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04 09:10:36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由于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所以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小儿哮喘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了解哮喘的起因,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的发病次数和发病程度,逐渐摆脱哮喘的困扰。现结合我院86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急诊儿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个月~13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采用输液、干喘等治疗。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受凉后或天气变化而突然发病,无任何思想准备,发病时呼吸困难、咳嗽、多痰,严重哮喘发作时,患儿常因窒息感而产生恐惧;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由于影响学习和生活而紧张、悲观,较大的患儿在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害怕会终身带病,表现出烦恼、苦闷、爱发脾气、不合群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护士首先应耐心详细解答患儿家长的问题,使他们对支气管哮喘有一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各种治疗;其次与患儿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儿信任,对年幼患儿要主动亲近、,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儿说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经用药后很快可以控制和缓解,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一般护理:病房空气必须流通、新鲜,注意随时调节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室内地面宜湿式打扫,防止灰尘飞扬;室内用具及地板宜用湿布揩抹以保持清洁,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患儿的被褥要温暖适度,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的棉絮,以免患儿因吸入该种物质而引发哮喘。同时,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防止花粉引起患儿过敏或因花草芳香气息而诱发致病。密切观察患儿发作前的先兆症状,有喉咙发痒、打喷嚏、流涕、胸闷、干咳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特别是对婴幼儿要注意其精神状态、面色以及呼吸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护理。

1.3.3用药护理: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吸入治疗是较理想的给药方法。静脉滴注必须谨慎,应用前要了解用药史,应用时要掌握好用药剂量,静脉注射不宜过快,浓度不宜过高,应在20min内缓慢注射;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滴注速度,严密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病儿出现烦躁不安、剧烈恶心、呕吐、高热、惊厥、蛋白尿等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用药指征及不良反应,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够稳定,在观察用药效果时,要认真区别激素所致的兴奋性不良反应与因哮喘加重所致的精神症状。要严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与医生联系。

2 结果

68例急性哮喘发作症状控制好转回家继续治疗,18例继续住院治疗。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目前根治仍有一定困难,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或将发作的程度降至最低,保持最佳的肺功能状态,以提高生命质量。引起哮喘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即体质因素,外因是环境因素。小儿哮喘与感冒、天气变化、运动过度、劳累、某些食物及药物、被动吸烟、油漆、油烟等有密切关系。此外,小动物的皮毛、室内尘螨、霉菌、蟑螂、花草、花粉等,也是某些哮喘儿童的诱发因素。其中感冒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最常见因素。单纯依靠医院治疗和医护人员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由于婴幼儿缺乏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学龄期儿童虽有一定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但其思维比较局限,对疾病缺乏认识,故对患儿健康教育的对象偏重于家长,对年龄较大,且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患儿,应同时对患者进行同步教育。患儿要注意季节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家长要给予患儿合理的营养膳食,调节免疫功能;采用有效地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达到长期控制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肺结核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