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周代封国考

时间:2022-07-04 07:45:32

作者简介:陈康(1988.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硕士。

摘 要:郑州地区在商代为王朝的腹心之地,周灭商后,为了加强对该地区殷遗民的统治,先后分封了管、东虢、郐、祭等诸侯国,后均一统于郑国,本文试图从文献及考古新发现对各封国的统治区域及国都地望进行考证。

关键词:郑州;周代;封国;地望

郑州自古为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极重要,是通往伊洛盆地、华北平原、江淮地区的要地,史称“西控虎牢,东蔽大梁,北通幽燕,南达湖广”。本文所指郑州地区,主要包括郑州市区及郑州市所辖的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

郑州地区在商代即为商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遗址的先后发现,充分表明此地区在商代前期即为京畿重地,盘庚迁殷后,虽然政治中心北移,但此地仍为商王朝的腹心之地。

武王伐纣灭商后,周王朝开始统治该地区,为了有效加强殷遗民的统治,周王朝开始在洛水之畔营建洛邑成周,并先后在郑州地区分封了数个诸侯国,本文试图从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对该地区的周代封国进行考证。

根据文献记载,郑州地区周代封国主要有管、东虢、郐、祭、郑等。

(一)管国

武王伐纣灭商后,为了管理、监视殷遗民,武王封其弟于管。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弟叔鲜於管”

《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於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后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及武庚起兵反叛,失败后封国被废除。

《史记・管蔡世家》载:“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挟武庚……作乱。周公旦……杀管叔。”

关于管国统治范围及国都的地望有如下记载: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外城,古管国城也,周武王弟叔所封。”

《史记・管蔡世家集解》引杜预注“管在荥阳京县东北。”

陈万卿、董恩林考证京县位于今河南省荣阳市东南京襄城村周围①,因此可以看出管国在今荥阳市东北、郑州市区西郊。

1999-2000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西郊洼刘村清理了一批西周贵族、平民墓葬70多座、车马坑2座,出土有十多件青铜礼器,部分带有铭文。张松林等研究认为管国统治区域包括中牟县大部,郑州市及郊区,荥阳县东部,洼刘墓葬为西周早期管国贵族墓地,管城应在洼刘附近②。

(二)东虢国

东虢国于西周初年始封,为姬姓国,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弟。

《左传》僖公五年云:“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杜预注:“虢仲、虢叔 ,王季之子 ,文王之母弟。仲、叔皆虢君字。”孔颖达《疏》 引贾逵曰 : “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马融曰:“虢叔,同母弟; 虢仲,异母弟。”

《国语・晋语》云: “文王敬友二虢……”

关于东虢国的始封之君是虢仲还是虢叔,尚存争议。但东虢国位于荥阳境内为学术界所公认。

《左传・隐公元年》载:“制,严邑也,虢叔死焉。”杜预注:“虢叔,东虢君也……虢国,今荥阳县。”

《汉书・地理志》载“东虢在荥阳”。

可以看出,制地(又名虎牢或成皋)为东虢国要地,但制是否为东虢国国都,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岳连建、王龙正根据金文及相关文献记载考证东虢在荥阳市汜水镇,认为虎牢即成皋,成皋即为东虢③。

广武镇南城村南有一座城址,笔者曾去调查发现其保存较好,地表仍见东城垣和北城垣东段,高约3米。城址平面呈纵向长方形。南北长约900米,东西宽约700米,夯筑城垣夯层厚5-6厘米,夯层明显且坚固。城内发现有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地表散存较多陶器及筒、板瓦残片,陶罐上发现有“平兆用器”戳记。据《水经注》记载为平故城。该城从形制及所处地望看可能为东虢国故都。

东虢国于春秋初年(前767年)被郑国所灭。

《今本竹书纪年》载:“郑人灭虢”

《汉书・地理志》引注“臣瓒曰:‘郑桓公寄奴与贿于虢、会之间……四年而灭虢。’”

(三)郐国

郐国为祝融之后,姓。《史记・楚世家》载:(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史记・索隐》引《系本》云:“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宋忠曰:“求言,名也。姬姓所出,郐国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二十二里。《毛诗谱》云:‘……祝融之墟……姓处其地,是为郐国,为郑武公所灭’。”

关于郐国统治范围。《汉书・地理志下》载:“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会之地,右雒左,食溱、洧焉。”。

《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徐广曰:“虢在成皋,郐在密县”

从上述记载看,郐国位于近新郑市、新密市一带,溱水、洧水在其境内穿流而过。梁晓景认为郐国居有今河南新密、新郑、郑州、荥阳、登封、禹州市等地④。

郐国国都的具置,主要有两种记载。一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 “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杜预注:“郐国在荥阳密县东北”。旧时常认为新密古城寨城址为郐国故城,后经考古发掘表明其为龙山时代城址⑤,因此郐国国都不在新密市东北。

二是郑樵《通志》载:“今新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是也。”近年来在新郑市东北部龙王乡古城师村东发现的苑陵故城,城址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2300米、南北宽1700米,周长约8公里。城墙采用夯筑而成,墙高9~16米,墙基宽13~32米,黄土板式夯筑,层次分明,夯窝清晰,地表仍可见绳纹陶片。城墙下层叠压有周代夯土,内含夹砂绳纹陶片。从文献记载郐国地望及发现的西周遗存看,该城可能为郐国都城。

(四)祭国

关于祭国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主要在《史记・周本纪》中有相关记载。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昭王……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史记・周本纪》》载: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韦昭曰:“祭,畿内之国,周公之后,为王卿士。谋父,字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祭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仲邑也。《释例》云‘祭城在河南,上有敖仓,周公后所封也’。”

《路史》载:“管城东北有古祭城……”

从上述史料可看出,祭国为周公第五子祭伯所封,祭国位于管城东北,管辖区域应该就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区东部与中牟县一带,推测其应占据管国旧地。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之祭城村发现祭伯城遗址,经勘探发掘,发现了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城墙,南北长约1260米,东西宽约780米,面积约98万平方米。墙宽15米,高4―5米,为黄土夯筑而成。

(五)结语

西周末年,周王朝在内忧外患中逐渐衰落,公元前771年,周王朝最终覆灭,第二年周平王东迁。在此之前,郑桓公已问计于太史伯并“东徙其民雒东”、“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暗中积蓄力量,相继吞并郐国、东虢国、祭国,吸收各国精华,统一中原腹心之地,到庄公时终成春秋小霸。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注解:

① 陈万卿,董恩林. 京、索二城考.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 2011.

② 张松林、姜楠、张文霞.西周管邑管城与管国,郑州市文物考古与研究(一),下册,科学出版社, 2003年

③ 岳连建,王龙正. 金文“城虢”为东虢考[J]. 文博,2003,06:33-36.

④ 马世之. 郐国史迹初探[J]. 史学月刊,1984,05:32-36.

⑤ 蔡全法,马俊才. 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2,02:53-82+114-116.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下一篇:浅析农村的殡葬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