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期管理反思商品住宅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

时间:2022-07-04 10:04:45

从后期管理反思商品住宅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房地产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加之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更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开发商和规划设计单位考虑不周等原因,导致商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既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又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同时,给社区管理、社会管理带来困难,增加了管理成本。笔者多年从事相关工作,以天津市为例,将商品住宅小区前期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仅供开发商、规划设计单位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参考。

一、单个小区规划设计面积过大,给后期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对于一个商品住宅小区来说,规划设计和建设时间相对短暂,而后期的使用管理将是长期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既要思前,更要顾后。如果考虑不周全,不能权衡利弊,存在的设计缺陷将会给业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带来长期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某小区为例,规划设计建筑面积为101.33万建筑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75.33万建筑平方米,地下部分26万建筑平方米),有业主5912户,入住已有11年时间,因面积太大,一是造成了业主大会成立难。目前一直无法组织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二是组织业主表决难。根据 《物权法》和国务院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因业主人数太多,遇到电梯故障、屋面漏雨等需要维修的情况时,组织业主表决申请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需要时间长;对于物业服务合同到期,组织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除此之外,给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自治管理也带来了诸多困难。

从管理服务实践看,单个商品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万建筑平方米为宜。为此,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尽快制定新建项目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管理办法,对新建商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规模进行控制。

二、新建综合体项目设施设备一体化设计,使住宅部分与商业部分后期分离管理难以实现

近年来,由于设计理念的变化,新建单个项目中住宅、商业、写字楼等业态混合并存的设计呈现增多趋势。据统计,2013年天津市新建商品住宅小区105个,以住宅为主体的混合体项目35个,占总数的33.3%;2014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小区104个,以住宅为主体的混合体项目38个,占总数的36.5%;2015年1至7月份,天津市新建商品住宅小区65个,以住宅为主体的混合体项目48个,占总数的73.8%。以某小区为例,规划设计面积41万建筑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17.27万建筑平方米,商业部分13.73万建筑平方米,写字楼部分10万建筑平方米),开发商在项目规划设计时,将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和二次供水系统以及地下车库等共用设施设备都集中设计在一处。从入住后的管理实践看,许多项目住宅部分业主都会出现经常更换物业服务企业的情况,面对这种设施设备一体化设计,如果尊重住宅部分业主意见更换管理服务单位,势必会对商业经营、写字楼服务带来影响,开发商一般不会同意;但是,如果分割各自进行管理,因设施设备共用又无法实现,就造成了双方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设施设备集中规划设计,使住宅部分与商业、写字楼等部分分离管理难以实现。

为此,在规划设计这类混合体项目时,建议开发商一定要从后期的分离管理考虑,将住宅部分的有关设施设备独立设计,为后期发生纠纷时各自独立实施物业管理创造条件。

三、露台及小院设计给业主私搭乱盖提供了机会,增加了后期管理成本

开发商和规划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时设计了露台和小院,给部分业主私搭乱盖、乱圈乱占提供了条件。笔者认为,在北方住宅小区不太适宜设计露台,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北方冬季时间较长,露台使用时间较短;另一方面业主为增加住用面积,大都会把露台封上。由于业主的私自搭建,造成了使用材料颜色不统一,破坏了小区原有设计风格和色彩,有的还造成了屋面漏雨等诸多问题,引发了邻里纠纷。对于一楼设计小院来讲,许多业主入住后都会大兴土木,各显其能,将小院改为住房、车库,或在小院中搭建凉亭、种植蔬菜等,同样破坏了小区原有设计风格,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这些设计既给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行政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增加了执法成本。如对某小区初步统计,共有业主670户,存在封堵露台有90户,占总数的13.43%;在小院中违规搭建有343户,占总数的51.19%。

为此,在商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建议开发商和规划设计单位既要考虑房屋建筑形式的差异化,又要考虑后期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把关,不给业主私搭乱盖、乱圈乱占提供机会。

四、规划设计水体水景,给业主带来长期管理维护成本

一些开发商为了增加新建商品住宅小区品味,提高销售卖点,有的会考虑规划设计水体、水景或喷泉等设施。据不完全统计,在天津市商品住宅小区中,共有157个小区设计了水体,其中,水体面积在500O以上的有118个小区,在1000O以上的有95个小区,在3000O以上的有60个小区,在5000O以上的有44个小区。从实际情况看,绝大部分小区不具备条件,但是,开发商还是通过人工挖掘的办法实现设计目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日常维护费用较大且具有长期性。绝大部分小区水体的水源是自来水,对于淡水资源短缺的天津来说是很大浪费,如果换水时不能合理利用的话,这些水将从下水管道排出。对水体的日常维护是一项持久性工作,所发生费用需要广大业主长期担负。以某小区为例,有水体湖面约800平方米,每年5月初进行蓄水,10月底进行清池,前后有6个月时间。据了解,每次需要注入自来水640立方米,按照商业用水价格7.85元/立方米计算,一次注满水需要开支水费5024元;加之定期更换水以及日常净化养护等费用,每年水体管理养护需要经费4万余元,把这些费用分摊到每位业主身上,计入物业费成本测算中,占每个业主每月每平方米物业费成本0.19元。这笔费用对于业主来说将是长期支出。二是水池发生渗漏造成长期无法使用。有的小区新建水池因防水没有处理好而发生渗漏,自入住以来一直无法投入使用;有的小区水池由于管理维护不善等原因造成渗漏且无资金维修而长时间闲置,这些都成了业主不交物业费的理由。如某小区2012年入住,水池因多处渗漏至今无法使用,业主意见很大,据统计有20余户业主以此为由拒交物业费,占业主总户数的5.14%。另外,据对部分入住3年以上商品住宅小区建设的水景、喷泉等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有近87%以上小区因业主不愿承担费用、供水管道锈蚀和设备损坏没有资金维修等原因,造成长时间闲置,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

为此,建议开发商和规划设计单位应从节约水资源、降低日常管理维护成本和小区所在地区气候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尽可能减少水体、水景和喷泉等设施规划设计,可以考虑通过增加雕塑、饰品等设计来提高住宅小区的环境品味。

五、物业管理用房规划设计不合理,影响了后期的管理使用

对于商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用房是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的重要办公场所,也是业主委员会或业主日常活动的必需场所。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但这条规定过于原则,没有详细定物业管理用房规划建设的面积、所在位置以及应具备的条件等,从而造成了开发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随意性,给后期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管理服务带来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引发纠纷,影响了社区和谐稳定。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采取“一托N”模式集中设计物业管理用房。如某开发商拿了一块土地,规划设计4个小区共50多万平方米,采取“一托N”模式,将物业管理用房规划设计在一处。这种设计存在两个缺陷,一方面,位于小区外面,距离业主较远,业主日常到服务中心报修、交费等极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一家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服务可以,但若4个小区分别成立业主大会、分别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服务就出了问题,4个物业服务企业集中在一起办公,不论是办公区域分割还是日常使用都十分不变,易引发矛盾。业主也因此上访,给各级政府都带来了压力。二是将物业管理用房规划设计在地下。据了解,一些开发商为了多出面积,增加销售额,通常将物业管理用房设计在地下,有的甚至还没有上下水配套设施。这种设计造成了物业从业人员长期在地下工作,不利于身体健康;没有上下水配套设施的更不方便员工的工作、生活。三是物业管理用房位置设计较偏。对于建筑面积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有的开发商将物业管理用房设计在大门入口处,存在的缺陷是:一方面,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取水、取放工具等距离远,浪费工作时间;另一方面,服务半径较大,从最远端到物业服务中心距离较远,业主的交费、报修等十分不方便。四是还有的商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用房规划设计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根据对多个商品住宅小区调研,建议对物业管理用房规划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物业管理用房建设面积,一般应掌握在小区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为宜。二是考虑后期管理实际需要,开发商购买较大地块时,应合理控制单个住宅小区的建筑规模,并将物业管理用房分开规划设计在每个小区内。三是物业管理用房位置不应设计在地下,若小区规划在15万建筑平方米以上,应当根据服务半径要求合理布局物业管理用房。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物业管理用房规划建设的配套政策,为规范物业管理用房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使用提供依据。

六、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缺陷,给后期管理维护造成困难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是商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期管理中发现,在商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高低起伏造型设计导致积水。有的小区为实现错落有致的绿化效果,采取堆土、砌筑等方式进行造型设计,但是,却忽略了雨水排泄问题,尤其是在中到大雨情况下,中间高、四周低的造型设计使雨水流向楼房基础部位造成积水,长时间浸泡楼房基础,当遇有基础防水没有处理好的情况时还会造成高层地下车库出现渗漏现象。二是树种选择不当影响后期养护。据统计,近年来,高层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占有较大比例,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用于绿化的地上回填土层相对较薄,有的开发商为了取得当时的绿化造景效果,选择了较大树冠树种,前期虽然树苗成活了,但是由于土层较薄,树无法向下扎根,从而影响了正常生长。

为此建议:一是在绿化造型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控制起伏高度以及遇有中到大雨时楼房基础部位的排水问题,防止出现积水问题。二是对于设计地下车库或人防工程的高层商品住宅小区,开发商一定要考虑后期树木生长对土层深度的需要,恰当选择苗木。

七、局部设计不合理,给后期管理维护造成诸多不便

由于有的设计人员对商品住宅小区所处区域的气候和后期管理维护缺乏足够了解和考虑,在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楼道采光窗采取单扇下推式开启设计。如某新建商品住宅小区,楼道采光窗为单扇下推式开启方式,下部推开距离约为30厘米左右,且1、2楼外部加装铁护栏,这种设计虽然符合通风和安全标准要求,但是让物业服务人员后期擦拭玻璃十分困难。二是地下设备间没有设计通风口。有的小区位于地下的配电间、消防泵房、二次供水泵房等设备间没有设计通风口,造成房间空气潮湿、设备锈蚀,日常维护成本高。三是阳台采用钢木结构设计。如某小区阳台设计为伸出式钢木结构,正面为木板条,两侧为玻璃材料。由于北方冬季时间较长,这种阳台使用率比较低。阳台外立面使用木板条材料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一般3至5年就需要油漆粉刷一次,但因该阳台属于业主个人专有,这就造成了无法统一组织油漆粉刷,颜色不统一、损坏无法及时维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有的业主为了利用空间,还私自进行封堵,更是增加了日常管理难度。

为此,建议开发商和设计单位在商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注意细节和局部设计,比如采光窗的打开方式、地下设备间的通风口设计、阳台材料的选择等。只有在商品住宅的前期规划设计中注重合理性、适用性,才不会给后期管理造成困难。

上一篇:例谈数学阅读教学 下一篇:让中职数学教学扮演好“服务专业教学”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