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坚强”,走进“脆弱”

时间:2022-07-04 09:32:48

作者立意一反常规:让人学会“脆弱”,不要强装“坚强”。在生活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现代社会,此种观点不仅新颖,而且更具现实意义。

至今,很多人认为任何时候都要坚强,于是“脆弱”成了软弱、无能的象征。其实有时候,人也要学会走出坚强”,走进脆弱”。

在受到伤害后,明明心里被狠狠地捅了一刀,却还要“坚强”地用颤抖的双手捂住伤口;明明酸酸的泪珠正一滴一滴地砸在受伤的心尖上,痛得一阵阵抽搐,还要“笑”着说“没事儿”;明明思想已被抽空,心早变得凌乱空洞,却仍在亲人朋友面前装着“我很快乐”……何必呢!

受了委屈,大声地哭,没人会责骂你,更不会有人看不起你――因为毕竟每个人都经历过受伤。

很多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从不会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总是“坚强”地将苦水往肚里咽。其实,这无非是让家人、让自己更痛苦。家人明明知道你有心事,明明知道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却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你痛苦。由于不知道你痛苦的根源,便只能揣测、不安――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著名学者于丹说过“从不带脑子回家”。在家,她只是一个需要丈夫疼爱的妻子,只是一个需要孝敬老人的媳妇。只是一个需要照料孩子的母亲。那些“学者”“教授”“女强人”的头衔不必带回家!在家,于丹快快乐乐地做了一个“脆弱”的人。

都说“男儿当自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确,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偶像。他们用“坚强”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烦恼。不轻易让他人触摸自己的内心……可也就因为这样,他们成了“坚强”的代名词、牺牲品。在他们脸上,你无法再找到一丝情绪波动的痕迹;他们的眼神深邃且冷酷。可是,他们非得要“坚强”吗?秉承着“即使天塌下来,也要扛着”的信念,他们其实是活在自己镇定的外表下,独自痛苦,独自迷茫。神经就如一根紧绷的橡皮筋,不知何时会断裂。

所以,人不一定要复杂,简单、直接就好;不一定要伪装,真实就好;不一定要“坚强”,“脆弱”一下也罢……

所以,适当的时候,请你走出“坚强”,走进“脆弱”!

上一篇:走出烦恼,走进阳光 下一篇:我偷了一个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