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时间:2022-09-05 02:40:21

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不仅发挥着培育及熏陶小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还是小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观念教育。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争取使小学生达到对于语文知识的最优程度的领会,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便是当前时期广泛应用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合作学习的理论概念以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谈论了推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良好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概念分析

从合作学习的概念来讲,它主要是针对个人学习的组织形式开展起来的一种相反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此种方式来开展学生的小组学习或者是团队学习,致力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应用目标。具体而言,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小组学习作为教学主体组织形式,它通过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来推动教学的实施,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有特定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作为导向,教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有效地分配小组以及学习任务,使小组的个体成员以及整体的团队水平得到同步地提升。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要推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作用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推动其在教学中的完善应用。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对于合作学习认知的不足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具有极大的教学推动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良好发挥必须依赖于合作小组分配以及教学任务分配的有效性。而当前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做到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的充分认知,进而导致了合作学习的作用的失效。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时,要求小组成员针对寓言内容传递的意义来进行探讨学习。有的小组迅速地针对这篇寓言的具体故事概况以及故事的原因和结果等发起了合作学习,而有的小组却沉默不语看着别的小组进行讨论,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小组成员分配的不当而导致的。

2.合作学习脱离了语文课堂教育本质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从各个方面对文学内容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探究学习。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活跃了,而教学的内容却与语文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偏离。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就采用了故事形式来对学生讲述文章的教育意义,最终学生在学完这篇文章之后,得到的只是与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而没能从文学的字词以及内容特色等方面达到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会。

3.教师对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足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其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良好评价,而就目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来看,语文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之后往往无法达到对于学生表现的有效评价,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地发现自身学习的优势以及不足,进而导致了学习语文学习的偏颇,不利于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全面领会。比如,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鸟语》这篇文章时,让学生针对其自身对于鸟儿的认识,来分析文章所提及的鸟语透露出的各种精神。学生们有的通过《小燕子》这首儿歌讲述燕子的语言,有的分析麻雀一年四季的活动等,将鸟儿演绎的活灵活现。而教师则只在结束时说了“很好”两个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讲,合作学习的团队学习形势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其教学效果的发挥还必须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来实现。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一下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积极地做好分组工作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开展具体教学,就必须将分组工作切实地落到实处,保证学生的分组能够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每一个小组的学习任务达到对于小组整体水平以及个体成员水平的有效应对。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课文内容、学生性别、沟通程度、性格差异以及学习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保证小组成员分配的合理性。其次,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还要注意尊重学生自身进行分组的意愿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效率都能够达到最高状态,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矛盾状况,避免合作学习过程中冲突的发生。

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进行分组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最大的程度上达成教学的目标,就必须在教学中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对于小学生合作学习的适当帮助。首先,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按照不同小组的水平为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并使每一个小组中都具备一个擅长这方面学习内容的成员,力争在保证学习任务得以在整体上顺利达成的前提下,实现其中成员对于其他学生学习的辅助。比如,教师在讲述《七律·长征》这篇文章时,要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一个擅长古文的学生,并尽量使其他成员负责查字词或者是理解某一个单句意思的工作,以使擅长古文的同学能够与其他同学实现合作,而不至于独占风头。其次,教师在全部小组成员遇到思维的困境时,还要适当地通过沟通来引导他们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保证小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思维的创新及突破。

3.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尽全力达到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其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还要在合作学习结束后针对每一个小组及小组成员的亮点以及缺陷进行合理的评价,对没有在课堂上评价到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小纸条的方式进行课后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及教师对于其劳动成果的尊重。

上一篇:从“沉默寡言”到“能说会道”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