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百变老爸

时间:2022-07-04 08:28:44

放弃对“伟岸”、“威严”父亲形象的想象吧!那已经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了,新世纪的爸爸,就得像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时变化、常出新招。

要说父亲育儿,对比母亲的优势,除了体力强劲,还有一条就是:具备更多可能性的潜质。这跟性别特点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从客观上来讲,母亲是家庭的“基本面”,相对来说就要保持稳定、提供温度,让孩子能建立底层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到了3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往外走,去探索广阔世界、发展社会性关系,而父亲的影响此时就会不断增长:父亲带来多样性。

所以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亲能表现出灵活、开放的姿态,并在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去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孩子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宽广、多元,这对其成长大有好处。当然,父亲也就会更多地受到孩子的喜爱,与孩子建立起亲密而又层次丰富的亲子关系。

玩伴,一起疯、一起闹最开心

说到爸爸和孩子的互动,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充当玩伴”。做个称职的玩伴可不容易,爸爸得体力好,能跑能跳,能爬能攀,别以为这很容易,试试看跟孩子一起进攀岩馆半天,或者就只是一起追跑打闹吧,就知道体力消耗有多大了;而且最好爸爸本身就比较贪玩,有时候与其说是陪孩子,倒不如说更像是重温自己的童年游戏,这样才够投入,是真正“一起玩”的伴儿,而不是敷衍了事的陪伴者、旁观者;还得鬼主意多,能变着法子做点有趣、好玩、非常规的事,化日常无聊为神奇;还得爱冒险,那些妈妈因担心会阻止的,别理她,鼓励孩子去做一下试试看;还有,一定要不怕脏乱差,能随地倒卧、满地打滚……

有一位爸爸爱陪儿子玩枪,就备齐了两支水弹枪(冲锋枪造型的,子弹用水泡,很软、有弹性,不怕打伤),头盔、护目镜、作战背心、靴子等全套装备,当然是一人一套,上阵父子兵嘛,走出去可拉风了。每到周末,都找个小树林“野外CS”。儿子刚开始练枪的时候,爸爸就充当“活人靶”,让儿子去找到打“移动靶”的感觉。等到真正“对战”时,决不手软。如此激烈的战斗,才够过瘾。

实在不想像小孩子那样玩,怎么破?

换个角色

有一位爸爸,每天固定时间在小区的游乐场里带着一帮孩子玩儿,自称“教练”,孩子们也喜欢那样叫他,他就做游戏的组织者,发起游戏、讲解规则、维护秩序,小孩子们跟他玩得好着呢,天天盼望晚饭后能去找“教练”,看他今天给大家玩什么。

做记录者

遇到女儿想玩过家家,估计爸爸是会有点抓瞎;就算是男孩儿,他的幼稚游戏也不是爸爸都乐意参与的。这时候与其勉强,不如退后一步,以其他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比方说,做摄影师,给女儿拍些过家家时的场景,游戏中抓拍的镜头可是很鲜活的,再配上文字,略加编辑,多好。

厨师,做菜也可以是游戏

老一辈的爸爸,要么就完全不会做菜,要么就色香味俱全,让孩子念念不忘。新一代的爸爸,要不然就色香味俱全,要不然就剑走偏锋、另有绝招。

其实做饭做菜,属于生活必备之基本技能,爸爸一定得会两招,才够给孩子做榜样。有的爸爸随手打开冰箱,看到什么食材都能搭配妥当,做出一顿好饭,还能顺便教孩子灵活变通之道。有的爸爸能沉潜、凝神,哪怕做一碗最普通的面条,都有满满“古早味”,令孩子享受日常生活的温暖与品质。早年港片里碰到什么大不了的事,最后就是一句“我下碗面给你吃啊”,统统化解,不是吗?

有的爸爸可能只会“三板斧”,就会烧那么一两道菜,但每道必是经典,就像“祭出大招”,这种最容易留在孩子心底,成为家庭生活的回忆底色。还有的爸爸或许很少下厨,烧菜也不是最好吃,但偶尔兴起,却会像玩“过家家”游戏一样,拉着孩子做点“出格”的食物:将八竿子打不着的食材放在一起,看看会起什么反应呀;做一套像童话故事场景那样的摆盘,让每道菜都好看到你舍不得动筷子破坏掉呀。哪怕只是做一个最简单的三明治,都可以各种层叠各种形状,小孩子玩得高兴起来,边做边吃,就是这么穷开心呀!

Tips几道简单又有趣的“爸爸菜”

手工披萨

学会用发面就可以了(去买超市里的自发酵面粉就好),面饼做成什么形状都没问题,面饼上铺什么馅料都随意,简直百搭。比如,可以做个五角星形状的烤鸭披萨,或者来个香蕉形状的榴莲披萨……特别适合小孩子一起动手参与。最后进烤箱220摄氏度(记得预热!)烤15分钟,搞定!

牛排,牛排

只需要一口上好的平底锅(要选厚、重的,方能体现爸爸的力量强大),买上好的牛排(最好厚薄适宜,否则不容易掌握火候),只放一指宽的黄油,注意时间,建议喊上孩子来计时,顺便把时钟教育也完成了。煎好后,略加盐,结束。趁热用刀叉吃,是不是也很有游戏感?

故事发动机,谁说非得照书念?

亲子阅读也是非常适合爸爸上阵的活动。妈妈念故事多半温柔,小孩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爸爸则更为闹腾,能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注意,最好别在临睡前。

比较适合爸爸的讲故事方式,绝对不是照本宣科――说句实话,绘本里、故事书里的语言,大多书面化得很,看文字还成,真要念出来总有点别扭,更别提配上爸爸的“雄浑”声线了。倒不如撇开字句,就对着图画,爸爸天马行空地讲起来好了。能模仿故事里各种角色的声音、表情、神态,乃至动作。嗷!一只老虎说着说着,就从书里“跳”了出来。多有现场感啊,小孩子最喜欢这种了。“好害怕啊!”捏着嗓子模仿一只小老鼠的惊恐,准保孩子乐得直打滚。

在此基础上,故事就开始千变万化了。没人规定书非得按页数顺序来读吧?那今天就从最后一页开始讲,看看会变成什么样。这一页的情节好没意思啊,不如我们自己编一段,弄点更激烈、更有戏剧性的。嫌故事不够长,没听够?那就继续编,让主人公到北极、到海底、到火星上来一场大冒险!光靠声音、神态和动作的造型还不够过瘾?那就用积木、玩偶,还有随手能找到的各种材料,把故事里的场景搭建出来,让故事在客厅里、被窝里上演。

Tips几本适合爸爸来讲的故事书

《野兽出没的地方》

这绝对会成为爸爸和孩子的最爱。想象房间里长出树来,越来越密,最后长成一片原始森林。想象我们驾驶一条帆船,在月光之下,横越大海。想象我们成为野兽之王,命令所有的野兽,来一场大游行,越闹腾越好!那些野兽画得有趣极了,每一只都那么好玩。

《颜色的战争》

起先只有白色,然后红色来了,跳来跳去;然后蓝色如天空和海洋,不断扩展;然后黄色就像疯狂的小孩子,到处乱窜;然后事情就乱套了,各种颜色不停地混战,最后该如何收场?这本书可以边读边画,“混战”那一场其实超爽的……当世界恢复秩序,另有一种神清气爽。

树洞,安静地陪着你说悄悄话

这个看起来最简单了,只需要留出耳朵,不过,说实话,“倾听者”却是爸爸并不容易做好的一个角色。因为这要求:首先,要专注;其次,要接纳,而非评判。

专注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爸爸脑子里很可能一直装着各种事情,在听孩子讲话的同时,还可能处理着其他问题,尤其有时候孩子说的事情在爸爸看来很简单,或孩子讲话多多少少会有点罗嗦……也不是说每时每刻都得给孩子百分百的关注啦,但至少要做一个合格的树洞,得当孩子真正有需要时及每天都留出一小段时间,什么别的事儿都不做,专心听他讲。就抱着他啊,让他凑到爸爸的耳朵边,悄悄地把想说的话讲出来,喔,就是蛮温馨的场面呢。

至于说接纳而不评判,呀,这个绝对是大部分爸爸的致命伤!爸爸,或者说男性这种生物,太依赖理性了,遇到事情忍不住就会分析啊、评价啊、寻找对策啊……对不起,孔夫子早就说过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因为女人和孩子大部分时候不要讲道理,更看重情绪的流动。所以,爸爸就安心、安静地在那里听就好了――树洞就是那样啊!孩子把话讲完了,就高兴了,就最爱你了。

Tips

实在忍不住想分析、想提建议,怎么破?

编个故事

干巴巴地讲道理,小孩子不是说不爱听,而是压根儿听不明白、不理解,也无法运用。把你想讲的道理编成一个故事好了,在故事的进展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思考。――编不出来怎么办?去找个类似的绘本,跟孩子一起读呗。这样,其实爸爸自己对遇到的问题也会有更多、更有趣的思考。

上一篇:月事护肤周期 下一篇:趣品古人食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