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追捧“三行墓志铭”体现“向死而生”等

时间:2022-07-04 04:59:16

学生追捧“三行墓志铭”体现“向死而生”等

学生追捧“三行墓志铭”体现“向死而生”

时下,一种新的网络文体――“三行墓志铭”备受学生追捧。

墓志铭作为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历来给人感觉有些沉重。可是在网络时代,无论是学一段电影中的“人生告别会”,还是写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墓志铭,那些略显调侃却又不失理性的语言,既将现实的情绪幽默表达,又感悟了生命。

学生撰写的墓志铭,或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感恩生命。有 “别停下你的脚步/这只不过是/另一次旅行”这样的励志体,当然也不乏“犯过二/卖过萌/装过正经”“我/从此/不再失眠”的调侃体出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认为,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体现了“向死而生”。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美好的人生刚开始,想到死亡觉得受不了。余教授说:“死亡只是一种醒不过来的睡眠。墓志铭意味着人生从以往的‘趋势外推’转向了‘未来反求’,过去、今天怎么样都不重要了,关键是明天怎么样要想清楚,要直接为明天而奋斗。”他谈到,“不知死,焉知生。关键是墓志铭的写作带给我们的是:主动地去追求和担当‘实现什么’和‘放弃什么’的价值生命。”

(赵 璐)

我国研制出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机器人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和安徽中医学院共同承担的“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示范平台”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目的是针对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和上肢(或下肢)基本完整的残障人士的生理特点,设计一套可以穿戴在手臂、腰部以及腿部,为他们提供助力或助行、帮助他们抓举物体或者行走的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平台。

据了解,国外此前研制的外骨骼助力机器人,也称可穿戴型助力机器人,一般都是通过感应人体肌电、脑电变化来判断人类运动意图并给出助力。它的电极必须直接贴着人体肌肉或脑部,应用很不方便,且容易受环境和人体状态等外界变化因素而影响助力效果。

此项目主要参与者、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究员葛运建介绍,项目组综合借鉴运动生物力学、机器人学、人体工程学、运动信息采集等理论与技术,研制出了通过感觉人体上肢肌肉力的变化或腿部力的变化来判断人体运动意图,并给出相应助力的新型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在“助力髋关节”“跌倒预测”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的特点是结构简洁、灵巧、使用方便、可直接穿戴在衣物外面。

(蔡 敏)

师德建设关乎未来

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它不仅表现为“为人师表”等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且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躬行实践等日常小事体现出来,闪现出迷人的光辉。

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会深受教师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是知识的选择者,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工作。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有培养价值的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品德。这个过程中,教师选择什么内容和采取什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学校的教育人员大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教师,他们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人才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必定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教书育人堪为楷模,这对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社会道德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邢娇娇)

学好语文三要点

1. 做好预习

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 注意课外积累

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刊,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地做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3. 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

(张玉双)

古代中状元为什么叫“独占鳌头”

上古时代,老祖宗往往视传说中的神异之物为保护神,其中的一种便是鳌。唐宋时期,在宫殿门前的台阶上镌刻有巨鳌的浮雕,所以宫殿又称鳌宫。

明清时的“金殿传胪”,一般于殿试后两天举行。这一天,皇帝在太和殿召见新科进士。先由礼部官员捧出钦定的金榜展开,再由传胪官按榜依次唱名,即宣布考取进士者的姓名、名次、籍贯。

每唱到一名,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其中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均要连唱三遍,以示与众不同。新科进士听到传唱,走到中间的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谢恩,成了天子门生。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其中的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在鳌头之上,这就是“独占鳌头”的由来。(菜 丛)

小狼,小狼,开饭喽

《狼图腾小狼小狼》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入眼即化的奇书,它会让今天的孩子读一遍则终生受用。

狼的品性中包含什么?除了贪婪、狡诈、凶残,自然也有顽强、智慧、机敏、果敢,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懈地追求。否则,狼怎么能够成为草原民族的图腾!也正是这些品性,让狼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即便如此,每每提及狼,依然很难令我与之亲近。就算我因小狼的死去捶胸顿足,泪湿衣衫,我还是不觉得小狼可爱,无法将书里的小狼想象成为精灵。但是,我却对小狼肃然起敬。为什么?因为虽然活在人的世界里,但是小狼从始至终坚持让自己做一条狼,而没有把自己变成一条狗,或者一只羊,再或者一个人。

在书里,狼们是自由独立的,是强悍卓越的。狼们有着超乎寻常的智慧,有着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有着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有着柔软如絮的情感。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那么一天,狼不再贪婪、不再凶残,饿了,就乖乖地蹲坐在羊圈外面,冲着人摇尾乞怜,而不是像从前那样顶风冒雪,一路拼杀,直到获取食物,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这么一来,狼变得跟狗一样讨人喜欢。但是狼性呢,狼还具有完整的狼性吗,没有狼性的狼还能把它叫做“狼”吗?就跟没了人性的人,还能叫做“人”吗?

记得前一段大家讨论是培养孩子长大后成为羊好呢,还是成为狼好。其实无论羊也好,还是狼也罢,之所以可爱或可敬,甚至可畏,都是因为它们没有失去自己的本性,从头到尾做的是自己。人性一旦被弄丢了,不讲人的道义,就算把狼的所有的智慧、果敢、机敏等都学到家,人也不能被称其为“人”了。因此,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地、从始至终地做“人”,即便不完美,也足够了。(笨妈妈)

“雷锋”是心灵的温度

许多做过“雷锋”的人,总是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当时什么也没想,事后也没觉得自己很高尚,只是认为人总有急难之时,帮他人一把是应该的,不过帮人之后心里感觉都挺热乎。

雷锋精神不论有多崇高的价值,也不论彰显多高尚的大爱,它的“原点”都很简单而质朴,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心里很快乐。这种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代表着一种心灵的温度,“雷锋”体现的就是这种温度。拥有这种心灵温度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都挺高。

人心是需要温暖的。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成为“雷锋”,在温暖他人的同时,自身也收获心灵的慰藉。许多人默默做“雷锋”,刻意不希望别人知道,原因就在于他只想获得心灵的温暖,怕被一些世俗的浮华与虚荣干扰生活的安宁。当不得已被众人获知时,他们总是那样的谦卑。是以,进入媒体视野的“雷锋”其实是极少数,更多无闻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正是他们共同托举起良心,温暖着社会。

(陈家兴)

上一篇: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生数学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