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远征军

时间:2022-07-04 11:47:05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热播,让人们知晓了这段远涉重洋、异域征战的历史以及中国军人的风采。不过可曾知道,早在2200多年前,中国也曾经有这样一支万里行军、骁勇善战的军队,他们就是――大秦远征军。

“科头锐士”组成的大秦远征军

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从周王朝九鼎开始生锈,到礼崩乐坏,再到诸侯烽起;从“春秋五霸”轮流坐庄,到战国七雄互相厮杀;从称霸西戎到逐鹿中原,秦王嬴政先后剪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建立大秦王朝,一统天下。同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它们是三川郡、河东郡、南郡……楚郡。由秦国第二十代国王亲手缔造的大秦帝国,一个以华夏族(至汉代被称为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诞生。

秦始皇凭借一支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军队扫平天下。那么,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的秦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当你步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时,凭栏向下俯视,一支2200年前的古代雄师仿佛迎面而来,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壮、势不可挡。刹那间,你会感觉历史距离顿然消失,一股神秘的魔力恍惚间把你引入战马嘶鸣、军鼓震天、紧张激烈、鏖战在即的历史氛围。那些2200多年前,身为卑微刑徒的古代艺术工匠们,以古典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克隆保存”了秦军的军容和恢宏的气势。

秦国军队以骁勇善战著称于史,不戴头盔是秦国士兵的特点。古代战盔称“胄”或“兜鍪”,本是古代士兵作战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但秦国军队规定士兵一律不戴头盔,这种不戴头盔的士兵叫“科头”。“科头”军不戴头盔便杀入敌阵,因此在史籍上赢得“科头锐士”的美名。《战国策》上曾记载张仪的一番话,他嘲笑山东六国士卒作战时披甲戴盔,臃肿不堪,毫无战斗力,而秦军不戴头盔,杀得性起时,甚至“捐甲趋敌”,连铠甲也索性甩脱,轻装冲入敌阵,如虎扑羊群,锐不可当。

一个脱胎于游牧的民族,继承和发扬了英勇善战的传统,特别自商鞅变法以来,秦人更培植提倡“勇于公战”的不怕死精神,而免冠挽髻、不戴头盔的秦俑正是“科头锐士”的真实写照。

这支秦始皇麾下的军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而大秦帝国的远征军也正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飒爽英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由“科头锐士”组成的军队,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远征军。

有人说,大秦远征军是不是应该包括吞并六国过程中的秦军?其实,秦国的军事和外交战略是“远交近攻”,虽然是出国作战,但不是长途奔袭,所以不能算是远征军。

也有人说,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军戍边并修筑长城,蒙恬在大秦建国7年后,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这支军队是否属于远征军?其实,蒙恬攻取的大都是被匈奴侵占的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属于收复失地;并且蒙恬的主要任务是戍边和修筑长城,其目的在于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匈奴自战国以来便是秦国北部边境上的严重威胁,而秦国的历史更是一部与匈奴作战的历史。另外出征地区离秦国都城咸阳也不远,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远征军。

“百越”远征军初战告捷

其时大秦帝国36郡的疆域,东至大海及朝鲜半岛北部;西至今甘肃岷县和四川西部、云南西部边境;北出黄河河套以及阴山至辽东一线,即秦长城沿线一带;南到五岭山,但五岭以南的两广、五岭以东的福建等广大地区还没有纳入大秦疆域。如此版图跟大秦帝国极不相称,也跟秦始皇的性格极不相称。所以,建立一支远征军,去开疆辟土是帝国的当务之急。大秦建国第二年,秦始皇组建了一支50万人的大秦远征军――“百越远征军”,由屠睢任首领。远征军的主力绝大部分是以前大秦“解放战争”中攻灭楚国的“野战军”,为了适应南方作战,远征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投诚”将士。

大军即成,秦始皇遂发出“向百越进军”的总命令。《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之岭,一军守九疑(今河南江华境)之塞,一军处番禺(今广州)之都,一军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之界,一军结余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

百越当时泛指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华东是指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以温州一带为中心,这里当时居住着东越人(亦称瓯越)。再往南便是现今福州一带,这里当时居住着闽越人。华南是指今广东省,即湖南、江西南部五岭中的大庾岭、骑田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这里当时居住着南越人。西南是指今湘桂边界以南地区,这里当时居住着西瓯人。东越人、闽越人、南越人依水傍海,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畜牧业,这些地区远离中原,经济落后,历来被中原人视为南蛮、蛮夷之地,时称“百越”。百越地区远离中原,经济落后,被中原人视为南蛮、蛮夷之地,是秦始皇需要开垦的处女地。

50万大秦远征军由屠睢为主帅、赵佗(时年18岁)为副帅,兵分五路,浩荡南下,当年便初战告捷,顺利攻占东越和闽越,并在此设置了闽中郡。进攻南越的另外两路,分别翻越大庾岭和骑田岭,直抵并攻占番禺(今广州),设置了南海郡。

西线远征军进军受挫,

首领被杀

远征军中、西线两路20万大军,挥师广西。其时岭南百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据考古学家推测其时两广人口不会超过50万,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左右,总体来说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左右。在兵力对比上远征军兵力占绝对优势。而在武器装备上,两军更是悬殊,一支是正规军,另一支是部落联盟军,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而,困难比想象的更大、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远征军进军极不顺利,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困苦和压力。战前,远征军考虑到了粮草运送问题,也考虑到了北方将士对炎热气候的不适应,但是远征军渐渐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之前始料未及的。

面对远征军,西瓯国全民皆兵,并联合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以及土著武装,组成百越土著联军,参加对秦战争,但主力仍是西瓯军。百越土著联军虽然装备差,但他们凭借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狠狠反击远征军。在西瓯国君及军事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百越土著联军与远征军进行了惨烈激战。每次战斗,首领声嘶力竭高喊口号“一二三、一二三”,联军土著也跟着首领高呼“一二三、一二三”,气势逼人,杀声震天。远征军开始不知道其首领叫什么名字,听到这样的喊声,都认为百越联军首领就叫“译吁宋”(这3个字和现在壮语、粤语中“一二三”的发音很相似)。首领“译吁宋”率领土著联军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昼伏击,夜偷袭,远征军的先进武器在茂密森林里无法施展,“科头锐士”像被绑了脚的螃蟹,远征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

百越地区山路崎岖,河道纵横,来自北方的将士水土不服,受瘴气所困,瘟疫横行,加上西瓯土著的顽强抵抗,3个方面的因素给西线远征军行军带来极大困难,尤其给军粮运输带来很大不便,西线远征军进军受挫,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部队陷入战争泥潭。屠睢急奏战报给秦始皇:“路难粮草不足,五十万大军已伤亡甚重。”紧急关头,秦始皇特派一位名叫史禄的监御史,还有3位石匠,率领10万远征军开凿运河(今称“灵渠”)。远征军一面开凿运河,一面在南边灵河与大溶江交汇处的三角洲上筑城屯兵,筑起了最早的秦城。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4年,经过7年艰辛,一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今广西兴安境内),终于凿成通航。灵渠将湘水与漓水连接起来,其主要军事用途是运送军队和军粮。

灵渠工程完工,战役重新打响,远征军虽然杀死了部领“译吁宋”,然而由于西瓯人的顽强抵抗,远征军损失惨重。“译吁宋”战死后,土著联军很快另选了新首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土著联军新首领桀骏收集残部,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远征军继续作战,百越联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远征军,同时不断对远征军进行偷袭。由于统帅屠睢滥杀无辜,引起西瓯土著联军更顽强抵抗,公元前218年,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土著联军对远征军发起了反击。在今广西桂林一带,一支百越土著军趁着月黑风高,偷偷对远征军发动了突袭,大破远征军,主帅屠睢被击毙。根据《淮南子》记载,远征军“伏尸流血数十万”,这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几年的远征鏖战,远征军伤残、病亡、阵亡达30万人,剩下的20万人由赵佗率领,全部败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同时百越联军伤亡也十分惨重,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此后三四年时间,双方一直僵持、对峙。至此,远征军在西南地区的进军以失败告终。

远征军“华丽转身”,

变成“岭南生产建设兵团”

秦始皇对进军西南的失利并不甘心。公元前214年,大秦王朝另一大将任嚣喝完秦始皇的壮行酒,率领远征军再次出征岭南。这次,秦始皇又“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刑徒、上门女婿和商人)掠取陆梁地(两广地区)”。次年,秦始皇又将50万刑徒谪戍到百越戍边和垦荒。这次,秦始皇摒弃了征伐政策,而是采取同越人杂居而处的戍守策略。这种以实力为后盾的渗透策略,收到了很好效果。接着,任嚣和赵佗挥师50万大军向百越土著联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此时的所谓百越联军,根据史料记载,被损耗得其实只有数千人而已。参加过北击匈奴的任嚣、赵佗严格执行秦始皇南征政策,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同时团结越人,经过前后4年多艰苦作战,“百越远征军”终于统一了岭南,秦始皇在此建置了南海郡(治所在广东番禺)、桂林郡(治所在布山,即今广西桂平市西南)、象郡(治所在象林,即今越南维川南茶桥)等11郡。征服百越地区,使得东南沿海和岭南广大地区正式纳入了大秦帝国版图。

不久,秦始皇派常进军云贵,常在原来道的基础上,修筑了由四川通往云南、贵州的“五尺道”。自此,云贵地区也归入了大秦帝国版图。

这一空前辽阔的版图,同今日中国版图相比,除新疆、、青海、黑龙江以及台湾5省区的全境外,我国现有的其他省区,基本上已被纳入大秦帝国的版图中。这便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的:“东出海暨朝鲜,西出临洮、羌中,南出北向户(越南中部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除上述5省区的土著民族外,我国现有的众多少数民族,大多已是秦帝国境内的编户居民。

远征军最后决定性的浴血奋战,为大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大秦王朝的一支劲旅,而将领任嚣、赵佗更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和信任,成为大秦帝国的开国元勋。任嚣被任命为南海郡尉,在番禺筑城为郡治,史称“东南一尉”。岭南三郡的设置比较特殊,郡级只设尉,不设郡守,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龙川县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首任县令。

自此,大秦远征军胜利完成了开疆辟土的光荣使命,接下去,迎接他们的不是班师回朝,而是变成“岭南生产建设兵团”。50万远征军“华丽转身”,就地安置,变换角色。远征军被分拆,其中一部分远征军向云贵进发,继续为大秦帝国开疆辟土,其余部分为岭南三郡等广大地区镇守,他们半军半民,为大秦镇守、建设南疆,他们筑城凿井,劳动生产,为帝国开垦南国处女地。

远征军再吹“集结号”,

重聚赵佗麾下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各地风起云涌,纷纷响应,反抗秦的暴政。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建国12年的大秦王朝摇摇欲坠。其时,岭南三郡社会稳定,并没有卷入战乱。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不久,秦将章邯投降。就在中原反秦战火燎原之时,万里之遥的岭南也暗流涌动,岭南三郡已有郡尉和县令暗中响应起事。此时,南海郡尉任嚣已病重在床,又与中央失去了联系,情况十分危急。邻郡及刘邦、项羽各派也前来劝说任嚣趁机举事。任嚣不置可否,与赵佗暗中商议。任嚣说:“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临终前,任嚣将军政大事托付赵佗,让其南海郡尉。

任嚣病故后,形势日趋危急,但赵佗临危不乱,按照任嚣临终嘱咐,迅速集结南海郡的远征军,封关、绝道,用重兵堵绝横浦、阳山、湟溪等南北交通关口,同时处死拒不听命的官吏,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防止中原起义军进犯,并申明与秦断绝关系。作为“南定百越”的功臣,赵佗遵照任嚣遗志,在政局未明朗的情况下,假装断绝与秦的关系,以麻痹反秦的邻郡各县。面对蠢蠢欲动的邻郡,赵佗当机立断,采取先发制人的果断措施,立即向西出击,攻下濒临动乱的桂林郡和象郡,稳定了大秦南疆局势。

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久经沙场的赵佗发挥了一个地方长官和高级军事将领应有的素质和觉悟,力挽狂澜,稳定了岭南地区的政治局面。自此,早已分割的50万岭南远征军又重新吹起“集结号”,齐聚赵佗麾下。

刘家军、项家军、远征军

三势鼎立

秦二世自杀后,刘邦、项羽开始了所谓的楚汉战争,争霸天下。作为拥有50万精锐的赵佗,军事实力绝对不容小觑,作为大秦帝国保存在南疆的军事力量,远征军与刘家军、项家军三势鼎立,而作为“东南西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的强大诸侯势力,赵佗也完全有资格参与中原逐鹿。虽然秦军主力被击败,秦王朝陷入解体状态,但赵佗并未灰心,毕竟秦国还保存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于岭南,这些将士都是身经百战,有很强的战斗力,特别是,他们都来自中原,有很强的凝聚力。赵佗寄希望于秦王朝残部能重新吹起“集结号”,挽救大秦帝国于即倒;而将士们面对家园被毁,故国将倾,也想杀回中原。远征军无疑是秦末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手下将领建议赵佗亲率50万远征军,从番禺城北发,出击中原,驰援秦军主力,只要秦军主力能顽强抵抗数月,待岭南援军一到,形势必然逆转。当远征军前锋驰骋到北疆五岭时接报,秦军主力已全军覆没。时值严冬,大雪阻断了征途,赵佗站在番禺越秀山之巅,面朝故国,北望故乡。山高路远坑深,无奈的赵佗只能望中原兴叹,其一片护国之心,只能湮灭于风吼马啸中。

赵佗命令前锋部队班师回营。赵佗深知,自己的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担当秦军主力,不可能扛起救国大旗。首先远水解不了近渴;其次,岭南不是中原,不是政治中心;最主要的是,岭南是远征军和任、赵等将领经过无数次战役、付出重大伤亡和代价才换来的,他不想“救驾”不成,还丢了岭南。

远征军,岭南第一批移民

其实,在楚汉争霸的4年中,拥兵自重、一统岭南江山的赵佗并未称王,一方面他认为天下形势未明,保持中立、保存实力最好;另一方面更是想向天下表明秦二世虽亡,但不等于天下就不是大秦的天下。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当刘邦争得天下,赵佗深知大秦王朝已经灭亡,便自立为王,史称“南越王”。赵佗以番禺为国都,增筑任嚣城为赵佗城,统领两广以及越南南部中部地区。从此,大秦远征军变为南越国守军,彻底退出了历史。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远征军,它为大秦帝国开疆辟土立下丰功伟绩。无论行军距离,还是兵员人数;无论战争时攻伐作战,还是平时进行生产建设,其骄人战绩足以傲视天下。

早在平定岭南时,赵佗就奏请秦始皇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移民实边。任龙川县令时,他也曾上书秦二世胡亥,要求征发1.5万名未婚妇女给士兵补衣、婚配,并在当地生儿育女,安定了远征军军心。所以,远征军不但开拓巩固边防,而且传播了中原文化,推广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促进了百越地区少数民族的归化,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特别是,它还为后人留下了一条“灵渠”,至今还在造福后人。

有人说,如果赵佗在大泽乡起义后、秦军主力尚存前,或者在楚汉争霸时,带领50万远征军打回去,那么秦王朝以及中国的历史可能要改写。但无论怎么改写,大智慧的赵佗深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他以及他的远征军只能顺应历史潮流。而他最终选择没有回去,把中国第一支远征军、50万中原将士变成岭南第一批移民,扎根岭南,开拓岭南,教化岭南,繁衍岭南,这又何尝不是岭南之福、中华之福?文

上一篇:曹雪芹先世与南京 下一篇:张九龄为何前“恭”后“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