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阙和画像砖石中的蹴鞠图像解析汉代蹴鞠文化

时间:2022-07-04 07:14:53

从汉阙和画像砖石中的蹴鞠图像解析汉代蹴鞠文化

【摘要】在中国汉代考古史和美术史中,一些出土的画像砖石中就出现了蹴鞠――现代的“足球”图像。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蹴鞠源流在哪里,它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以及它的历史意义。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汉阙 画像砖石 蹴鞠图像 蹴鞠

阙是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启母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距离县城二公里的嵩山万岁峰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汉三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阙,是封禅祭祀文化的实物见证。它既有石构建筑的典型风貌,又在屋顶等细部上反映了木构建筑的若干特点。其上的画像和铭文也十分精美。启母阙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两阙间距6.80米,阙顶已经部分遗失。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上面有长篇小篆铭文,记述了夏禹及其父亲鲧治水的故事,字体遒劲俊逸,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一直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注重。阙的下部是东汉嘉平四年(175年)中郎将堂溪典所书《请雨铭》,字体为隶书,只是大部分已经剥落。阙身的四周雕刻有宴饮、车马出行、百戏、蹴鞠、驯象、斗鸡、猎兔、虎逐鹿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历史故事画像六十余幅,启母阙和少室阙都有蹴鞠画像,其中的少室阙的蹴鞠图,刻画有一个头挽高髦的细腰女子,穿长袖舞衣,双足跳起正在踢球,舞动的长袖轻盈飘扬,女子两旁各站立一人,一人穿长衣手执鼓桴击鼓,一人跪坐着伴奏。再现了汉代蹴鞠运动的真实场面。

一:蹴鞠的起源

古代把踢足球称为蹴鞠,在古文献中“蹴”字亦作“蹙”,其义为踢、踏,《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鞠为戏乐也。”有些古籍把蹴鞠又写成蹋鞠,意为用脚踢球的游戏。

关于蹴鞠的起源现在主要有下列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蹴鞠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这种观点所根据的依据是汉代刘向的《别录》所记载的:“蹴鞠,黄帝所造。或云起于战国,古人蹋蹴以为戏”。①历代一些学者都沿用刘向这一说法。巧的是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代墓中发掘出土了《经法・十大经》,其中有“充其胃以鞠,使人执(踢也)之,多中者赏”②,也反映出上古传说的蹴鞠的原始形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蹴鞠起源于殷商时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主要依据是对《殷虚文字类编・前编》一条卜辞所作的一种新考证和解释。卜辞:“庚寅卜,贞,乎舞,从雨。”有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上述卜辞的新考证和解释,再结合对少室石阙画像拓片的分析和探究,认为:“舞就是殷商时代的蹴鞠舞(即足球舞),这种舞有球、有鞠室、有两队的人追逐竞赛把球踢入鞠室。……”有的学者认为,殷商时期人们祭神求雨时,无论男人或女人,都往往跳“蹴鞠舞”,即一边纵情唱歌,一边翩翩起舞,表演踢足球的姿态。这种足球舞蹈与宗教仪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考古工作者在殷商一些遗址中发掘出不少小石球。当时所用的足球,可能是小石球;或者是用竹片编织成的,里面塞满野草或毛发。③

上述两种说法,只是一些学者的推测,缺乏充足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蹴鞠起源之谜,至今尚未彻底揭晓。

关于蹴鞠有确切记载的有《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也记述到:“苏秦因东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 ’”可知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前的我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就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足球运动。无论以上的传说,还是文字记载,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国家。

桓宽写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材鼎力,蹋鞠斗鸡为乐,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可见西汉初年,蹴鞠得到了贵族阶级的喜爱。《汉书》上也记载,汉武帝经常在宫中举行斗鸡、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汉武帝的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在陕西绥德和南阳的汉画像中有较多的蹴鞠图象。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上,一女子蹴鞠者正在舞乐伴奏下两脚各蹋一鞠。其高髻长袖,与其他乐舞表演者同台表演,更显姿态优美。而在当时能够做到一人同时蹴蹋两鞠,应是表演技巧熟练者。可见,在西汉时期,蹴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很流行了。

二:汉代蹴鞠活动的形式

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消闲娱乐活动的、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的、非对抗的表演性质的蹴鞠,就是古代不设球门的散踢,俗称白打。唐宋时期也盛行白打。最初白打是两个人对着踢,后来演变为有三人角踢,四人、五人轮踢以至十人轮踢的白打。白打只需要小片场地,活动方便,踢时不受场地限制。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常常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这种踢法流行范围广,在宫廷、官宦家庭、城市和农村都有。像河南南阳出土的一批汉代画像砖石上就有表现这种表演娱乐形式的蹴鞠,地方一般是室内的乐舞百戏场面,有一人踢,也有二人对踢等形式。

第二种是带球门的,竞技性很强的蹴鞠比赛,汉代的蹴鞠设有六个球门,虽然汉画中很少这类蹴鞠的图像,但是汉代李尤曾经写过一首一共只有十二句的《鞠城铭》镂刻在球场奠基石上:

鞠城铭

员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他说比赛的场地是正方形的,双方各设六个球门,而且各有六个守门员,双方人数对等,还有正副裁判,要求执法公正、公平,这种公平竞争的法则,成为竞技性体育文化形态的主要特点。这类蹴鞠形式不仅有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和战术的作用,而且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三:汉代蹴鞠的历史意义

汉代的蹴鞠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甚至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国以后,车骑兼用的战斗形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而渐渐的以步兵为主的步骑联合作战形式开始流行开来。这种战斗形式的变化使谋略战策在战争中显得格外的重要与迫切;而且对士兵体质、处理问题的速度、耐力、能力和灵活多变等身体素质体格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历史形势下,汉代蹴鞠就作为训练士兵作战意识和培育身体素质的手段登上一个新的历史舞台,发挥其作用。刘向在其《别录》中就说:“蹴鞠,兵势也,所以炼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蹴鞠是汉代军队选才和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在汉代以至后来的军事历史上发挥了它特殊的作用。

汉代李尤《鞠城铭》对蹴鞠的活动形式有很扼要又很清晰的描述:“员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说明了汉代蹴鞠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球场上进行的,双方各有六个鞠域; 参赛人数双方都是十二人,其中有六个人是固定的守门员,另外六个人为进攻者。这种安排和竞技原则在军事上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军事上的选人和训练特别注重战士勇气和谋略,尤其在汉代对外多采取“和亲”政策,对内采取修养生息的做法,在考虑用兵、备战、打仗时更是十分慎重,也更加注重士兵智勇谋略的训练。

蹴鞠的竞技规则和《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计谋和对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或者说蹴鞠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某些内容来训练军士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蹴鞠活动中,如果要攻击第一鞠域,就要先作出佯攻其它鞠域态势,致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让对方被蒙骗继而突然改变攻击方向,让对方措手不及。虚虚实实,出其不意,迷惑对方。毫无疑问的,蹴鞠为训练士兵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蹴鞠竞赛也就成为锻炼士兵这种能力最好的方式。

另外,在蹴鞠活动中,参赛者必须作出跑跳、避让、拦截等技巧以赢得比赛,这样的结果是直接锻炼了他们的体力、灵敏、速度、机智等身体素质,这些不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多保卫国家的战士身体的必备要求吗?蹴鞠古代的蹴鞠竞赛不仅有很强的娱乐性,而且它的竞技性在培育士兵作战素质上又有着特殊的寓炼于乐的功效。汉代蹴鞠的练兵功效,直至三国时期还在延续。

这也无怪乎蹴鞠在汉代以及后来的历史上长久不衰,而艺术图像上蹴鞠图像的屡见不鲜也见怪不怪了。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第九》〔卷六九)注引刘向《别录》.

②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

③林琳《古代蹴鞠源流》,《文史杂志》2003年第五期,21页.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上一篇:浅谈王中山两首重要作品中的演奏技巧及其风格 下一篇:从“诗”“曲”“声”探索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