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武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

时间:2022-07-04 06:24:56

津门武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

摘要:长期以来,津门武术被当作燕赵武术文化的一个亚区来研究和对待,实际上这是由于天津武术文化的辐射性太弱而引起的一个误会。天津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孤岛”现象,正因此,津门武术形成了独有的特点。联系到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所指以及天津武术文化演化的历史实际,认为津门武术是独立的武术文化区而不是燕赵武术文化一个亚区。

关键词:津门武术;文化孤岛;独立;武术文化区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43-0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地域武术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上海体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郭志禹教授在将全国武术文化分为中州武术、齐鲁武术、燕赵武术、西域武术以及大漠武术等14个武术文化区的基础上,带领自己的博士生逐一对其进行研究。

天津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传承地,“精武元祖”霍元甲、的武术老师韩慕侠、回族尚武典型标志的重刀武术、先后天有别的程派高氏八卦掌、“七大流派”之一的李式太极拳、富有哲理的无极拳、重视根基的功力门武术、中日武术文化交流活化石的独流苗刀以及中华武士会、中央国术馆和国立体专等在中国武术史上均占据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天津的武术文化研究严重滞后,至今还没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难免出现将天津武术划入燕赵武术文化区内进行研究的现象。实际上,这是对天津武术文化的一种误读,是由于天津武术文化的辐射性太弱而引起的一种误会。

1 学术语境中燕赵文化的内涵及天津“语言孤岛”的启发

燕赵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重要地域文化,但此时的天津并不活跃,许多地方浸泡在海水中。后来,随着天津的浮出及军事地位的提升,特有的地理位置又使天津文化表现为一种“文化孤岛”现象。也许正是因此,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多指河北文化,并没有将天津文化包含在内。

1.1 学术语境中的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河北文化

燕赵文化中的“燕赵”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在历史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燕赵”,泛指北起阴山南麓,南达黄河,西至太行山,东临渤海,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以及山西北部、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狭义的“燕赵”,指今天的河北省①(明清以后,燕赵就开始专指河北省[1])。“燕赵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传承和地域特征看,大体相当于今日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2];“燕赵文化主要是指以河北地域为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其由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的生活结构体系,即河北大地上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3];“‘燕赵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这里的燕赵,代指河北,因此燕赵文化等同于河北文化,它没有断代的时间概念,是指现今的河北自古至今的文化,既包括该区域内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又包括现今留存的文化内容,而不是特指某一历史阶段内的文化”[4]。当前,多数学者(尤其是河北的学者),多在此意义上使用燕赵文化概念[5]、②。

201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丛书中,《燕赵武术》写的是河北武术,《燕京武术》写的是北京武术,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的燕赵文化概念。

1.2 天津“语言孤岛”的启发

“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由于资料的限制,天津初期的军事移民来自何方已无法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但通过对已知籍贯309人的统计,我们发现他们中有61.4%来自南方,来自安徽和江苏者几乎占了一半[6]。其中,来自安徽的人数最多、县份也相对集中。这些人只能居住在卫城和运河沿岸,兵营甚至不能驻扎在运河对岸,因为那里归武清县管辖。

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同乡的相对集中居住等因素使这些官兵从家乡带来的方言没有融入当地的方言,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区——天津方言岛。就这样,以安徽方言为基调的“天津话”得以保留下来。

天津的这种方言岛现象实际上已经在预示我们天津文化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它的北面是文化底蕴丰厚的皇城根文化,南面则是广饶的农耕文化区。处于这两种文化的包围之中,作为移民城市的天津成为运河文化、盐商文化、老城文化、码头文化、寓公文化、租借文化、精英文化的栖息地,这种文化特点与北京的皇城根文化、京师文化,河北的平原文化、旱地农耕文化有着极大的区别。

天津武术文化的历史并不长

“中国区域文化的基本格局奠定于秦汉时期”[7]。春秋战国时期,天津虽然已经出现了以渔、农和盐业为生的人口生活聚落,但这一带并不繁盛。天津真正的兴盛实际上起始于1404年,天津设卫。随后,天津历经天津州(1725年)、天津府(1731年)、开埠(1860年)、八国联军攻陷(1900年)、国民政府设立特别市(1928年)、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937年)、天津解放(1949年)等重大事件,发展至今已经从漕运码头、军事卫所、商业都会、开埠城市演变成为一个超千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北方经济中心、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这样的历史演化背景下,天津武术经历了军事武术的兴盛、传统武术的成熟及近现代转型的发展演化等三个发展阶段。

2.1 天津军事地位的提升及军事武术的兴盛(1404-724年)

汉代以前,黄河下游频繁改道,几度由天津附近流入渤海,此时的天津及其周围地区在河流和海侵的影响下,几乎没有人居住。

汉以后,长期而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西北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中国东南地区的持续开发使我国的经济重心自魏晋以来逐渐东移。为了更接近东南地区以获取资源,草原民族的势力开始慢慢由西向东转移。与之相应,中国自西周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从西北向南侵略的道路开始更多地改由东北方向南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东北地区政治、军事地位开始超越西北地区。

随着幽燕战略地位的提升,天津的重要性亦日益显现。唐代,蓟县已成为北方的军事重镇;北宋时期,天津地处宋辽对峙的界河,此时静海县内的独流、小南河等均成为军事重镇;金王朝迁都北京后,柳口镇③、直沽寨则成为重要的军事驻地。

上一篇: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的内涵及实施措施研究 下一篇:驻德公使蒋作宾与弱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