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背诵三味

时间:2022-07-04 10:13:13

小学语文背诵三味

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千古真经”,它有利于学生使用规范语言,有利于学生积淀语感,有利于学生厚积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感受美、体会美。

小学生是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想背诵、能背诵、会背诵,最主要的要建构背诵“三味”。

一、充满人情味,让学生想背

《新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因此,一节好的小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具有生命活力地学习。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体验,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这样课堂就会充满“人情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有“人情味”,主要包含三层意味:一是要有情趣;二是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三是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段落背诵的引导:教学时我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确定教学重点,理解“好奇”、“仰卧”、“稍微”时,让学生扮演游客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进入孔隙的滋味,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出意脉,进行逻辑联想。这样,学生可能动地提高记诵的水平,自我检验背诵结果的正确与错误。

二、把握书卷味,让学生能背

小学语文课堂要有点“书卷味”。语文学习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教师的文学修养和学生的文学素养都凸显了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浸润心灵,启迪智慧;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光闪现、灵气勃发;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和宽阔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营造溢满书卷味的课堂氛围,让书香充溢学生的心田;要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积累、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并养成圈点、批注、摘抄、给课文补白的读书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表象具有模糊、片断、不稳定性的特点。背诵主要是一种记忆活动。要提高背诵效率,必须掌握记忆的特点,有时一篇文章马上能背诵下来,但过一段时间便会很容易遗忘,要想记住就要再背诵。对背诵了的诗文用笔写下来,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果。“写”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我们在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时要读出声音,边读边写,背诵后再默写,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加强对诗文的背诵效果。当然,还要坚持背诵与运用结合。在学生熟读、理解、背诵了诗文后,老师们把学生头脑中记忆中的东西请出来走一走;要鼓励同学们要敢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就会在简单的运用中获得欢乐,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愿意并主动进行背诵,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三、尊重儿童味,让学生会背

要在小学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我们就必须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必须还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在“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现在,有的小学生存在着来自于各方面原因的畏难情绪,突出表现就是不喜欢背诵课文,不善于背诵课文,结果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导致语言文字知识积累较差,语文学习进步不大。其中有极个别学生是因为智力差,多数学生是由于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背诵的方法很多,诸如:“理解背诵”,对于比较难的课文,首先理解课文意思,分段,分层,分句背,然后连接起来“回忆背诵”,先把课文熟读几遍,然后把书合上,试着背诵,遇到背不下来的地方,就翻看一下原文。这样边看边回忆,边背诵,边翻书,背诵的速度就快多了;“解体背诵”,背诵课文,如果能把课文分成开头、中间、结尾等几个部分来背诵,就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各个击破,背下来自然就不难。

如:绘画背诵法:

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古诗《峨眉山月歌》的背诵指导中,考虑到学生古诗文功底极为薄弱,背书不求甚解,我采用“绘图述境”的方法,让学生为古诗配插画,看谁的图画最符合、最准确、最全面地反映了文章的本来情况。为了达到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学生们跃跃欲试,主动而反复学习课文,然后带着对课文的思考作出图画,再进行组内评比,全班汇报展示。通过学生们的相互启发,背诵古文的兴趣高涨了,他们对“影入平羌江水流”以及“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理解也就深刻了。

鉴于绘画与语文教学的共通之处是它们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而小学生亦是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恰当的绘画把教材中学生陌生的、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正是帮助儿童将文字“鲜活”成立体化、色彩化的具体形象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课堂不是秀场,让我们洗尽铅华,在小语背诵中用“人情味、书卷味、儿童味”感染每个孩子,让孩子喜欢上小学语文背诵,受益于当前,更受益于终身。

上一篇:小学数学概念的优化教学 下一篇:为0—3岁婴幼儿创设“生态式”的亲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