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形象遭遇信任危机

时间:2022-07-04 02:15:17

清纯形象遭遇信任危机

坐在心理咨询室的是一个清纯的女孩May,身着休闲装,背着双肩包,包上还有铃儿叮叮当。如果不是看过咨询预约记录,我一定会把她当作一个在读的大学生。咨询预约单上写的是:“与自己的主管有矛盾,想咨询如何处理上下级人际关系。”

May说自己刚进这家物流公司时,很受大家的欢迎,整天像只开心的蝴蝶。可是不到半年,她就发现主管对自己似乎不够信任,总是反复检查她交上去的报告。直到有一次她与主管的冲突升级。那次她领了奖金好开心,一下子跳到一个同事面前:“呦!发奖金了,中午我请你吃饭吧!” 同事还没来得及表示,没想到主管在边上非常生气地说:“你就不能沉稳一点吗?没必要用这样childish(孩子气)的方式表示开心吧。”May觉得非常受不了――不过是向同事表示友好,竟然也会招致主管的当众批评,她觉得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

从此,觉得不被信任和尊重的May开始在心里和主管有了过节儿。

关键词一:自我形象

在挖掘May和主管不合原因的过程中,我发现May咨询的主题其实不单纯是上下级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自我形象和职业形象的问题。 在帮助May回顾主管对她不信任的源头时,May谈起了这么一件事:进公司后不久,May和主管一同去见客户。May又犯了在学校的老毛病――迟到。在主管严厉目光的逼视下,她向客户道了歉,但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不就迟到了几分钟吗?”回来后,主管侧面提醒May注意自己的形象,他觉得May的行为对公司形象不利,会让客户对自己的公司产生不信任感。

这是一件小事,May说她没在意。但是这件事其实已经反映出她的自我形象遭遇了信任危机。自我形象是我们在内心里为自己设计的一个形象,它主要回答“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在成人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形象。这时候的自我形象,是经过反复修正后确定下来的。人们之所以选择一种固定的自我形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围人对该形象的接受程度很高。就像May,清纯可爱的形象曾经使她在成长中非常受欢迎,她因此非常珍惜这个形象。但是May太喜欢自己的清纯形象了,内心深处一直怕失去这种形象,她更怕失去由这种形象带来的受欢迎程度,所以她有意无意地拒绝自己新的身份感和职业形象。但是她的过分清纯形象引起了同事对她的不信任,导致了她在公司人际关系的危机。

关键词二:身份感的转换

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份证,身份证是用来证明“我是谁”的证件,个人的重要信息登录在上面,清晰明了。而身份感则是自我认同的范畴,它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我是谁”,如果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应该是谁,就会出现混乱,就像May。在毕业前,May对自己身份感的确认是“我是一名学生”。当她走进公司时,她的身份应该转换为“公司员工”,可是她没有。如果说这种身份转换是有仪式的,典型的仪式就是签合同、拿到工作证、捧着自己的新名片。但身份感的转换并不会在签合同的一瞬间完成,也不像申领一张身份证那么简单,它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整。

在回顾中,May总结道:“其实公司期望我能以专业、敬业的形象出现在工作场所,比如希望我稳重,不要穿休闲装,不要迟到等。但在我接受的正规教育中并没有这一课,不知为什么我的主管始终也没有明确地告诉我这一点。为什么我要付出这么多的苦恼才能了解这些要求呢?”

通过咨询,May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在身份感的转换上。 May知道自己过去的误区了:过去以为只有清纯形象最受欢迎,现在才知道专业形象同样会赢得尊重。身份的改变其实是自我形象新的发展和延伸。

给May的建议:

1.尽可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对自己有怎样的期望,为自己新的身份设置明确的目标。

2.可通过观察同事及上司的着装和言行举止,进行“替代学习”――把榜样的行为转变为自己的行为。

3.在工作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不是展示清纯。

上一篇:SARS考验你的生存智慧 下一篇:失去的恋情要不要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