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决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2-07-04 05:55:55

浅论决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与解决对策

摘要:决策是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组织在决策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多障碍,影响决策的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带来巨大损失。文章依据决策障碍产生的原因,把决策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障碍因素划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决策;障碍;解决对策

决策是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组织运行成败的关键。决策正确,就能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之,决策失误,就会给组织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每一个组织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组织在决策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多障碍,影响决策的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依据决策障碍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两个方面,论述了决策过程容易产生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决策过程中的客观障碍

决策过程中的客观障碍是指由于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使得决策者不可能无所不知,进而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障碍。这类障碍源于决策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限制,其存在是客观的,对组织的影响也是客观的,故此类障碍称为客观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决策者知识有限

找出所有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了解每一个被选方案在未来的实施后果,是以决策者拥有完全的知识为前提的。然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由于信息收集所需成本的限制,决策者对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组织活动的影响方面、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不可能有完全的了解。这种知识的有限性必然限制着决策者关于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后果的预见以及不同方案的评价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形成障碍。

(二)决策者预见能力有限

任何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决策者正确地描述未来的环境状况。然而,决策者不仅知识有限,而且对于这些有限的知识,其认识、利用的能力(如计算能力)也是有限的。这种利用能力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他们所预测的未来环境与未来发生变化后的环境状况不可能完全相符,从而影响对不同方案未来实施效果的评价,在决策过程中形成障碍。

(三)决策者设计能力有限

在一定时间内,决策者能够考虑到的行动范围、能够设计出的备选方案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组织的规模越大面对的环境就越宽泛,存在的行动场所就越广阔,能够设计的行动方案相对于可能存在的行动机会也就越有限,给合理性决策造成障碍的可能就越大。

(四)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有限

决策者作为独特的个体,其信息处理能力相对于决策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说是有限的,必然会造成决策的障碍。科学研究证实:在短时间的记忆中,大多数人仅能维持7条左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于合理性决策所需的处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给合理性决策造成障碍。

二、决策过程中的主观障碍

决策过程中的主观障碍是指由于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效应而造成的障碍。因此,决策的主观障碍亦可称为决策的心理障碍。此类障碍具体有以下8种:

(一)定势心理障碍

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影响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程度、方式,其中包括知觉定势、思维定势、观念定势、情感定势、意向定势等。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已有的心理定势的消极效用主要表现在容易使决策者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固化,缺乏变通,妨碍碍科学决策。比如在用人决策方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显然就是一种定势障碍亟待矫正。

(二)完型心理障碍

所谓完型心理即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完整或完美的一种心理。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人们的心理现象总是表现为结构性、整体性,而心理组织也具有“良好完型原则”。完型心理的积极效用不言而喻,但现实生活中的“完整”或“完美”往往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如果我们的决策建立在一种面面俱到的假想中,就很可能患得患失,从而既使决策缺乏可行性,也使决策缺乏有效性。

(三)从众意向障碍

从众意向是指个体受到群体态度或行为的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在从众的情景下,个体可能会简单地服从群体而放弃自己的意见,是决策的心理障碍之一。另外在从众意向的支配下,也容易产生所谓的“冒险转移”,因为在群体决策中,人们敢冒决策风险的水平远远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表现在决策实践中,就是使决策呈现出“左”的倾向,显然是有碍科学化决策的。

(四)情绪意向障碍

决策活动伴随一定的情绪是正常的甚至是合理的,但由于情绪泛化会冲击人们的理性结构,导致非理性决策,因此过多过度的情绪也是决策的心理障碍之一。正如《孙子兵法・火攻篇》所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温可以复悦。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故明君慎度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

(五)权威人格障碍

权威人格实际上是权威意识的泛化及定型。表现在决策中的心理障碍主要为:一方面,决策者由于权威地位(包括其职位、社会地位、资历、专业地位等)而形成的封闭意识及独断人格,听不得反面意见,惟我独尊、一意孤行;另一方面,社会群体由于权威情结而形成依附意向、盲从意向。诚然,权威地位在决策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以权威为核心而不是以科学为核心则是决策的大忌。

(六)自利人格障碍

人的态度总存在着自利倾向,总是因为自我维护的需要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相应态度。应该说,自利人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人们的态度形成及改变总是脱离不开自利倾向的影响,但自利人格也具有明显的偏颇性,在自利倾向的影响下,个体态度的形成总是以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为依据,而不是以一般的事实为依据,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由此,在决策过程中,自利人格也是潜在的心理障碍之一。

(七)拜物情结障碍

拜物情结是指在决策活动中重视物的因素而忽略人的因素特别是忽略对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特征的分析。影响社会发展的有诸多杠杆如“政治杠杆”、“经济杠杆”、“文化杠杆”等,但关键还在于“心理杠杆”的作用,因为任何社会活动总是由具体的人去推动的,人的活动又是由一定的心理现象操纵的,脱离了心理分析包括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分析,就很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

(八)逆反情结障碍

逆反情结也称逆反心理,是个体由于刺激物的消极特征而诱发的非常规性质的逆向反应。在决策中主要表现为平衡逆反,这是一种由于人际关系与认知系统不协调而导致的逆反心理。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有关决策便可能“故意对着干”,“反其道而行之”。

三、决策过程中对障碍的解决对策

前文我们论述了决策过程中易产生的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笔者针对障碍的不同类型提出解决如下对策:

(一)客观障碍的解决对策

决策中的客观障碍源于决策者的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限制,是决策实践中客观实在,所以人们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决策者能做的只是努力减弱人类理性有限性的消极影响,使组织的决策尽可能逼近“合理”的标准,具体做法有:

1、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力。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力即把适当的决策任务交给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人去制定。组织内部的不同成员,在不同的岗位和层次上,从事着不同的活动。这些不同活动中的决策,要求掌握与之有关的大量信息,只有让直接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去制定与他们直接有关的决策,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收集决策所需的信息,促进这些决策尽可能的合理。

2、组织专家参与决策。组织专家参与决策,建立决策“智囊团”或“思想库”,“智囊团”中集中了一大批掌握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知识的专家,利用他们的知识帮助组织分析问题,拟定和评价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克服决策者知识不完备的局限,使组织在决策时对环境的特点、行动可能性以及各行动方案在未来实施的效果考虑得尽可能全面,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组织员工参与决策。组织是由员工个体所组成,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利用他们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环节的活动条件及要求的充分了解来弥补组织决策者的信息不足,使组织未来行动的设想更加丰富、备选方案数量更多。同时通过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还可以启发组织决策者的思路,开拓决策者的视野,了解组织中各利益集团的特征信息,从而有利于组织决策者协调组织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制定出支持率较高的决策方案。此外,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提高员工对所制定决策方案的认同感,进而保证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主观障碍的解决对策

决策中的主观障碍即心理障碍源自于决策主体不良的心理效应,所以其解决对策主要集中在矫正决策者各种心理障碍上,具体做法有:

1、培养决策者的自我否定意识。培养决策者的自我否定意识是矫正定势心理的有效方法。只有使决策者时刻保持自我否定意识,才能使其在决策不囿于已有的经验、习惯和观念,跳出“用有限推导无限,用过去推导将来,用静态推导动态”的定势心理嵌套,与时俱进。

2、培养决策者的整体性思维。培养决策者的整体性思维可以有效矫正完型心理障碍。决策中的整体性思维要求决策者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的决策应当把全局作为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结构,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全局的整体功能,要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这样便矫正了面面俱到的完型心理障碍。

3、提升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从众意向、情绪意向、权威人格、自利人格及逆反情结障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决策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造成的,所以矫正这几种心理障碍只能从源头入手,逐步提高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决策者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本着对工作、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既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同时也善于接受正确的意见;才能不为其本人和本部门利益所诱惑,破除自利倾向;才能不为决策是的情绪所困,使决策客观地进行。总之,提升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是矫正从众意向等心理障碍的根本途径。

4、强化决策者的人本主义意识。强化决策者的人本主义意识是矫正拜物情结的有效方法。只有强化人本主义意识,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多进行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分析,发挥人员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拘泥于决策的“物质”层面。进而矫正决策过程中的拜物情结。

参考文献:

1、H・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朱占峰,陈德清.管理学原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宗粤,王贵喜.谈决策的心理障碍[J].领导科学,2006(10).

4、陈宁.试论决策思维方式的转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鹤居旅居庄园营销设计 下一篇:一种辅助核算设置模型在会计电算化实务中的构...