黄金水道和猫儿沱港等7个大小码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何不一搏呢?

江津区(当时为江津市)党政主要领导获悉情况后,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启动招商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而此时,张茵正率领考察班子,从四川开始,顺江而下,寻址选点。四川乐山、雅安、泸州,重庆部分区县,全都闻风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引资大战悄然拉开。

机遇面前,比的是速度,比的是环境,比的是服务,而最核心的还是理念。

江津有关部门进行了一番盘算:引进玖龙这个巨头,光是前期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江津就要投入近5亿元,这对捉襟见肘的江津财政来说,简直是“小蛇吞象”,必须多途径搭建融资平台;5个月要完成近3000亩征地和平场工程,更无疑是天方夜谭。

在困难面前,一些人发出了疑问:投入这么多钱,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有的甚至尖锐地问:这是不是“面子工程”?

然而,谁都清楚,玖龙这个世界级巨头如能落户江津,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将不可估量。

在一次项目专题研讨会上,区委书记王国富针对江津的产业形态说:“国有企业打个喷嚏,江津就会患感冒。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怎么变?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壮大民营经济实力,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针对一些人的畏难情绪,区长王银峰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单算眼前的经济账,好像不划算,但一个企业的入驻,看中的是这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它带来的无形效益将远远大于5亿元的投入!在这次会议上,经过深入讨论,权衡利弊,江津区委、区政府态度非常明确:干不干不用讨论,关键是看怎么干!如果谁坐失良机,一定要追究谁的责任!

情投意合

说干就干。为了摸清玖龙的实力,精明的王国富率相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兼程,悄然前往江苏太仓玖龙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获悉,玖龙自2002年落户太仓以来,已投入40多亿元,已投产的两条造纸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到27亿元,上交税费超过3.5亿元,其中上交地方税费超过1.5亿元。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一条条快速运转的生产流水线,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效益指数,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江津考察团成员的心田。这次悄悄进行的考察,更加坚定了江津引进玖龙的决心。

在回渝途中,王国富得知张茵正在重庆开会,一下飞机,他就主动找到张茵女士,热情邀请她到江津落户。他坦诚、真情、务实的工作作风,给张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几次深入接触,玖龙初步同意落户江津。为了早日与玖龙签订投资协议,江津区在7天内整理的各类文件、资料装满了两大文件柜,堆积起来足有两米高;为了签好合同,招商组与玖龙方面进行了20多次谈判;为了让张茵在江津考察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招商组从细节着手,开展了点对点贴心服务……专业、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让张茵一行非常感动,双方很快达成初步协议。

2006年10月,市委书记听取江津方面的汇报后,亲切会见张茵女士,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在座的江津领导:“引进玖龙纸业,要志在必得!”

在市委书记的亲自指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江津区委、区政府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与玖龙正式签约的日子。

2006年11月20日,重庆金源大酒店签约厅,灯火辉煌。市委书记亲临玖龙投资江津区的签约仪式现场。

比翼双飞

签约不容易,而履约更艰难。

区长王银峰在项目签约后,立马奔波,攻克资金瓶颈。经过多方努力,江津区政府与14家银行机构成功对接,获得工商银行1.5亿元贷款。

按照签约要求,江津区必须在两个月内交地、三个月内完成平场工作。江津区从相关部门抽调150名机关干部,成立“玖龙项目推进工作组”,下设若干小组,一一落实规划、征地、拆迁、管网建设、安全维护、平整场地等工作。

2006年12月底,在征地拆迁仅仅开始一个月后,张茵在没有惊动重庆和江津任何领导的情况下,悄悄地来到征地拆迁现场。看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后,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玖龙纸业(重庆)基地,是玖龙在国内所有基地中组织得最好、推进得最为顺利的一个。”事后,她还亲笔致信书记,表示感谢。

60天完成征地拆迁,是双方合同的约定,但江津只用了55天:近3000亩土地签订了征地协议;近1000户人家顺利拆迁,2500多名群众全部安置;近20家企业、学校完成搬迁;12家单位的14条管线悉数迁移……短短的55天,150名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创造了江津征地拆迁历史上时间最短、投入资金最多、一次性征地量最大、建设任务最重等数个第一。

这些“第一”的背后,隐藏着众多感人的故事。

在征地拆迁中,石关村一拆迁户反映住房面积不准确,拒签住房和人员安置协议。项目推进组迅速派出负责该片拆迁的工作人员,先后5次上门为他重新测量,有关领导上门服务,交心谈心,终于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按期搬迁。

古开梅本已到退休年龄,接到动员群众征地拆迁的任务后,她每天和年轻人一样,早出晚归,整日奔忙在农家院坝。两个月下来,人整整瘦了3公斤。

推进组办公室副主任吴元江,在征地拆迁期间,有一次身患重感冒,仍然坚守岗位,他利用午休时间,到医疗点输液。突遇紧急情况,他拔下针头,就奔向现场。妻子多次打电话催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回答说:“大家都在拼命干,我怎么好意思偷懒。”

…………

2006年11月20日签约,2007年3月23日奠基。这两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细数起来,仅相隔120余天。

这120多天,在江津和玖龙的发展历史上,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玖龙正式落户江津后,将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而江津的招商引资工作,甚至在税收、解决就业、提升城市影响力等方面,都将上一个台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这都是一桩美满的“婚姻”。

3月23日奠基那天,张茵专门给江津区委、区政府写来一封感谢信:“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区委、区政府组织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工作,不少部门甚至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令我们非常感动……”

上一篇:北京:两个全覆盖助推城乡一体化等 下一篇:“三制”解“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